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中的失落環節《物種大樂團》
11月
05
2020
物種大樂團(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鍾尹傑)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00次瀏覽
陳正熙(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物種大樂團」?「物種大樂園」?劇中人自我嘲解,其實於我無關緊要,因為,《物種大樂團》既無關達爾文的《物種起源》,亦非特定樂園,雖有「大象體操」樂團的參與演出,但樂團「角色」亦不足以確認作品命名的合理性。

《物種大樂團》中,確實承載了大量擷取自《物種起源》的內容,分場似乎也依循著達爾文作品的敘事邏輯,其中穿插著角色的「真實」生命資料,彷彿就在印證著達爾文的演化論述,只是,經過了編導的拆解、混雜、融合、排比之後,這許多學術的、歷史的、地理的、族群的、文化的,甚至於藝術的巨量資訊,構成了一幅什麼樣的對應當下時空的在地群像?或者,讓我們對《物種起源》與自我的關係,有特定脈絡下的理解?

整場演出就像是一群人被困在一個密閉的空間中,不斷地對著彼此「自言自語」,在劇場結構和舞台裝置之間反覆敲擊衝撞,製造出震耳欲聾的回聲,甚至讓坐在觀眾席的我,因為那巨大的撞擊而感到恐慌、焦躁、疲憊:這一波接著一波,幾乎不曾暫停休止的朗讀、獨白與搖滾聲浪,究竟要將我的認知帶往何處?要在我的情感上,留下什麼樣的印象或印記?對《物種起源》的一種理解?對演員家族歷史的同情?對台灣與世界近代歷史脈絡的掌握?對人類未來命運的預知?

我必須承認:這麼巨量的知識、資訊、故事、論證,就像是狂言名劇《土蜘蛛(土蜘)》中,土蜘蛛精口中不斷吐出的蛛絲一樣,堆疊纏繞黏著成一幅巨大的蛛網,我不是源賴光,亦不是他英勇的隨從,無能抵抗,只能投降,無法理出敘事的脈絡,變化快速的舞台畫面讓我眼花撩亂,到最後走出劇場,望向陽光普照的廣場,仿若隔世重生。

對於《物種起源》,自來就有不同的閱讀方法與角度,對其他學科的影響,眾說紛紜,世人如何藉達爾文的科學論證,為自己的理念、信仰、論述背書,亦是近代歷史中無法忽略的現象,但,我們這些尋常讀者,大約不曾完整讀過原典,甭論深究達爾文真正的意旨,而只能抓著一些易懂的標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或概念(人與猿猴的演化關係等等),自我定位,或許也應用於我們的個人生命,對於自己在生命歷程中遭逢的各種變故、困境、挑戰,如劇中人物一般,以「演化」之不可預期、又仿佛自有規律的想法,自我安慰,更重要的,或許透過往前的不斷追索(如達爾文之寫作《物種起源》),找到「系出同源」的蛛絲馬跡,化解當下所必須面對的差異、矛盾、衝突,或者思考「身處同一座島嶼上的我們,從何處而來?將往何處去?沒有共同的過去,但,會不會有共同的未來?」之類的生命議題,或社會命題?

這或許便是《物種大樂團》創作者,對這部作品的構想與期待?只是,這一切的論證都在「去脈絡化」的情境中呈現,舞台上的各個演員/角色,輪流敘說著自己的身世與成長,不時自問自答,仿若身處認同亂世的困惑,表面上似乎呈現出台灣/香港社會的多元、台灣/香港歷史的曲折,以及身為「台灣人」或「香港人」的流動之感,實際上,我卻只得到一種「老生常談」的印象,所謂國族或家族歷史,個人生命認同的建構與變動,並無新意,我也無法領略創作者的觀點,在「物種起源」的立基點上,雖然時不時往族群論述的核心趨近,卻總是立刻以更繁複的資訊、更奇巧的舞台調度,轉移戲劇動作的焦點,演出者心中自有清楚的邏輯,但對我來說,卻實在看不出頭緒,最後,整個演出就像是一個網路同溫層,訊息的流通無關真偽的理性思辯,只關乎情緒感受的認可接納,《物種大樂團》成了一個玩家同好或忠實粉絲,體驗虛擬關係的「樂園」(所以,真正的標題應該是「物種大樂園」?)。

後現代的拆解、混融、拼貼,已不再新鮮,面對分裂日深的時代現實,還能有多少自在遊走嬉戲的空間,也讓人懷疑,如《物種大樂團》這樣的萬花筒景觀,炫目吸睛,或許也給了我們放棄思考,逃避對話,掩飾矛盾,拒絕負責的藉口?

我一向懾服於王嘉明對經典的詮釋,對文化脈動的掌握,和似乎無窮的創意,一再超越、突破我對文字、語言、聲音、意象、表演的理解,在《物種大樂團》中,創意的痕跡還在,對時代性格的掌握依然準確,但我也感受到自我重複的疑慮,和墜入符號之森中的迷亂,因此,問題出在哪裡?

或許,這不(全然)是他的問題,而是我落後於這個時代的徵兆?或者,資訊爆炸所導致的記憶短暫的時代徵兆?

演化,並不總是一條筆直向前的道路,我與這部作品的關係,似乎印證了這個說法。

《物種大樂團》

演出|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時間|2020/10/25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劇院的觀眾成為演唱會的觀眾,拼命在舞台上尋找並擁抱看見父祖/自己的慾望。那些辯證的、看見消失的、挖掘看不見的,那些我私心認為更屬於當代劇場的,也不必在乎了。(汪俊彥)
11月
02
2020
總的來說,對於演化思想的介紹和在戲劇上的應用,王嘉明立意良善,對於角色的設計和著墨,他也用心良苦。然而,「生命之樹」不是只有演化的意義,更有對抗抽象理論、概念和宏觀架構的形象。歌德在《浮士德》中不是說了嗎?──「理論蒼白,而生命之樹常青」。(張又升)
10月
28
2020
當然,無法否認這樣的互文關係是有機的,無論是從多線敘事面還是駁雜的媒材拼貼來看,都躍然地涉及了「我們是誰?」的詰問,如同數字搖滾般機率性地實驗,王嘉明也正在以他自己的風格與手法,去實驗如何在劇場中論述/辯證臺灣的多元史觀,也藉這樣的拼貼呈現臺灣紛擾的文明狀態。(戴宇恆)
10月
28
2020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