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剪裁記憶與文化的花襯衫《台灣製造》
6月
26
2019
台灣製造(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周嘉慧)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89次瀏覽
陳盈帆(特約評論人)

《台灣製造》的起頭,場燈大亮,觀眾隨意於黑盒子劇場四面席地而坐。里辦公室廣播取代演前告知聚焦了所有人的注意力;暗場後,一名男性主持人引薦享譽國際的男性舞蹈大師出場,表演並解說了一段「見山是山」的肢體演出。大師反覆地快步走向對角,前傾凝視遠方,並難掩激動地微顫頭頸,像是在找尋什麼東西。大多時候,在舞台上找尋東西的舞蹈演出,因缺乏象徵性的提示,導致觀眾不知道舞者在找什麼,也不知道為何要找。然而,編舞家林祐如請舞者們直接開口,告訴全場,他們在找的,是「Formosa」。

在當代舞蹈作品中,面對「找東西」的提問,十之八九的尋獲的答案是「原來在我的身體裡」。這群《台灣製造》的舞者以及編舞家,將各自身體內的訊息發送、交換,相互變造、構築為某種「我們的身體」、「Formosa的身體」。台上除了最先出現的兩位男性舞者外,尚有三位女性舞者,一共透過五個表演者來展演所謂的「台灣味」。此小群體間交換訊息的過程,呼應了集體記憶是以複數形式存在的特性。舞者以及編舞家一一作為個體,跟此作所假設的先驗式的觀眾一樣,都是乘載了台灣集體記憶的載體。而他們透過創作,或許能改變與觀眾共享記憶的框架。

《台灣製造》的舞者以及編舞家,為什麼召喚了八○年代而非九○年代呢?這群個體依估算應該是出生於八○年代,成長於九○至○○的Y世代,然而他們卻召換了前一世代──X世代──的精華歲月。此作所能呈現的八○年代,並非型塑創作者們的親身身體經驗,而是從環境所承襲而來、重新彙整變造的資料訊息。

召喚集體記憶,需具備集體記憶可辨識性的特性,此作顯而易見地提供了視覺上的提示。編舞家在八○年代眾多時尚風格,例如Disco、閃亮、繽紛色彩、寬鬆剪裁、大墊肩、韻律緊身衣裡,選擇以標誌性的虛華印花襯衫及合腰褲裝作為表演的服裝。然而,難道九○年代的時尚風格,例如落拓風(Grunge)、棒球帽、高領衣、格子衫、破膝褲、牛仔褲、吊帶褲、寬垮落肩上衣、嘻哈風、馬丁靴,難道不易辨識嗎?我只能假設,召喚八○年代,對創作者們而言或許是一種懷舊(nostalgia)。是一種回不去也不曾擁有的傾羨,或許對部分的Y世代而言,X世代的八○年代較九○年代更加強烈、鮮明與蓬勃,八○年代是那個台灣錢淹腳目、台灣還沒走下坡的年代。

這支作品所呈現的象徵元素,能帶給觀眾接收大眾媒體的訊息時所感受到身歷其境的那種親切感,其元素除服裝及舞台,尚有日常身體與舞步。在流動的隊伍段落,場景調度彷彿快速切換的蒙太奇影像,動作與口白為圖文混用,五個表演者輪番引用不同集體記憶與身體技藝主題,使觀眾所閱讀的節奏感相當快速。而此段引用身體語彙的方式,與國民健康操以及聲響段落非常不同,在結構上形成鮮明的對比,也帶來強大的觀賞樂趣。

最後,集體記憶還有連續性的特性。「台灣風情」段落,演繹了八○年代以降,四十年來多數台灣人一生必經的儀式與大事件。最後的這個段落在霓虹燈管的野台上,以定格動畫的斷拍身體,匯聚此作先前所有段落,重現出一面台灣生活的切片。然而,這面切片「好像」沒有原住民、沒有客家人、沒有新住民,這不代表這些群體沒有被包含在台灣生活中,而是在本次提煉的素材中,這五位藝術家剛好未包含或未能彰顯那些國語、河洛語以外的元素。《台灣製造》的探問方法,在取材上的時間區間──八○年代以降──以及「地理台灣」,都限縮了此作所能包含時間及空間範疇。對曾經在這片土地生長的人們,舞作所浮現出的經驗與事件,三十歲以上的觀眾或許多能無礙回想各式片段;但是,對二十九歲以下,出生於1990年以後的觀眾,以及其他國家或文化的觀眾,那些八○年代搶眼的元素、那一幕幕的時代短劇,他們雖無力一一辨識,但能捕捉到一股關於台灣時時緊繃、過於勞碌的身體。

《台灣製造》是編舞家林祐如的首部長篇舞作,像是件花襯衫,由台灣的裁縫師將德國、義大利進口的花布料精心剪裁,貼合在台灣身體上。昔日的經濟奇蹟難以再現,或許,台灣能靠獨特的文化混種(hybrid)作品帶來更多信心。

《台灣製造》

演出|林祐如編舞,黃懷德、蘇品文、蕭東意、李律、王筑樺集體創作暨演出
時間|2019/06/22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