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身體動力學《一般之歌第二部──磷火之海》
3月
24
2020
磷火之海(差事劇團提供/攝影曹禹辰)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71次瀏覽
吳思鋒(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新成型的磷火鑄型所繼前年九月在蘭嶼演出的《燃燒的風:一般之歌首部曲》後,在畸零的寶藏巖演出《一般之歌第二部──磷火之海》。此作由李薇、關晨引與黃緣文擔任舞者,根據相關資料,其明顯連帶的社會場景為1980年代迄今的蘭嶼反核廢運動,這些地向的作動,因而成了對「現代」吞噬「自然」的回應,也成了當前「土地」、「在地」詞語泛濫的反詰。從中反省現代文明的排除機制與線性進化觀,以及「犧牲體系」在國家內部分化的疊層。

「地」的意象在《磷火之海》無所不在,無論是通過舞者李薇的倒吊/掛,抑或舞者欲表現蟲化或動物性的趨/驅能狀態,而把頭埋入土裡或將身軀壓低的動作等。在此,人體與地心引力脫離了單純的物理關係,通過劇場的中介,再造為連帶蘭嶼反核廢的身體雕塑,以及他異性的美學向度。

也難怪,後段燃點的磷火,燃燒得如此溫柔而不殘酷,因為那些是達悟族文化裡,在天空的白色島嶼中,祖先的眼睛。又或者,當舞者跨入上層平台,倒掛於木槓,同時因為核廢料桶吊高,平行於偏上舞台中央的雙層平台上緣,兩者在位差上的疊置,遂激發出了一種行刑台的意象。令人顫動的是,行刑台上的犯人不是國家、不是政黨,而是一個先裸身倒吊,然後穿上(同樣掛在木槓上的)達悟族服的「一般之人」。換句話說,舞者才是被凝視的對象、獻祭的牲品。

因此當李薇躍上抱住核廢料桶,把過往在黃蝶南天舞踏團跳鋼管時散發的「死亡的性感」,變成通過人桶同一的作動產生的「犧牲的同在」,仍然具有他異性的會遇先於社會控訴、存在先於語言的意思。可惜的是,舞者沒能表現出徹底精神分裂的存在狀態,因而被裁減為相對同理的,身分的交換與代償,不然更能描繪歷史暴力內化的痕跡,以及難以言喻的疼痛。另一方面,也可以說,這是創作者守著相對嚴苛的、藝術創作者的代言界線所致。

在線上發布的前導文字,提及八零年代蘭嶼青年找不到詞彙表達核廢料堆放的焦慮,最後以「惡靈」(Anito)代稱。就此,舊的詞語寬大了自身,暫緩了部落青年的失語,驅逐惡靈的儀式做為一種集體的身體文化,取代了涵義明確的詞語。也許這正是為什麼舞踏/舞蹈得以介入的隙縫,因為舞踏/舞蹈的表現場所是語言之外的「餘地」。

雖然編舞者李薇說,她不認為她在舞踏,只是跳舞,但對舞踏在台灣的發展稍有接觸的觀眾來說,的確很難一下子把黃蝶南天舞踏團和磷火鑄型所分開。不過在此作,我們倒可以看到,磷火鑄型所的舞者們從眼神的放掉,到身體語言的鍛鑄,都不再刻意通過器官,如眼神、臉的扭曲等貼近舞踏的容器論,而嘗試從黃蝶南天舞踏團的影響、舞踏的日本身體文化,探出一條在混雜中創造以身為器的新路徑。事件及敘事亦相對具體,其中尤以眼神的放掉最令人印象深刻。

磷火鑄型所的舞者們,彷彿在說,不如讓我們先回到生之地,看看「我」如何活在他者裡面,在磷火的包覆與看顧之下。

《一般之歌第二部──磷火之海》

演出|磷火鑄型所
時間|2020/03/13 20:00
地點|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山城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磷火之海》的最後畫面並不張狂也沒有給予答案,卻在相依之中又回到那莫名的安詳寧靜。成蟲呼應著第一場的幼雛,蟲子們成長了,並從彼此競爭而彼此相依,自帶光亮,也帶著生命與抗爭的火種。(黃馨儀)
3月
18
2020
舞踏是庶民生活的表現,而庶民生活不是鐵板一塊,尤其台灣社會更是前與後殖民力量、西與東強權爭霸的交疊;即便在蘭嶼,純粹的前資本主義社會型態亦難復見,而基督教更已經是大宗。這並不是說我們就這麼承認、放任美國資本主義與西方現代性。恰恰相反,我們必須不斷與之對話和對抗,在亞洲也在它們內部思考反客為主的可能。(張又升)
3月
18
2020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