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不合時宜的旅行,你去嗎?《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
4月
09
2021
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人力飛行劇團提供/攝影許斌)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92次瀏覽

陳正熙(2021年度駐站評論人)


「20xx年夏天,有人啟動了『許南村』計畫。」

「20xx年秋天,有人擱置了前面這個計畫。」

從啟動到擱置,不過短短兩年時間,在這個記憶週期越來越短促的時代裡,這彷彿漫長一生,在這個被離棄遺忘的荒涼世界裡,卻又很快無聲無息、彷彿不曾發生。

從「許南村計畫」到《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規模的改變,或許對於呈現的形式,會有關鍵性的影響,但從動作主軸來看,於我,卻是沒有不同的:都是一個導演尋找身份認同的旅程,在文學中,在劇場裡,在更深更沉的私人閱讀記憶裡。

《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開始於《荒原(The Waste Land)》、等待,和旅行的夢境,經歷了在旅行中的閱讀、思考、調查、扮演,最終結束於朋友兄弟的失散,等待的結束,和離開,其核心,就是編導黎煥雄與前世代文學大師陳映真,跨越時空、想像的對話。說是對話,其實更像是獨白和引文的穿插,如演出中預錄與現場的穿插,角色與演員的穿插,夢境與現實的穿插,神話與歷史的穿插,後設與後設的穿插。演出中層層疊疊、不停交織的詩句、引文、典故,構成了一場乍看之下像是有著方向(南方?)目標(南村?)的旅行,卻在過程當中,不斷逸出、繞行,時而前進,時而退返,同時說著一段一段的故事,最終整體構成一首難解卻動人的劇場詩,難解,因為放不下理性邏輯的框架,徒勞於一波一波的獨白與緘默;動人,因為直接感受那不停流動的旋律,在腦中喚起的有關空間的意象,有關陳映真的印象:不曾衰老的孤寂,不被安撫的憂傷,不能遺忘的痛苦。

陳映真的文學地位,無可質疑,這許多年來,卻因為他的政治立場,而被這個政治正確的世界,強行放置在一個不正確的位置上,試圖將他降格、否定、遺忘,甚至在對峙的政治戲碼中,對他問罪,將他囚禁。回顧他的一生,他似乎總是站在一個與這個世界相對立的位置上,以自身存在提示順服之可怕,無知之可怖,和理想之必要,如對他深深仰慕的日本友人淺井基文所說的:「他變成我不由得會檢驗自己日後生活的『活鏡子』」(〈我所認識的陳映真以及1960年代的台灣〉)。

因此,認真面對陳映真,或許我們就能在這面鏡子中,看到更真實的自己。在《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中,前世代的編導和新世代的演員,又是如何各自看到了真實的自己?或看到了什麼樣的自己?


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人力飛行劇團提供/攝影許斌)

對編導黎煥雄來說,這是歷經了三十年的文學劇場旅程之後,再一次展現的反抗姿態吧?無論這個世界如何變得陌生,難以辨識,難以理解,無論文學、老左、理想的應許,如何在當下越顯得不合時宜,還是要繼續旅行,繼續尋找、串連、解開線索,自己啟動下一個計畫?南村不在/不再,但或許也並不真的不在/不再,而是在另一個世代的記憶裡,以他們所能理解的型態繼續存在著?至少,在離開前,已經提醒了他們遺忘、失落、斷裂的危機,不能再做更多的了。

前一次看崔台鎬,他的混血身份和跨國家族歷史,在導演嘗試建立的演化系譜中,似乎佔有獨特的位置,能成為重要的參照點,可惜的,卻淹沒於喧鬧的樂聲和雜音當中,敘事變得模糊難辨,身形動作也成了平板的剪影,角色、演員、人,斷裂成一個個互不連的碎片。在《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我終於看到一個完整的表演者,同時呈現了角色、演員、和人的存在,在真實模擬、風格化、異化疏離之間,自在轉換,部分段落,如在不同角色之間快速進出切換的一段,近乎「炫技」。最重要的,還是那種與其實際年齡不符的神情與姿態。

於我,陳映真是一個高度政治性的人物,深刻地蘊含於他那些充滿矛盾的角色,真實與想像交錯的敘事,和冷眼直視的評論,動人卻也擾人,只想過著簡單生活的人們,不能理解他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互不關涉,各自安居,是唯一的思想出路?

或者,在劇場中,透過扮演尋找另外的出路?(只能在小劇場?)

走出小劇場,心中浮現的其實不是陳映真或許南村,卻是楊德昌,和他電影中的角色:

「為什麼這個世界和我們想的都不一樣呢?」因為「我就跟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如果「我要去告訴別人,他們不知道的事情,給別人看他們看不到的東西」,他們會怎麼想?【1】

或許,我們都不能不承認:「我覺得我也老了。」

《感傷旅行(kanshooryokoo)》,就是這樣一個關於一個「不合時宜」的人物的一齣「不合時宜」的劇場作品,就是這樣一個讓人覺得「我也老了」的演出。

在這個時代裡,誰還需要詩?誰還需要文學?誰還需要思考?

因此,小明是對的,婷婷是天真的,而洋洋早熟了。


註釋

1、「為什麼這個世界和我們想的都不一樣呢?」(婷婷,《一一》);「我就跟這個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小明,《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我要去告訴別人,他們不知道的事情,給別人看他們看不到的東西」;「我覺得我也老了。」(洋洋,《一一》)

《感傷旅行》

演出|人力飛行劇團
時間|2021/03/25 17: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 一樓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本劇中用了很多詩化的表現手法⋯⋯都成功的讓觀眾青蛙們在溫水中泡得好好地,讓觀眾適應了偏沉重、偏壓抑的氛圍,直到片段、回憶變成真正某個個體的生命故事,才關上大門讓觀眾明白——此作是要講述關於白色恐怖的回憶但是,成功的氛圍營造背後有很多值得我們反思的部分,為了成全詩意、美學的追求,有太多的東西被犧牲掉了⋯⋯(王逸如)
4月
09
2021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