語言的輕重《雨季》
9月
15
2015
雨季(臺北藝術節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146次瀏覽
白斐嵐(專案評論人)

人們總說「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做了什麼比說了什麼更重要)」,這在過往劇本創作中,似乎也是個奉行不悖的準則。編劇老師總會一再提醒,讓角色在台上嘮嘮叨叨地述說著所發生的事情,可是戲劇大忌。真正重要的,是要讓「行動」本身推動劇情進展(儘管不少劇作家大師,可也是以「嘮叨」知名的)。不過,由安雅.希苓(Anja Hilling)德文劇本譯文中文演出的《雨季》,倒是以行動告訴觀眾,「說話的輕重」這件事,很重要。

《雨季》中的男主角布魯諾是位電視台編劇,專門生產通俗、灑狗血、迎合大眾口味的六點檔電視劇本,不過他人生所捲入的一連串事件,聽來都要比他的作品更有戲劇張力了。有趣的是,人類歷史數千年,發展出截然不同的文化體系與思想脈絡,對於所謂「通俗劇」的認知,卻相差無幾,不外乎人生所有意想不到、因緣巧合下的悲歡離合,親情與愛情,死亡與生命。我們熟知的所有通俗劇元素,《雨季》一樣也沒少:已婚的電視台編劇與女助理西碧樂外遇;八歲的兒子Zippo不巧在一場車禍中喪命,為編劇早已失去新意的婚姻帶來更多危機(或轉機);車禍肇事者是紀錄片工作者梅蘭妮,當時她正錄著一段分手留言,與女友coco嘗試多次的人工受孕,早已讓她筋疲力盡;當肇事者被送進醫院時,coco才剛告訴她受孕成功的好消息,卻在這時聽見了那通分手留言;接著,男童之母/編劇之妻寶拉與coco相遇,聽著coco描述她如何將精子注射到自己體內,那天剛好是Zippo身亡的前一日,不禁讓寶拉深信這個新生命是兒子的靈魂投胎遷居…

以上情節,要說是今年度八點檔最新力作、或是暑期強檔驚悚片,大概都毫無違和感。至於這齣戲的結構,也符合了傳統西方的三幕劇形式:第一幕以悲劇車禍破題,點出每個角色在此事件中所佔據的位置,以及人物關係、背景提要;第二幕為事件發生後的延伸開展,人物關係重組(編劇與助理、妻子與肇事者女友、肇事者一人),各分三線分別到了不同地方療傷(依前句順序,各為獨木舟之旅、海邊度假小屋、越南);隨著故事線越發複雜,五人最後在第三幕返回日常,試圖為眼前混亂局面尋求解決之道,有人試著回歸生活秩序,有人試著創造新生活,為結尾帶了更多內在衝突。只是,在匯集所有通俗劇元素、工整戲劇主結構之外,《雨季》卻與我們所熟知的通俗劇相差甚遠,那正在於語言的份量。

《雨季》的舞台後上方,高高懸掛著一個收音機──現代社會最能證明「Words speak louder than action(說了什麼比做了什麼還重要)」的科技產品。光從其水平移動,在舞台之上遊走的軌跡,就為「語言」建立了某種綜觀一切的全知觀點。無論是那些由不同角色敘述的外在場景描述、或是角色內在心境反射,都讓「話」成了較角色、場景、事件更高一層的存在。此外,在這通俗劇般曲折離奇的劇情中,許多重大事件皆是由「話語」所推動,人物關係也深受「話語」影響:愛吃蝴蝶結麵包的兒子,生前聽到母親最後的話,竟是母親的責罵,這也成為寶拉無法放下的愧疚;布魯諾對於他在電台訪問中所說的話耿耿於懷,成了他在自我肯定或否定間的掙扎;還有梅蘭妮那通分手訊息,成了肇禍元凶;而在留言與聽取留言之間的時間差,也為這對戀人的關係製造更多張力。每個人口中所說的話,更帶著某種哈洛.品特(Harold Pinter)式的言不及義或言外之意,藉由彼此間說了什麼、沒說什麼、回應了什麼、沒回應什麼,來處理細微變動的多線人物關係。正如從收音機傳來的路況報導,一句陳述事實的「因車禍肇事請改道而行」,對於寶拉來說,改道的卻是她一整個人生。至此,語言在不同聽者、說者間落下的不同份量,讓語言成為變動的「行動」本身。

語言除了「行動」之外,甚至負擔了場景的建立。在這由數個尖頂矮屋擺放的舞台上,帶來了如空台般的自由感。除了由麵包、娃娃、獨木舟划槳等道具清楚指涉的特定場景外,剩下的留白,都需藉戲劇手法化虛為實。語言,因此成為建立場景的最佳工具。只是,語言所呈現的,並非單調、一覽無遺的全景敘述,反而如電影鏡頭般,替劇場觀眾選擇了過往少見的鉅細靡遺,像是反覆出現的「露台可以直接走到海邊」、「麵包起司滲出不規則邊緣」、「Zippo房間分做兩堆的衣服」、「越南少數民族身上被布料染色的藍藍皮膚」。儘管我們眼前所見的舞台,是如此「寫意」地憑著想像力轉換為各種場域,從語言中所堆砌的視覺畫面,卻以極度寫實地特寫,聚焦於意想不到的細節,以劇中人物心中所見反映了他們的心理狀態,讓劇場空間與語言畫面產生了另一種虛實連結。

