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深刻/如歌》音樂會,看呂紹嘉時代的最最終章
8月
09
2021
《深刻‧如歌》直播現場音樂會(國家交響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07次瀏覽
徐韻豐(專案評論人)

猶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人生恐怕總無法提前得知離別時的場景會是什麼樣貌。當呂紹嘉指揮艾爾加《序奏與快板》的曲末賦格時,腦中不禁浮現本應演出的法斯塔夫終曲十重唱,同樣的賦格音樂,卻從滿編的樂團、合唱團與十位獨唱,改為單純的小編制弦樂呈現。

自本土疫情爆發,演出行業都遵守指揮中心記者會的指示,表藝場館與演出團體們都練就「滾動式調整」的本領。《深刻・如歌》音樂會是國內疫情降級後的首輪實體音樂會,這場音樂會雖然只有一小時左右的曲目,卻是呂紹嘉和NSO與台灣樂迷的告別,長達十一年的同舟共濟,在尾聲的尾聲,有限的純弦樂編制下,老舵手選擇用這套曲目拼湊出最後的臨別贈言。這場音樂會後隔日,國家交響樂團就要改由新任音樂顧問準‧馬寇爾(Jun Märkl)掌舵。

有幸見證過呂紹嘉上任以前與NSO的合作,印象最深刻的應是2007年與法國鋼琴家巴佛傑(Jean-Efflam Bavouzet)的聯手演出整場波西米亞作品,無論是巴佛傑演奏巴爾托克鋼琴協奏曲的神乎其技,樂團與獨奏家間如奧運球賽般地音樂拋接,律動感極佳的新世界交響曲,都是令筆者至今記憶深刻的片段。《深刻・如歌》音樂會的曲目有如呂紹嘉與NSO的十一年縮影回顧,馬勒、浪漫、民族風應都是這個時代的關鍵字,呂紹嘉不但對這類曲目情有獨鍾,相信也一定有專屬他個人的一番見解。指揮各自擁有招牌曲目,並且一演再演是理所當然,但歷經十餘樂季,團員演奏時熱情與新鮮感如何維持便成為艱鉅的難題,同樣的問題也在本場音樂會中浮現,特別是台上少了管樂與擊樂,弦樂手們如果沒有足夠的好奇心與期待,音樂便自然難以有足夠的緊湊與集中度。還記得呂紹嘉上任之初,NSO二十五週年音樂會的布拉姆斯第一號交響曲,曲曲緊接演出的匈牙利舞曲安可,當時音樂伴隨著許多團員的笑容一同流洩,深感呂紹嘉的確與NSO共同開啟了一個篇章,也完成了一個時代。

國家交響樂團雖然即將年滿三十五,至今仍能藉與不同客席音樂家的合作與帶領,發出差異性極大的光彩,做為一位參與NSO成長歷程的聽眾,見證了簡文彬與呂紹嘉兩種截然不同的藍圖規劃,讓樂團在不同的階段,能被賦予恰屬於彼時的養分;未來不同的掌舵者,也必然讓NSO展現截然不同的風貌。樂團在此刻既然受疫情影響,樂季遲遲無法發佈之際,實應把握機會,展現聽眾下位掌舵人帶給樂團的新藍圖是何樣貌。新任藝術顧問馬寇爾執掌許多指標交響樂團,是極為出色的指揮,專業上絕對毋庸置疑,但樂迷此時是否得以知曉遴選當時讓大師脫穎而出的音樂特質,或是,對台灣交響樂團指標品牌的宏觀遠見會以哪些具體作為來灌溉,特別是疫情後當國際差旅與群聚空間均受限制時,防疫規定成為往後常態時,NSO會以什麼對策因應?藝術文化端上舞台後,不像田徑賽跑以秒數定優劣,當中無論是對樂手的溝通、聽眾的教育、品牌的包裝與行銷都是不可或缺的環節,尤其台灣作為資訊相對不流通的獨立島嶼,每位合作藝術家的英勇事蹟都須要也值得被說明清楚,不然等藝術家登上唱片封面或國際雜誌,演出費早已水漲船高,演出檔期也被瓜分殆盡,更何況是與樂團間,須透過經年累月才能產生的默契與情感。本週NSO於臉書專頁張貼了馬寇爾與樂團合作的《漂泊的荷蘭人》序曲,影片左上角也換上了新樂季的標誌,如此精彩的演奏只有樂曲解說陪襯其實相當可惜,相信所有喜歡NSO的觀眾都期待樂團在不同的時代皆有一個具體的前進方向,而非如華格納筆下荷蘭船長的迷航宿命。

筆者認為呂紹嘉這十一年最大的功勞,不外乎是拓展了樂團與台灣聽眾的曲目疆界,例如「維也納的世代對話」系列將新舊維也納樂派作品並陳,不但讓樂團與聽眾接觸到許多於台灣首次演出的作品,也降低購票時對陌生曲目的恐懼感。馬勒、史特勞斯與布魯克納等具挑戰性的大編制曲目能一演再演,樂團熟能生巧,忠實聽眾亦能回憶能比較。樂團的歐美亞洲巡迴、上演普契尼的《三聯劇》、華格納的全套《尼貝龍指環》、史特勞斯的《艾雷特克拉》、囊括《悲嘆之歌》的馬勒大全集都是呂紹嘉時代的驚嘆號。但每個新樂季開始前小而美的開季沙龍,近距離與音樂總監對談,或是呂紹嘉在鋼琴前為樂迷親自解說樂思的短片,恐怕都會成為樂迷最難忘的片段。

