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辦桌《寶島辦桌》
9月
19
2019
寶島辦桌(攝影師陳宥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20次瀏覽
蔡孟凱(專案評論人)

由臺灣國樂團和張孟逸、陳振旺等歌仔戲演員連袂演出的《寶島辦桌》,今年受美國密西根人文協會(Michigan Taiwanese American Organization)邀請,將於十月初赴美演出,本月(2019年9月)則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舉辦行前公演。

首演於2016年的《寶島辦桌》,最初是以吹打樂組曲的形式呈現,將廚房用具、鍋碗瓢盆轉化為打擊樂器,結合擊樂競奏和簡單的戲劇呈現。後來則加入四位歌仔戲演員,成為約九十分鐘,結合國樂演奏、擊樂劇場、歌仔戲的複合形式的作品。《寶島辦桌》劇情講述聞名鄉里的辦桌達人總舖師,一生籌措上百場筵席,這回輪到自己一手帶大的女兒玉美即將嫁尪,雖然欣喜於有女初長成的喜悅,卻也難以隱忍將與唯一的掌上明珠分離的悲傷。《寶島辦桌》講述的便是總鋪師在悲喜交雜的複雜情緒中,卻又不吝其力的為愛女擺設一道精彩辦桌的熱鬧場面。除了保留原本趣味橫生的吹打樂段落,擴充後的《寶島辦桌》依循傳統辦桌備宴到婚宴的流程,將演出分為十個章節,猶如宴席中象徵十全十美的十道菜色。透過不同演出形式的穿插,展現辦桌文化特有的人情溫度和豐盛喧嚷。

其中〈水腳〉一段展現了吹打樂合奏在此類音樂劇場(Music theater)中的優勢。打擊樂豐富的肢體與穿透力十足的音響,輔以管樂靈巧的音色和高機動性,讓〈水腳〉成為《寶島辦桌》舞台元素最為豐富的一段展演。拖把、菜刀、乃至於各種大小的鍋碗瓢盆都成為打擊樂器,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國樂團的演奏家們並不只是將一般生活隨處可見的工具當成樂器擊打,更進一步將這些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型態融入在表演裡頭。〈水腳〉這個章節某種程度上致敬了傳統吹打樂合奏特有的競奏形式、肢體編排、陣型變化等元素,在創新的形式中納入傳統的精神。可惜的是,這些暫時轉化為樂器的器物所能創作的聲響和發展的表演畢竟十分有限,即便台上敬業的演奏家們如何在演奏的同時放飛自我、盡情熱舞,樂曲卻難免隨時間的進行而顯露出疲態,難以延續樂曲和表演的熱度。

事實上整齣《寶島辦桌》都給我類似的感受──繁複的演出形式在進入中後段時便逐漸疲勞,反而凸顯出其在文本內涵的匱乏與貧弱。歌仔戲演員之間聲音表現的程度落差和略為粗糙的身段編排,都讓故事的感染力打了不少折扣。即便《寶島辦桌》企圖針對劇中主要角色的情緒與心境多加描寫,卻也多半失之單薄而平面,進而讓全劇最後的情感收束顯得尷尬窘迫而缺乏說服力。可以說,《寶島辦桌》或許成功呈現出台灣辦桌文化的人文景觀,留在觀眾腦海裡的仍然只有空泛的表面意象。

當然,作為一個小品音樂劇場,《寶島辦桌》仍是十分精彩且熱鬧的。近年來主打複合形式的音樂劇場多如過江之鯽,呈現品質卻是良莠不齊。形式繁雜卻忽略平衡、甚至是不同媒材彼此爭奪衝突的跨界製作更是不乏其數。而《寶島辦桌》能從簡單的文化概念出發,在創造形式之外讓作品中的每個元素都能各居其位、各安其所,展現民俗事件自然而然的豐沛熱力,便顯得格外清新和雅致。《寶島辦桌》或許不能說是十全十美的滿漢全席,但確實是一頓值得細細品嘗、實在又溫暖的在地盛宴。

《寶島辦桌》

演出|臺灣國樂團、張孟逸、陳振旺、謝玉如、江亭瑩
時間|2019/09/07 14: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出者擔任的是中性的使者,不帶私意的傳達信息,然而音樂家又如何在其中表現個人特質,讓作品與眾不同,正是宗教音樂最困難之處。
11月
24
2023
筆者在歐洲期間聆聽尼爾森斯現場音樂會的經驗,至今仍然難忘,回憶中,音樂的興奮、緊湊、樂團願意為之百分之兩百的拼命景象,都沒有在這場音樂會中重溫舊夢。
11月
22
2023
奧斯陸愛樂的新任總監芬蘭指揮家克勞斯.麥凱萊,不僅外表俊俏,更以23歲的超低年齡登上音樂總監,就算連遠在台灣都話題十足,本次台北的音樂會,主打指揮拿手的西貝流士曲目,演出兩場都售罄,後續討論的聲量也持續不斷,關注度也極高
11月
08
2023
今年「夠帶種藝術季」邀請夏天參與「Pulima藝術獎表演創作徵件競賽 決賽競演」的多位藝術家演出;在以「辦桌」呈現的活動中,可見七組卡司──暖男樂團、Lihan Umaw游恩恩、Temu Masin徐智文、maya’a taboeh hayawan羅媛、Pacak巴查克、marang aly孫李杰及主持人巧克力(Salizan Binkinuan)
11月
08
2023
看似優柔寡斷的法師害怕紮營時間太晚,想要呼喚後頭的兩人快步前進,但鐘錶師肩負大量精密零件行囊,旅人則意外中了菇毒。
11月
08
2023
從開場儀式就能逐漸感受到這個活動不只是原住民音樂展演,也兼具運動會、深度文化體驗等意義與內涵
10月
31
2023
無怪乎多年來,教科書上對於江文也的介紹,僅能是以一種「台灣之光」的景仰之姿來陳述。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我帶著這樣的疑惑,及想更認識這個知名卻談不上熟悉的江文也的心情,踏進音樂廳。
10月
23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