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純度:身體造型的可能性《自由步─一盞燈的景身》
7月
30
2019
自由步─一盞燈的景身(驫舞劇場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79次瀏覽
羅倩(專案評論人)

蘇威嘉舞蹈工作坊

第一天的演出,由於選擇坐在荷花池面向表演廳這一側,身旁蛙聲蟬鳴不絕於耳,飛蚊很多。加上自然的環境聲音與澎葉生(Yannick Dauby)的聲音設計並不相容,很大程度干擾演出的觀看,使自己不在觀看的狀況內,也產生無法感覺到表演者內在的困惑。更棘手的是,在即將開演時,還聽得見在涼亭劇場的108年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舞蹈日「+1 PLUS街舞大賽」節目接近尾聲時,主持人「賣力」的主持聲。可能是因為這樣特地晚了五分鐘開場。開演後接著還有整班的學生來看演出,學生入座後開始發放便當、接著吃便當,過程中更不乏從眼前走過的觀眾。總總外部干擾因素下,《自由步─一盞燈的景身》就在有點紛亂的情況下開始了。我試著安靜下來專注看,但很難。走廊的廊道燈,剛好成為觀看時的燈害,使舞台失去了凸顯前景的背景,視覺上難聚焦在舞者身上,造成感覺不太到獨舞表演者方妤婷動作的狀態,但她似乎完全沒有受到周遭其他聲音的影響。

演後座談中,編舞者蘇威嘉提到「希望觀眾能感覺到自己觀看的勇氣」。他把舞蹈帶到戶外空間,是為了打開舞蹈的觀看人口,希望不進劇場的觀眾有機會路過進而被舞蹈吸引。「自由步」已是第六年,他說「從身體出發的編舞很難很痛苦」。【1】也提到台灣舞蹈界的情況:舞者的不受重視(女舞者尤其是),但是舞者才更是要被記住名字的人,因為「編舞家是透過舞者身體在講話」,也提到作品的不可複製性,與舞者的不可取代性,只有方妤婷能跳。「有一天方妤婷不跳了,舞就結束了。」而「從身體創造形狀」就是蘇威嘉認為舞蹈的開始,觀眾要相信自己看到的,並定義自己看到的。

帶著第一晚看演出的困惑,隔天再來。涼亭劇場的街舞大賽似乎已提早結束,整個廣場靜謐許多。當日準時開演。為了避免周遭光害與自然界的聲音,我選了與昨天相反的位置,從建築物這一內側面對蓮花池,蛙聲蟬鳴也小了許多。越是隨著時間推移,遠方逐漸暗下的夜色,確實為一盞燈下的演出創造出天然的嘉義背景。方妤婷的身體明顯比昨天放鬆自在,從手圍出的幅度,腳的跟隨移轉繞,偶而墊起腳尖,或是整個重量往下頓,各式延展的幅度更加打開了。整個身體的扭轉畫圓也是,比昨天釋放出更多的身體力量。許多的身體動的細節,像是擺手的力度,動作轉瞬的感覺釋放,小關節上動作的些微改變,身體綿延纏繞時間動著。觀者必須同步專注,觀察在某個瞬間身體劃過隨即消失的空間感覺。這次似乎比昨晚看的,多了點想法。

在演後座談時我提問:「作品是否根據演出空間做音樂或編舞上的調整?」得到的回應釐清了我原本的困惑。除了幾次演出地點的改變,基本上編舞內容沒有變動(作品本來就留有舞者自由發揮的彈性),它也不是環境劇場的走向。蘇威嘉提到了方妤婷「專注在動作上」,「(並且把自己)關的很好」,這提醒了我。這關鍵的分享讓我意識到在參加前三天的工作坊上,所認識且經驗到的身體感覺——「自由步」的身體方法。在蘇威嘉和方妤婷帶領的工作坊中,從最自然的動身體開始,找回自然的身體律動,讓僵化的肢體找回動的可能,並不是單一手腳或姿勢的重複運動,或挑戰一般非舞者身體的極限,僅僅是透過動的方法讓全身的肢體關節產生連動。比如,想像用全身的各個部位以點、線、面方式畫「圓」、練習自我想像與透過同伴引導的「遙控器」操控練習、與同伴「牽手」相互察覺與感覺身體的阻力、將雙手當成兩盞燈的自我觀照,甚至只是簡單的走路、跳、跌倒等自然放鬆的練習。從運動中找出自己動的慣性,進而想像身體還可以創造出什麼樣的形狀

看不懂舞是因為你不相信你自己看到的。

蘇嘉威說的這句話使我印象深刻。他強調不分派別、也不教制式的方法,讓舞蹈從每個人的想像出發。我在過程中很自然的在兩位老師帶領下,專注且放鬆的擺動自己的身體,然後才是去想像動作的可能性。這樣的方法強調自己給出的想像;也同時創造了自我表現的空間,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自由步。

[caption id="attachment_36239" align="aligncenter" width="750"] 蘇威嘉舞蹈工作坊(驫舞劇場提供)[/caption]

編舞家的目標是為了打開身體更多的知覺,這邊的知覺指的是舞者的身體知覺,尤其參與工作坊時更能深刻感受到。但當它轉換到觀演關係的觀者時,觀眾其實很難從表演者的身上接收到任何情緒與訊息,作品基本上是完全堵絕這個可能性。觀眾只能從身體動的狀態去想像動作的力度,是絕對的自我身體本位。以上參與工作坊的經驗,呼應了編舞家在第二場演後座談提到的,舞者的狀態是封閉的,而專注給予她當下的絕對自由。因此,是否可以說《自由步─一盞燈的景身》,其實是非常強調個人內在性的獨舞,由內而外的想像力所凝造出來。即使在戶外空間,作品還是處於封閉性的狀態,保有舞蹈本身高度的純粹性。

在戶外場域演出不是為了與環境和空間互動,而是為了與更多可能的觀眾相遇,場域的推廣性極強。不過,《自由步─一盞燈的景身》探究身體造型美學的嚴謹度並沒有因此削弱。從工作坊到兩天晚上的觀看,最後透過書寫稍微釐清以上這些自我提問,或許才更能掌握蘇威嘉把作品的詮釋權都給觀眾的原因,並不是取巧或討好觀眾的說詞,而是對舞蹈本質的嚴肅態度。就和編舞家對舞蹈相當純粹的愛一樣,這或許是以十年耕耘一種身體方法的獨特之處。隨著不同舞者,產生不同的工作方法與編舞結構。「自由步」也在等待相遇時觀演關係的頻率彼此對上吧!唯有當下與表演者同步專注,才能釋放出轉瞬即逝,像霧氣凝結又隨即消散的「動」身體的自由魅力。我感受到的自由步,不只關於看,還關於找回動身體的本能。「自由」是回到自己也擁有的身體以及它所能打開的可能性。就像工作坊學習到的許多喚醒身體覺察的方法,並為它加上獨一無二的想像。我們可能不是舞台上專業的舞者,但每個人都有動身體與觀看演出的自由,只是雙重的忘了可以如此「自由」感覺的能力。

註釋

1、「自由步」一開始與蘇威嘉在紐約的經歷有關,可參考李時雍2015年所寫的文章,〈回到舞步《自由步》〉,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16889(查閱日期:2019/07/22)。

《自由步─一盞燈的景身》

演出|驫舞劇場
時間|7/15-7/19 13:30-17:00
地點|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排練室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