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進太多點子的命題作文《玄異筆記》
11月
17
2021
玄異筆記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667次瀏覽
吳依屏(專案評論人)

《玄異筆記》是看完之後會覺得很可惜的一齣戲。可惜什麼呢?

身為編劇與導演的李易修延續他從《大神魃》以來對於神話精怪題材的精確掌握能力,在充滿怪談野史的魏晉南北朝故事中盡情發揮。觀眾可以從故事結構的玄妙精巧,環環相扣,因果報應生生不息的情節設計中充分體會戲劇的演繹魅力。從《楊羨書生》到《談生妻鬼》,前中後分別緊扣左慈戲曹操、宋定伯賣鬼、以及狐狸精獻身等志怪故事橋段,來解釋此劇如何從陽羨書生起,又如何收束於緊扣此劇題目的書生筆記。

其中最為精妙且逗樂觀眾的戲劇情節是讓《談生妻鬼》的情節對白再現於談生與狐狸精麗娘的相遇橋段中。對白的相同對比出人物性格(前妻王氏與狐狸精麗娘)的不同,其中現代化的語言運用(呦!是個正妹)及演員誇張逗趣的表演方式使這段明明重複的情節演出卻吸引台下觀眾笑聲連連、捧場叫好。而觀眾在沈浸於連綿不絕、奇妙怪誕的故事中的同時,看到了諸多神鬼精怪,人物角色,終究能體會這齣戲想說的:靈魂之間並無差異,一樣擁有愛恨情仇、貪嗔癡怨,就像戲裡說的,「神也過不了情關」、「最可怕的反而是人心」。

另外,值得讚美的是此劇運用偶戲的選擇。由於題材本身的怪誕與神秘,充斥著無法用常理解釋的世界觀邏輯,偶的運用反而成為完美表現這種不符常理的合理方式。由於偶的靈活度,導演能因此安排非人類的偶與人類演員的演出,做出十分合理的搭配,使觀眾不會質疑此劇中神鬼妖怪的擬人化演出的真實性,反而理所當然地接受偶作為精奇妖怪的具體化象徵。其中,《宋定伯賣鬼》中,以暗中發光的偶來作為鬼魂的設定十分高明且出色。

然而,不能不提的是,這齣戲無法抹除的負累存在於此劇本身的框架設定中。

上半場開場前長達十幾分鐘的詩文朗誦及講解,簡直堪比令人昏昏欲睡的國文老師講課。而上半場大量的詩文吟唱及文學名士的故事傳唱,更讓人有夢回高中國文課現場的感受。我認為導演身陷命題作文(畢竟是趨勢文學劇場出資)的尷尬情境中,卻依然努力呈現戲劇的趣味性(這時就該神鬼精怪出場了!)。這齣戲的問題就是塞進太多的好點子,實在過於飽滿(又要大師導讀、又要文學名士故事、又要詩文吟唱、又要志怪小說),所以導致整齣戲有頭重腳輕、上半場令人昏昏欲睡,下半場精緻討喜的結構問題。更別說,由於導讀的關係,此劇加中場竟長達近三個小時。

在感嘆導演如此高明的手法之際,忍不住還是想說,命題作文實在難,還是讓文學歸文學,戲劇歸戲劇吧。

《玄異筆記 》

演出|趨勢教育基金會、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國光劇團
時間|2021/10/30 19:00
地點|台北市政大樓親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是臺灣女性生命的關鍵字,也是悲劇命運的三元素,更可以說是三位一體的臺灣女性元神:她們有豐沛的「愛」可以給予,她們愛子女、愛丈夫、愛朋友、愛神明、愛芸芸眾生,唯獨不愛自己⋯⋯
12月
07
2023
《罪・愛》編導有強大的企圖心,要以一個相對簡單明確的敘事結構,從(陳怡靜的)單一視角,同時檢視、處理多個繁雜難解的議題——媒體生態、新興宗教、家庭暴力、司法正義、創傷記憶,從個人生命與集體意識交會糾結的亂碼謎團中,釐出一條符合因果邏輯的動作軌跡,為那些深陷迷惘深淵的人們,描繪出一幅不同於新聞報導或媒體傳播所呈現的,能讓我們同理、同情的生命圖像。
12月
04
2023
劇中各角色有冤,有怨,無論是女兒無情誤解了父親,妻子無意外遇造成了悲劇,女學生無心害死了老師,如果這些冤結要解決,就必須被打開,才會有可能痊癒。做為女兒的陳怡靜活在惡夢中,反覆輪迴,直到遇見黃巧雲。⋯⋯德國學者韋伯(Max Weber, 1864-1920)談到宗教團體,其領袖經常有克里斯瑪特質(charisma),這來自基督教傳統,象徵得到上帝的幫助,造就跟一般人不同。
11月
30
2023
《神諭之時》編導在這趟從百年後的未來,回返當下的旅程中,以神秘學符碼,交織穿插在連結歷史現實的物件(寶特瓶與幻燈片)與事件(月光社區反迫遷與WDI獨立運動)的脈絡中,建構一則我們並不陌生的末世寓言——先進科技的發展,無法阻止生存環境的崩壞、人類社會的沈淪(確確實實地沉入地下),而這一切都肇因於反覆發生的災異。
11月
29
2023
俗套,乍聽負面,卻是編劇的絕佳手筆。編劇鄭國偉來自香港,《好日子》也為香港話劇團而寫;但場景轉換後仍有效符合臺灣,並與觀眾達到共鳴——這其實就是俗套的功能。
11月
29
2023
從舞台意象來說,導演將「盈虧」的概念發揮的淋漓盡致,整合了繽紛的燈光與壓低視覺的燈桿、肢體,提煉了潛藏在亂世中的焦慮和紊亂⋯⋯
11月
29
2023
藉由疫情這柄放大鏡,讓原本隱形的邊緣立體而真實的跳了出來。以失業社畜變成愛情事業兩得意的人生勝利組為基準,對比主流價值之外的議題。穩定收入與彈性自由的工作,社交無礙與社交恐懼、異性戀與(偽)同性戀,財富焦慮、情感焦慮、階級焦慮⋯⋯各種焦慮迎面襲來⋯⋯
11月
28
2023
面對「跨性別不是存在,只是創作議題」的戲劇產業,出校園連徵選機會都沒有的表演學研究生涯。不用解釋性別,也不被理解存在的助選員職涯。雖然不用解釋,其實解釋也沒用的社會人生活。
11月
27
2023
「保持清醒,非常重要⋯⋯」,這是在《一個沒有神的地方》開場,表演者用饒舌在提醒著觀眾⋯⋯ 創作者選擇以麥克・艾佛(Mike Alfreds)創立的說故事劇場(storytelling theatre)形式,以及《灰姑娘》、《傑克與魔豆》、十五世紀的《愚人船》情節和形象相互交糅、提喻和移植,來道出東南亞移工群體,包含非法黑工、遠洋漁業工人、外籍家庭看護工等,在勞動現場所遇到的實相。
11月
2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