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女節相遇《2017女節「育」之章、「鬧」之章》
8月
09
2017
魔朵繪畫時光屋(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6次瀏覽
張懿文(專案評論人)

歷經二十年的累積,本年度第六屆女節以「女神」為題,探索魔精神怪照映芸芸塵世的嗔癡貪念,演出散佈在平日高高在上的藝術殿堂國家戲劇院,透過環境劇場的觀眾參與,直搗後台的神秘空間,讓觀眾看見不同的表演風景。

育之章:黃郁晴《美人》

演出地點是在國家戲劇院的行銷部會議室,一進入平常深鎖在玻璃門後的辦公空間,一群青春洋溢的高中女生,用可愛姿勢(如比「YA」)等,開心地與觀眾打招呼,這個作品描繪高中女學生的青春夢想,刻畫著將一去不復返的純情與青春氣息。觀眾們身上帶著「聯誼小卡」(但幾乎沒有使用到),坐在圍繞著馬蹄形辦公桌旁的椅子上,開始每人短短一分鐘左右的Speed Dating,女孩們一個接著一個,與對面的觀眾分享自己的故事與人生疑惑:「你有交往過男朋友嗎?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沒有男友.....那你有化妝嗎?什麼時候開始第一次化妝?....」對談喚起了一種幼時單純的記憶,直到女孩們在一個聲響後開始匆忙準備結婚進場、打扮化妝、穿上美麗但不合身的白紗,過程中還有台灣當代婚禮中典型的父母親友祝福影片,「新娘」拿起捧花,串著捧花的線交給每個觀眾,拿到捧花的幸運兒引來現場女孩的一陣歡呼,整個場景既是甜美的夢幻,又單純地讓人有些覺得近乎恐怖。接著女孩們躺在辦公桌面上,扭動身體,表現如生產陣痛與月經疼痛的不適,另一個金髮少女的單人演出,用身體的不同部位,如手、臀、腰和膝蓋搖著呼拉圈,在安靜中令人驚豔,年輕的身體表現著純熟的自在表演,讓人聯想到看破身體日常不適後的成熟。最後一個段落,一位年輕的媽媽帶著小小孩進入辦公室,她口述走入婚姻的過程,與小孩間互動的快樂與不後悔,然後女孩們在桌上擺著玩具火車軌道,在黑暗中玩具火車行駛著,而小小孩也在媽媽的攙扶下一步一趨的跟著火車前進,結尾呈現出一種童稚時期還能擁有樂觀歡樂的氣氛,未來彷彿充滿希望,還是充滿無限可能。

育之章:韓愷真《魔朵繪畫時光屋》

藝術家將戲劇院的名人堂改裝成西洋裸體畫的研習畫室,牆面上的男性巨匠藝術家照片也掛上如劉鳳學、碧娜鮑許、林麗珍等重要女性表演藝術創作者的肖像和一排一排的裸女畫,這個「畫室空間」擺著幾組桌椅,桌子上放著三顆蘋果和一張張畫紙、橡皮擦,而三個穿著希臘女神飄墜服飾的模特兒走入,脫下他們的白色垂墜衣袍,觀眾被邀請作畫素描練習,而三位模特兒與桌上擺飾的場景讓人聯想到希臘神話中的蘋果爭論與特洛伊戰爭。眾人在略微不安的心情下,靜靜地對著三位裸女作畫,當燈光轉換時,旁白開始訴說著裸體模特兒的心聲,而原本靜止不動的模特兒彷彿活了過來,根據口白內容擺弄著不同的姿勢,她們訴說著被物化和被視為物品的經驗,如被客戶品頭論足身材、皮膚彈性緊緻程度等,還有同行在工作結束後被接送時被侵犯的故事,而觀眾在現場作畫的過程裡,彷彿也成了畫室的客戶,隨著模特兒不被尊重的控訴,而逐漸感到成為加害者的不安,好似成了集體暴力的共犯一般,演出結束時讓人稍微鬆一口氣。而離場時,一個模特兒緊握著我的手,表情真摯不捨,那一瞬間感到很有人味的溫度,也有一點心碎。

鬧之章:陳昱君《起承轉合的板式搖》

結合京劇與現代性,串起女形、女聲的古往今來,最特殊之處是看京劇小旦的三寸金蓮,在演出中被一層一層撥開,彷彿那對女體幻想的神祕性也一併被解開,既是滿足人的好奇心,也是讓人親眼看見束縛的痛苦。演員黃宇琳一人分飾多角色,從邀請觀眾進場的現實角色、到年長的老婆婆、記者會現場的演員等,每個角色在簡單的服飾與道具(如扶手、披巾等)變化下, 透過演員的唱歌與口條表現顯得絲絲入扣,把傳統戲劇中少即是多的美學發揮的淋漓盡致,每個簡單的動作變化和走動,都帶來充滿幻象的空間,在留白中直接引領著觀眾進入想像的情境。而觀眾在國家戲劇院五號出口附近的「小森林」,漫步在剛過下過雨的潮濕環境中,亦步亦趨地進入表演者想要創造的時空中,此演出結合傳統與當代的創意,自然融合又充滿巧思。

鬧之章:林宜瑾《鑄生》

林宜瑾的作品宛若裝置藝術般,帶來時間性哲思。觀眾坐在竹蓆上,眼前是國家戲劇院旁的假園林山水,是豪雨過後的「中正紀念堂五號森林」,樹林間繫綁著大片的塑膠薄膜,而一旁裝載著電風扇吹著透明塑膠薄膜,帶來一種發光又漂浮的奇幻感,在潮濕又悶熱的空氣中,靜待舞者出場。舞者在還是充滿水氣的泥濘裡,緩緩移動,他們低沈的步伐,身穿白色透明的服飾,在半透明薄塑膠的遮掩下,有著一種儀式性的草根氣息,當舞者從遠方慢慢靠近,觀眾可以幾乎面對面的距離,觀看他們渾身是汗、濕黏的身體,在電風扇吹起的塑膠波紋之中,舞者的勞動也讓觀眾開始覺得黏熱、不透氣,但卻又在舞者輕緩的移動中,感受到一絲平靜。舞作末段,表演者口中含著燈泡,從嘴巴裡透出黃色光暈,黑暗之中,這些舞者彷彿一個個成了原爆或是來自未來的科幻物種,他們從嘴裡爆裂出光,面孔在黑暗中襯托下,彷彿成了發光的深海生物,為這個充滿宗教祭儀的作品,添入了神秘的科技未來性。

《2017女節「育」之章、「鬧」之章》

演出|黃郁晴、韓愷真、陳昱君、林宜瑾等
時間|2017/08/03 20:00(育之章)、2017/08/04 20:00(鬧之章)
地點|國家劇院辦公室及實驗劇場周邊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
對此,若是回歸本次演出的跨團製作計畫的起點之一,確實達到了節目單上所說的「展現臺灣皮影戲魅力」。因為,除了現代劇場的場面調度、意象經營、表演建構,我們也能在作品中看見了「序場」的傳統皮影戲熱鬧開場,也有融入敘事文本角色關係演變的新編皮影戲,兼顧了傳統與創新的美感意趣。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