導演丹妮耶拉.克朗茲( Daniela Kranz ) 在周日午場演後座談曾表示,斜頂矮屋讓她想到劇中關鍵的下雨、淹水場景,更與劇名《雨季》呼應,就像是城市全被淹沒後,只剩尖尖的屋頂浮出水面,成了角色們的生活空間。不過對我來說,《雨季》之舞台設計最有說服力的,並非它如何以象徵市景詮釋人物交錯的情感關係,又或以超現實、變形延展的幾何圖形,如男孩把玩的魔術方塊般,拼湊出生命的各種可能性──而是雙邊斜頂與語言對話間所創造的有趣互動。劇中角色之對話常不在同一基準點上,彼此刻意地顧左右而言他。例如劇中一場布魯諾與西碧樂的床戲,當西碧樂與布魯諾談起兩人關係時,布魯諾卻陷在兒子身亡的話題;當西碧樂要回應這個話題,布魯諾又說起別的事。兩人要說的話,始終對不在一起。「不在同一基準」的對話,一旦被轉換成戲劇動作,就讓我們見到角色不斷在斜頂上上下下(有時某方則靜止不動),像是另種常見的翹翹板對話關係,只是少了對立式的權力結構,而多了些流動性,用動作畫面強調了在「說出口的語言」、「心中真正的想法」、「對方聽見的話之間」,總是帶著些許漂浮落差。

這般刻意營造的飄浮感,也因此成為《雨季》全劇基調,更試圖要把語言無法掌握的失重感,延伸至觀眾的理解中。光是伴隨每個命運轉折時刻所響起的輕快爵士老歌《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就擺明了要與「一場車禍改變五人命運」的沉重命題作對到底。只是在某些時刻,漂浮的語言卻也令人失了著力點。有些荒謬到幾乎要發笑的台詞,卻少了些反諷的力道,只因猜不透話中真正情緒、涵義,而略感不安。以我所觀看的周日午場為例,直到梅蘭妮宣告紀錄片失敗的歌聲舞步,觀眾席才慢慢傳出含蓄、壓抑,終至完全爆發、不再隱忍的笑聲。當「輕盈」成了一種常態,是否也再無所謂輕盈?

以語言作為這篇文之主角,大概是想要為語言在過往當代劇場所受到的冷落,做點補償。儘管當代劇場這些年來對於當下性、身體性的要求,似已取代文字語言的講究,我最後依然想要拿《雨季》與文學創作作為比擬。在過去,文學作品總是以精采故事搭配精彩文字,有時還加上點作家哲思與人文情懷。但既然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故事道理都說了差不多後,只剩文字本身能推陳出新。重點不在是你寫了什麼,而是你怎麼寫。我在《雨季》劇中,也看到了類似的企圖,試著在一個最平常、最通俗的故事情節中,藉著文字語言變化新意,甚至運用各種劇場元素來成就語言的份量。在這輕盈卻重要的耐人尋味中,也讓我們這些不願放棄文字的人,繼續對舞台上所說出口的話,懷抱著希望。

《雨季》

演出|楊景翔演劇團
時間|2015/09/06 14: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短篇、破碎、迅速、多元,文本宛若電影般的敘事特性,使演出得以承載大量的戲劇元素:漫漫長路的旅程、交互轉換的空間、不停流動的時間、延續不止的情節。然而,這些林林總總的豐富元素匯流之後,形式本身又是如何強化言說內容?(吳政翰)
9月
21
2015
編劇或許並不刻意追求後戲劇形式,不過導演仍可以選擇後戲劇詮釋,「走自己的路」。類似今年藝術節另一部德國作品《失竊的時光》,導演剝除劇作家提供的生活脈絡背景。這有時能使劇本清新脫俗、神采煥發,有時則使敘事更顯破碎瑣屑,令人出神。(林乃文)
9月
10
2015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
知識也是一種權力。對某些政權而言,知識可以是危險的,需要被管制;對某些人民而言,知識會讓自己身陷險境。人們可以藉由獲得知識來改變人生、改變社會;也可以藉由知識展現優越。不過對於看完《白兔紅兔》卻被迫閉嘴的觀眾而言,知識變得無用,在感受到「知情」所帶來的權力的同時,卻也無法藉由說出「我知道你不知道的事」來彰顯特權。
3月
22
2024
誠然,故事的熟悉感加上網路作梗的堆疊,讓觀者對演出內容多少還能掌握劇情所傳達的內涵,無論是回應先前的教育宣導或是反映當今的網路亂象,背後所蘊含的社會教化意味仍顯得相當濃厚,勸世的目的不難體會。但既是標榜「音樂劇」作品,則做為主要架構的音樂旋律、唱曲歌詞、肢體節奏,則必須面對最殘酷的演出考驗。細數曲目表中包含序曲、終曲及中間串聯等洋洋灑灑總共多達十五個曲目,音樂唱段的編創可說具足了滿滿的誠意。
3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