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疊交織的抑鬱意識《無盡天空》
1月
15
2019
無盡天空(翃舞製作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85次瀏覽
石志如(專案評論人)

從國際比賽打開知名度的翃舞製作,創團作品《無盡天空》即延伸、改編自過去在國際獲獎短篇作品《Birdy》。《無盡天空》描寫一位主人翁(鄭伊涵飾)的抑鬱病症,舞作設計多位分身(五位),替代主人翁的內心膠著,並擬現主人翁處在幻想超現實的感知畫面,將主人翁內心恐懼的樣態,透過如囈語般的獨舞、辯證式的雙人舞、群舞的肢體延異及運用轉換異次元的空間想像等,如編舞者賴翃中在節目單上所述【1】,他是從同理心關懷,揣度他者/患者難以被理解的世界。舞作切割十幾個片段,充斥抑鬱灰暗色調,突顯這齣關於憂鬱與躁鬱症的心境描寫,猶如一場意識流動,在閃動晃影記憶中,進行一場場自我批判與對話。

在這十幾個舞蹈片段,有幾段利用東方傳統道具符號,適度賦予它成為疾病具體的心證符號載體。例如主人翁在開始與尾聲時,均拿著長雉雞毛【2】,動作發展以短促的節奏、細碎的動力、封閉的空間,書寫她內心現存的幻影,同時傳遞出一股焦躁不安的破碎與孤寂感。舞台氛圍所營造的是,微弱的光區四周,是危險與未知的暗黑想像場域。這兩段獨舞相當令人玩味,為何用長雉雞毛作為舞作中重要的符號?其中又有何種意義?

《無盡天空》使用長雉雞毛作為這次作品的形象主體,有別於過去中國傳統戲劇,以雉雞毛代表東方文化顯貴者的身份圖騰象徵。賴翃中的使用手法卻顛覆了過去的意象,如:一、握在手上,如一位能掌握個人意識的紀錄者。二、 戴在頭上,猶如從內心長出來的本我,主宰著自我意識的原慾。三、咬著頭上折彎的羽毛末端,隱喻主人翁逐漸失去自我意識與傳遞內心的恐懼。除了轉譯為個人自我意識的蔓延,舞作應用當代舞技巧、情緒性表情、街舞律動與大量東方國劇武術訓練的肢體動作,頭頂上的長雉雞毛,依附在跨文化後的混雜舞蹈塑型,在視覺美學與符號意涵上,多了一種翻轉東方圖騰意象與自問的新意。

其次,數根木藤與一只傳統燈籠也在作品中,轉化了它的文化符徵。如其中一段以木藤敲打地面發出混亂、焦躁的聲音之外,舞者們利用木藤,在不斷翻轉、輪替與壓縮的空間裡,由外向內,主人翁其一分身(楊雅晴飾)空間被剝奪,此處隱喻受精神疾病所苦的患者,如處在他者的壓迫而不得自救,亦無所出。而一只燈籠的照明,時而提在手上,時而罩住整個頭部,在偌大的黑暗舞臺裡,透露一丁點的微不足道的光,似乎隱喻患者心中,雖仍存在著一絲光線,最終以熄滅示之,是否更揭示疾病所帶來的殘酷結果!無獨有偶,彈性的頭罩巾與自縛的繩索,被無形的他者拉扯著,在視覺上似乎象徵著理性的大腦與強韌的軀幹,被莫名的事件纏身而失去理性與自由,此處隱喻了主人翁受疾病而產生內心交戰的歷程。

除了上述借用道具,成功營造憂鬱症與躁鬱症,所面臨的生理疾病表徵,舞作也透過分身們的獨舞,用鮮明殊異的動作質地與性情,展現主人翁矛盾、苦悶、作繭自縛的多重負面想法,並闢出一條蜿蜒交織,卻不被外人理解的深邃迷宮。在群舞的部分,其中一段以群體齊舞的狂癲爆發,頓時讓遊走如自囚般自我批判的氛圍裡,呈現假性正向樂觀的抽離式內爆,這段集體狂歡的編排,也應用實驗劇場舞台後方的電梯空間,舞者們從舞台上一路跳至電梯,再從狹小空間跳回舞臺,此處雖然是舞作難得一見的轉折處,卻因為搭配電子搖滾曲風、自然肢體律動、強調動作鬆弛的質地、多面向變換與移動空間等,脫離了積累一晚上的肢體風格而顯得突兀。

《無盡天空》以當代多元身體性融合東方「圓」為核心的翻滾特技,風格清晰,此外舞作大量出現戲劇性的手勢、臉部表情與關係的建立,如拍背、咒罵、眼神交替、求救手勢、自殺行徑…..等,細碎的出現在各個舞段中,能聯想嗜藥者所產生幻覺的副作用。而結合道具符徵叩問當下精神疾病的隱憂,營造舞蹈主體視覺意象,也恰到好處;而舞者身體素質佳表現精湛。文末,面對台灣表演藝術活絡的繁榮景象,翃舞製作在國際打開知名度,返回台灣之際,亦不負期望,期許再接再厲。

註釋

1、「這幾年,身邊的朋友陷入憂鬱與躁鬱,在陪伴與理解他們的過程中,也曾陷入那些不安與躁動,好似無盡的黑洞般將現實軀體捲入抽象的維度之中;我無法言喻該如何解決與逃離,只期望能一同以真誠與靜謚的心中去傾聽與關懷,用更寬廣的視野看待渺小的事務與廣大的世界。」摘自本季節目單,頁8。

2、京劇武將頭冠上的雉雞毛。

《無盡天空》

演出|翃舞製作
時間|2019/01/11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整個舞台像似被封印的異地時空,即使舞者耗盡能量揮舞其間,外爆的能量卻被無盡的暗黑所吞噬。舞台景觀的自我封閉,正映照出憂鬱與躁鬱症者的存在狀態。身為觀者好像隔了一道厚重的玻璃牆觀看,對於台上一切無能為力。(徐瑋瑩)
1月
09
2019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