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整個舞作就像萬花筒般,變化綺麗帶有魔性,毫無壓迫充滿魅力。相較外部緊繃的狂風豪雨,舞者能量流動與蓄積在此之中顯得格外自然且游刃有餘,令人相當信服他們正在詮釋與環境拼搏的威猛與膽識。
11月
15
2022
觀眾為何而看?演員為何而演?劇場為何存在?如果每位仙女都是虛構的存在,則所謂的「本真」也跟仙女一樣,都是被建構出來的幻象。
10月
18
2022
編舞者用不做作、不故弄玄虛、不裝作老學究、不悲情的方式談論老化,同時只理性地用動作探究老,結合無厘頭與超跳躍的思維去講述衰老。觀眾無形中就開始浸入其觀點:這衰老是我們無一倖免的,亦是公平的。(高凱琳)
9月
25
2020
「闖劇場」的創團作《老人流》,挑戰了劇場屬於菁英階級的價值觀,將臺灣閩南的俗民文化帶入實驗性質強烈的小劇場,同時也企圖讓不熟悉小劇場及當代舞蹈的台中觀眾,得以走進國家歌劇院小劇場觀看作品。然而,令我感到不安的是⋯⋯抵抗「俗民等於入不了廳堂」的菁英階級壓迫,是否必定全然擁抱俗民文化的一切,而沒有反思性別壓迫的可能?(李宗興)
9月
24
2020
《悲傷ㄟ曼波》達成了傳統雜技與當代身體的混合,將它們揉捏為土偶,呆騃卻又童稚般,化沈重為輕柔,撫悲傷於無憂。它的表演場即式場,但非為超度或滌淨,也無關生死,純屬再現。(紀慧玲)
7月
15
2019
此小群體間交換訊息的過程,呼應了集體記憶是以複數形式存在的特性。舞者以及編舞家一一作為個體,跟此作所假設的先驗式的觀眾一樣,都是乘載了台灣集體記憶的載體。而他們透過創作,或許能改變與觀眾共享記憶的框架。(陳盈帆)
6月
26
2019
每個身體的差異,已然含蘊著生命力不同強度的展現以及其所歷經的事件,這些充滿個體化與歷史性的身體之流轉,因而纏繞出更加複雜而多元的意義。(楊婉儀)
4月
05
2017
《潛》整體以細緻的微觀移動,試圖改變空間調度的手法,從對自我的叩問,再到深入意識交錯的空間對話,都讓整首作品彰顯出一種特殊的氛圍與魅力。 (石志如)
3月
22
2017
在銀白灰藍色調的燈光下, 陳韻如譜出這支舞蹈的漂亮色澤,略帶著一點浪漫芭蕾的遙想,卻是處理充滿強烈議題性的衝突,形式與內容上皆有巧妙呼應之處。(張懿文)
3月
21
2017
視覺上相當漂亮的劇場美學,優雅地訴說了一個精神焦慮的狀態,舞者「去熟悉化」的動作,闡述了人類心靈的分裂與不安,在小心選擇動作語彙的編舞中,觀眾可以很驚喜地看見不再「正常」熟悉的身體。(張懿文)
12月
05
2016
今年的嘉義新舞風,展現甚於往年的成熟,包括編舞的手法、舞者的表現及製作上的突破。尤其是走出嘉義縣,跨足到高雄市衛武營,應是最大也是值得嘉許的改變。可惜的是,進3城的志願未竟,只進了2城。(戴君安)
6月
30
2016
使用民謠做為開場,這樣的序曲定型了這場演出走向,使得觀眾不得不去注意三支舞作與在地的關聯性到底有多強或甚至不足。如何包裝及呈現,包括選擇主題與個別舞作間的關聯對照,都需要再更精緻的設計。(余祐瑋)
6月
30
2016
《來》在形式上跳脫一般的表現性舞蹈,呈現出舞作的內在文化意涵與民間生活信仰,手法上類似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所設計的「疏離效果」,強調觀眾在觀賞的過程中成為思考者,從小我的恐懼延伸至處理神袐的文化信仰,我們看到一個更大格局的轉換 (Transformation) 歷程與突破。(俞秀青)
5月
27
2015
如何能在舞蹈所帶有的敘事傾向的特質下,以及三個男舞者所構成的特殊關係中,給出不僅只是形式上的,而是關係、空間、身體動作的創造性,或許才會是他們在創作上真正「從男孩跨入男人」的成熟階段。(李時雍)
5月
24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