常任指揮卸任後往往與樂團會保持一定距離,間隔多年才再重新合作,已是樂壇慣例,此做法也較符合領導者的治理原則,雖然疫情之下極有可能打破此一慣例,但筆者更希望屆時呂紹嘉與NSO再次合作之時,雙方都已進入新的境界,讓樂團與這位曾經攜手十多年相處的「客席指揮」,可以展現與過去十一年不同的熱情與期待,並且崩發出樂迷前所未見過的火花。祝福呂紹嘉,也祝福NSO。

《深刻・如歌》

演出|呂紹嘉、NSO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21/07/31 19:30
地點|國家音樂廳、YouTube同步線上直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在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玫瑰騎士》中,我們看到了國家交響樂團和台灣歌手一路走來的歷史足跡。從觀眾現場的反應可知,台灣的聲樂發展已足以撐起一片天,此刻起我們不須再憂心哪裡的月亮圓不圓,因為我們和世界看著的是同一個月亮。希望不需要再等一個十幾年,就可以看到完全由台灣歌手詮釋的《玫瑰騎士》。
7月
26
2024
值得一提的是,陳含章在安可曲“Days of Wines and Roses”中嘗試演奏了幾段不常見的大跨步(stride)的樂曲。在演出結束之後,我笑著跟她說,上一回聽stride風格的現場演奏已經是1990年代的事情了!那時候爵士歌手黛安娜.克瑞兒(Diana Krall)來臺北演出,就曾經演過這種走紅於1930年代的老派鋼琴音樂。
7月
21
2024
整體來看,今年的《玫瑰騎士》和過往幾年相比,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它有著編導的介入,因此不能和單純的音樂會形式(opera in concert)相比;然而作為半舞台歌劇(semi-stage),它缺乏導演的個人觀點或美學統合,也無形式上的鋪排呈現,一切平穩保守,毫無冒險,是又一次的「歌劇音樂會」,散發著定期音樂會般的秩序與例行公事之感。
7月
20
2024
擔任演出的台北室內合唱團,雖然並非職業,但所呈現的音準、和聲皆相當完美,中文複雜的咬字,就算投影沒有呈現字幕,聽眾也能清晰理解。指揮鮑恆毅的詮釋也相當乾淨,對於筆者而言甚至有些過度流暢,太過精準,將多數作品詮釋為少了一點冒險精神的安全牌。而透過編曲將李泰祥的歌曲增添另一層詮釋,也是本場音樂會值得一看的特點,相信編曲者接到邀請腦中必會浮現一個難題:最後的成品是要多一點表現自我?或者要忠實地以合唱來表達李泰祥?
7月
10
2024
但在造境與敘境的同時,要思考的不僅只是透過科技媒材觸發觀眾感官經驗這件事。在透過光線、影像、與聲音交錯下的技術設計僅是佈局手段,沈浸式感官的詮釋僅能創造單次性高潮,直觀表象的刺激有其限制性,若能試圖在團體藝術個性展現上多著墨、強化集體特色創造具目的性強的敘事語言、以及深化科技媒材運用的論述,將能成為具代表性的科技藝術團體。
7月
09
2024
歐拉夫森所演奏的《郭德堡變奏曲》,在虔誠的巴哈信仰者,或是追憶黃金年代的樂迷心中,應是個大不敬的存在,與其說是古典音樂二十一世紀的變形,更貼切地說,實為一位當代鋼琴家,先將經典拆解,再精挑細選其中的元素,化為自己舞台上的魔法道具。
6月
26
2024
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回到歐拉夫森的《郭德堡》演奏,筆者私以為,問題的核心並不是他的創造力不足,而是面對這個長達80分鐘的巨大曲目,他難以掙脫「作品概念」的框架,導致其才華難以完全發揮。在過去的專輯錄音中,面對較短小的樂曲,他尚能自由不受拘束地把玩戲耍,或是透過曲目安排另覓巧思……
6月
26
2024
這些熟悉的樂曲片段雖平凡,卻抹去了演奏者與聽眾之間的隔閡,使所有人都被音樂家們強大的室內樂磁場所震懾和感染,流露出感動。音樂中,均衡的聲部、規律的節拍以及適度的刺激,即使在身體已經疲憊不堪的情況下,聽到音樂奏響的瞬間依然如同光芒般閃爍,泛音堆疊出豐富的音質,靈魂的聲響以最美妙的方式呈現,這或許是身為音樂家最幸福的時刻。
6月
07
2024
獨奏音樂會,由於沒有其他樂器的陪伴與襯托,雖演奏上能夠自由地展現,然在樂曲細節與樂段流暢掌控上,與現代作品中難以掌握的演奏技法,對於演奏家的要求更為細緻;而高木綾子在此場獨奏音樂會的表現,除將作品完整演繹外,更是在每個音符中展現自我特色,在樂曲演奏的樂音與呼吸間,都令人流連忘返,回味十足。
6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