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之必要與探索——《無題島:孽種與魔法師》
5月
19
2022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56次瀏覽

康旼甄(出版社編輯)


踏入劇場前,沒想到《無題島:孽種與魔法師》(下稱《無題島》),竟是這麼一齣色彩繽紛的作品。結合現代劇場、歌仔戲、喜劇、舞蹈、偶戲等元素,搭配 Cyberpunk 風格的舞台布景,具野台色彩的七彩霓虹燈,揉合魔幻與古典色彩的戲服,既現代又傳統,俗艷卻不感到過時。乍看或許混亂,然而劇場裡的三個小時,卻感覺自己無拘無束地穿梭於無名小島,體驗前所未有的娛樂與多元美學,在嚐盡人世間愛恨情仇、酸甜苦辣後,驀然回首,始醒悟自身依然端坐於席上。

過去因為跨界一語過於俗濫,而曾質疑跨界之必要及意義。《無題島》高明之處便在於化跨界於無形,傳統與現代的界線模糊迂迴、難分難捨。亦雅亦俗、亦生猛亦嚴謹,歌仔戲自身的即興與野性,碰撞莎妹慣常的知性路線,沖淡文青腔與哲學思考,為整齣戲增添了面向普羅大眾的娛樂色彩。

尤以陳昭香飾演的落難國王東方應寒,與蕭東意所飾演的公主乳母,就公主婚嫁嘴上交鋒的段落留下深刻印象。主僕一靜一動,一不動如山、一四處奔走如花蝴蝶滿場飛舞,兩相對照下,明明表演風格各異,卻又合乎彼此人物設定,因而產生了十分有趣的舞台效果。另演出手冊訪談也提到,陳昭香與飾演公主的吳靜依對戲時,告訴對方順應人物自然演出,不需過度注重傳統身段,如此反而更能顯現公主此一角色的個性。《無題島》正是在善用演員自身特長,又同時推進劇情的輕鬆步調下,讓觀眾循序漸進接受了堪比八點檔般的衝突設定。

十分喜愛曲調的流暢切換以及切入點,以詞盡情述說人物心境,搭上十足歷練的深厚歌唱實力,過去從未曾將歌仔戲與音樂劇聯想,然而《無題島》在曲調與歌聲完美結合,加上小事製作的舞群搭配之下,腦海中不禁浮現過往看過的音樂劇,只是器樂有別,形式也更多元多樣。

劇末在歌聲中娓娓道出悔恨的孤獨君王,到頭來爭得的,只剩眼前茫茫滄海。正當觀眾認為戲已落幕,先前攤落台上的紅布卻緩緩收起,悲劇瞬間轉為喜劇,頓悟原來眼前所見,竟是精靈們善意施下的魔法。僅以一塊紅布,便加重了東方應寒人格上的悲劇色彩,又快速轉換劇情走向,手法十分讓人驚豔。

較可惜的是劇情要素過多、議題紛雜,登場人物已較往常作品來得多,其中關係更是如絲網般交錯複雜;重重提起、輕輕放下的自然與環保議題,在親情之前亦顯得無足輕重。待事後回想,只知一切僅是船過水無痕。劇本的輕重緩急、濃淡調配,或許可再斟酌揣度。

歌仔戲不必然苦悲,現代劇場也不一定嚴肅正經,刻板印象很多時候限制了邂逅的可能。資訊海量的時代,不一定是沒有興趣,而是需要一個接觸與了解的契機。《無題島》做出的努力與創新,讓跨界不僅是拼盤、過場似的大拜拜展演,而使領域間有流動、交流的可能,也讓觀眾接觸到傳統戲曲嶄新的一面。如同劇中結尾精靈與小王子終於尋得自身所嚮,攜手遊歷世界,觀眾也能由《無題島》出發,踏上探索傳統戲曲的旅程。

《無題島:孽種與魔法師》

演出|明華園天字戲劇團X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
時間|2022/05/08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無題島》讓許多當代戲劇觀眾、劇場演員粉絲享受了一場歌仔戲盛宴。不過,對於戲曲觀眾來說,《無題島》是不是一場歌仔戲盛宴,或許就不是那麼肯定了。(楊禮榕)
5月
16
2022
在21世紀的現在,對於傳統戲曲總是強調需要實驗創新,那麼如果跨界是一種實驗,實驗的假說是什麼?我們在《無題島》中看見了不同劇種的對話、自我挑戰以及劇種差異,那麼跨界之後,是否能夠當作回頭省思劇種本質的養分?(許美惠)
5月
16
2022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