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說自話的推測論《物種大樂團》
10月
28
2020
物種大樂團(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鍾尹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22次瀏覽
戴宇恆(專案評論人)

《物種大樂團》延續2019年北藝大戲劇系的製作《物種起源》,作品試圖解構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著作──「《物種起源》(英語:On the Origin of Species)或物種源始,全稱《論處在生存競爭中的物種之起源(源於自然選擇或者對偏好種族的保存)》(英語: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 or the Preservation of Favoured Races in the Struggle for Life)」以上引自維基百科對《物種起源》的註釋,【1】更成為演員們的開場白,藉此開啟王嘉明將《物種起源》與演員的個人家族史並置,重構出一個關於人類的演化史中,是否會被文化、地緣、階級、人際、科技這些文明因子所影響;抑或,人類的演化其實是一種自我意志選擇的論述空間。作為高知識含量的作品,《物種大樂團》其龐大題材下並沒有要讓觀眾有喘息空間,但仍得得面對如何抓住觀眾眼球的訴求──正因如此,《物種大樂團》駁雜的美學拼貼,何以演化成作品的綺麗,並能精準回應命題呢?

此次看點之一是以數學搖滾為音樂特色的大象體操(Elephant Gym)──等等!我並沒有要從音樂入手──我的疑問是:大象體操在其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或是,對《物種大樂團》來說,撇除行銷賣點的考量,存在的必要性或意涵為何?更進一步說,《物種大樂團》以《物種起源》的十五個章節作為段落切割,每個片段中以十二個演員群體論述各章節之概念,並以臺灣時事連結理論,而後舉例佐證,其中更穿插了演員的家族史敘事,如此非線性的敘事、演化說與家族史,甚至是更廣──人類文明的演化進程,成為各式素材(無論是音樂、演員、文本敘事、美學、舞台設計等)的相互指涉,著實令人起疑,到底創作者何以得如此?誠如上文,我試圖將其再解構,並逐一審視這些零散的拼圖,得以構築《物種大樂團》的完整樣貌;於是,我們才能藉此觀照這幅圖像拼貼是否完整,抑或連結是否緊密。

若將《物種大樂團》拆分為兩個部分:A軸線為《物種起源》的論述片段,B軸線則是演員家族史的敘事呈現。A軸線相對單純,是在一群演員彼此交談、類似讀書聚會的場合中,各自闡述對《物種起源》學說的觀點或生活例證,並在其中漸渡至B軸線的家族史敘事。乍看之下,戲劇節奏與情境相當順暢,不過,回到論述主體本身,《物種起源》與家族史何以交集?反覆推敲下,發現編導王嘉明似乎在做一種假設性命題:生物學論述若作為一種歸納性的論述產出,那麼家族史即成為了與之相對的推測性辯證。當演化論、基因學成為一種人類演化的參照,家族史可能與之對話嗎?從追本溯源的族譜看來,可以看見的是祖業、地緣遷徙,又或一地文明如何影響一代人的生成,只不過這些似乎都與生物學有著一段相當遠的距離,如此看來,《物種大樂團》的重點好似不在所謂的「物種起源」了,而是在生物學論述以及家族史的互文關係下提問──「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以及「人類的未來?」。

王嘉明的導演風格相當強烈,能夠細緻地肢解一本著作或一道命題,並打破原有觀點與規則後,又建立另一種秩序。就場面調度、舞台設計與整體意象建立來看,確實成功地打造了一個滿溢符碼的劇場,但這也是讓這個作品危機四伏的一大原因。

表面上看來,畫面夠漂亮、音樂夠好聽,且節奏流暢、素材多樣。舉例來說,其選擇讓演員演唱RAP,內容多關乎演員自身經歷,但綜觀整齣戲的音樂敘事面,大象體操充其量只是伴奏的背景樂(抑或有所指涉但我並沒有讀到必須解析音樂的訊息),因此,RAP在當中能發揮的恐怕也只剩下炒熱氣氛的功能。另外,若演員代表的是人類的採樣,循著這樣的軌跡探問:「這些人是誰?」如果他們是演員自身,相聚於此討論《物種起源》的原因為何?「他們從哪裡來?」在劇中可以看到的是十二位演員從木製貨櫃中降世,當然可以猜測貨櫃是諾亞方舟的隱喻,不過後續的戲劇敘事也無從觀見,可以加深、固著這般意象的安排,所以根本無從得知這群「人類」從哪裡來。「要去向何方?」再者,這些演員的家族史除了能看見個體成長經驗與家族史的交互作用、演員們在地域、族群關係上的巧合交疊外,與生物演化的關聯是什麼?導演只是在場面調度中銜接《物種起源》與「家族史」之間的片段轉換,並未進行敘事的調頻,因此,兩者之間似乎無法找到一個有力的辯證關係。

當然,無法否認這樣的互文關係是有機的,無論是從多線敘事面還是駁雜的媒材拼貼來看,都躍然地涉及了「我們是誰?」的詰問,如同數字搖滾般機率性地實驗,王嘉明也正在以他自己的風格與手法,去實驗如何在劇場中論述/辯證臺灣的多元史觀,也藉這樣的拼貼呈現臺灣紛擾的文明狀態。只是,《物種大樂團》令我極度疲乏,雖說大量的專有名詞/學術論說已然不是該作品的重點,有多熟識達爾文或其他生物學說都無關緊要,但這樣的資訊轟炸確是一種干擾,而後再貼上演員的家族史敘事與各項媒材,霎那間只讓我覺得人生好難(無從找尋敘事或情感脈絡);又或者是在某些時刻心裡不斷提問:「你/王嘉明真的要這樣?」(意思是:導演有意圖要與觀眾溝通嗎?觀眾能夠理解/轉譯導演手法?這樣的選擇能有效敘事嗎?)。結論是:我們真的有得到所謂的數據與佐證嗎?如果沒有,這樣的並置也只殘餘創作者用推測論加以想像,走出劇場後所留下的,似乎也只是造物主般任意揉捏的操弄。

最後,人類的未來是滅絕? 還是被保鮮膜封存成為化石,等待穿著太空衣的新人類來挖掘?或許這樣的描繪是《物種大樂團》最為殘酷卻最貼近演化的一幕了吧!只是,可能有觀眾一輩子都不會搞懂為什麼那些人要被保鮮膜包起來吧!

註釋

1、參見維基百科「物種起源」條目,網址:https://reurl.cc/R1RZGz

《物種大樂團》

演出|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時間|2020/10/23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物種大樂團》中,確實承載了大量擷取自《物種起源》的內容,⋯⋯,只是,經過了編導的拆解、混雜、融合、排比之後,這許多學術的、歷史的、地理的、族群的、文化的,甚至於藝術的巨量資訊,構成了一幅什麼樣的對應當下時空的在地群像?或者,讓我們對《物種起源》與自我的關係,有特定脈絡下的理解?(陳正熙)
11月
05
2020
當劇院的觀眾成為演唱會的觀眾,拼命在舞台上尋找並擁抱看見父祖/自己的慾望。那些辯證的、看見消失的、挖掘看不見的,那些我私心認為更屬於當代劇場的,也不必在乎了。(汪俊彥)
11月
02
2020
總的來說,對於演化思想的介紹和在戲劇上的應用,王嘉明立意良善,對於角色的設計和著墨,他也用心良苦。然而,「生命之樹」不是只有演化的意義,更有對抗抽象理論、概念和宏觀架構的形象。歌德在《浮士德》中不是說了嗎?──「理論蒼白,而生命之樹常青」。(張又升)
10月
28
2020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