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寧靜風暴與瘋狂之眼,詠嘆人性《冬之旅・春之祭》
10月
02
2019
冬之旅・春之祭(CCDC城市當代舞蹈團提供/攝影Chen Yu-Chung)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50次瀏覽
張思菁(2019年度駐站評論人)

帶著擴編版的《冬之旅》與重新邀集合作舞者的《春之祭》,黎海寧與香港城市當代舞團再度來到臺灣。上半場《冬之旅》以乾淨潔白的舞臺開展出視覺的遼闊冷冽,舞者們游移不定的行走移動方式,開展滿溢的茫然與孤寂感。黎海寧挑選舒伯特《Winterreise》中十首不同的樂章,無論是輕柔絮語、吟哦反覆,抑或使用切分節奏來營造不安,都緊扣著一種頹圮無力的虛弱挫敗感。即使有兩段較為輕柔鮮明的節奏,或有較悲壯奮起的開頭,也都在中後段急起直下地帶領聽者墜入深淵泥濘般的抑鬱而無以脫離。可惜的是臺北場使用錄音而非現場演奏,在漫長樂章中,觀者的聽覺疲乏會讓身體的互動呼應感減弱不少。

舞蹈緊扣對應著,將樂句旋律與音符視覺化般,獨舞的片段較多,或傾倒或迴旋,多使用較為綿長連續的動作長句,彷彿一聲又一聲長長的喟嘆。而當燈光下的身影恰巧照應在後方的幕上時,彷彿隨生相伴的黑影,卻更襯出踽踽獨行的孤寂。幾段雙人舞從開頭較為輕柔愉悅的相逢動作與氛圍,隨著曲調的轉折瞬間成為兩人相互折磨的拉扯互動。或是一人追尋而另一人禁不住地逃離,也有一個人急於逃脫而另一人奮力阻止等,關係中無以同理的絕望感。而開頭與結尾的少數群舞部分,都是一群人彼此毫無互動地從左舞臺慢慢面向右舞臺方向移動,肢體動作卻是反覆來回且停且走,或轉身四處張望卻身不由己般地向前移動,整體畫面營造出一種於漫漫長路前行卻漂泊無依的個體複象動律。

下半場的《春之祭》則是充滿衝突戲劇性,卻總在瘋狂混亂場面中感受到編舞者的一雙清明冷眼通透。幕啟,由臺灣舞者周書毅所主演的白衣男子,脆弱焦慮慌亂卻又時而精準的現代芭蕾動作,斜倚著或支撐著佇立於舞臺中冷冽的把竿,充分表現該角色既敏感脆弱又瘋狂不安的氣質。舞臺後方的雙鋼琴是相對而非並排,兩者的黑讓視覺寬闊地綿延,看到兩端二位現場鋼琴家的雙手乎起時落,飛快激烈的樂曲卻彷彿被兩位對手、四隻手、二十隻手指互相競奪般地流洩而出,非常吸引,令人沉迷的音律與動律畫面。而擅長解讀音樂的黎海寧,更是在如同複音般敲擊節奏與飛越的彈奏音符的複雜交織之間,讓群獨舞、雙人、三人舞或群舞的肢體動作,都能呼應著音樂旋律或底奏的動律而開展,有股將觀者拉入隨之共鳴而情緒激動起伏的魔力能量。

舞作中巧妙運用許多道具手勢與服裝,做為動態互動的象徵符號。例如,在左舞臺上有縱向放置的把竿,或由舞者扶著進行快速精準的芭蕾組合,或被白衣男子脆弱地穿梭倚賴,或被芭蕾女獨舞者倒臥其下,彰顯夢遊般地迷茫與不由自主,或被燕尾服男子霸氣地安穩坐於其左側後方。把竿在舞作中成為既是保護也是限制的結界。

上舞臺燈光亮起,背景是從舞臺上看過去視角的觀眾席之再現。飾演觀眾的舞者們開始交頭接耳與騷動,眼光卻彷彿冷冷地穿越直視著真正坐在觀眾席的我們,銳利而冷透心底。著白手套,雙手定格木偶般的姿態與節奏,穿插揮動手臂與搖擺上半身的混亂動作,再到手持扇子布條的齊一集體動作,刻畫出滑稽與保守的嘲諷意味。到了舞作後半段,扮演群眾的舞者,戴上假髮與面具坐在真正的觀眾席前方第一排,一連串刻意呆板偶化的定格動作隨著節奏規律行動,突顯出盲從愚昧的群體性之危險。而看著舞者觀眾後腦勺的我們(觀眾),彷彿也成為他們的一員,靜默的參與服從,成了幫兇,無視於舞臺上正在發生的暴力與壓迫。巧妙地安排,讓原本上方觀眾席演出的混亂不安,置入下方真正的觀眾席而成為我們的親身視角,讓我們繼續漠視「房間裡的大象」而堆疊出保持沉默的巨大不安感。

《春之祭》以豐富的舞臺視覺裝設與突出的角色刻劃與戲劇性,彰顯出不同層次與多元視角的歇斯底里與冷眼洞悉,實則是並存雙生的交織關係。雖從1913年《春之祭》首演當晚的混亂,以及尼金斯基與團長與妻子之三角權力鬥爭為靈感來源和腳本,但黎海寧所企圖編創的更為鉅觀充滿詮釋寓意,由瘋狂與清明、觀看與被觀看、男性與女性、壓迫與被壓迫、抵抗與同化等各種劇烈動態與肢體表現,讓舞作鋪陳堆積出巨大張力與能量。更讓觀者從同情反諷與坐立不安等體感共鳴之中,產生對當代現狀的反思。

《冬之旅・春之祭》

演出|城市當代舞蹈團
時間|2019/09/18 19:30
地點|臺北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