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辦桌《寶島辦桌》
9月
19
2019
寶島辦桌(攝影師陳宥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384次瀏覽
蔡孟凱(專案評論人)

由臺灣國樂團和張孟逸、陳振旺等歌仔戲演員連袂演出的《寶島辦桌》,今年受美國密西根人文協會(Michigan Taiwanese American Organization)邀請,將於十月初赴美演出,本月(2019年9月)則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舉辦行前公演。

首演於2016年的《寶島辦桌》,最初是以吹打樂組曲的形式呈現,將廚房用具、鍋碗瓢盆轉化為打擊樂器,結合擊樂競奏和簡單的戲劇呈現。後來則加入四位歌仔戲演員,成為約九十分鐘,結合國樂演奏、擊樂劇場、歌仔戲的複合形式的作品。《寶島辦桌》劇情講述聞名鄉里的辦桌達人總舖師,一生籌措上百場筵席,這回輪到自己一手帶大的女兒玉美即將嫁尪,雖然欣喜於有女初長成的喜悅,卻也難以隱忍將與唯一的掌上明珠分離的悲傷。《寶島辦桌》講述的便是總鋪師在悲喜交雜的複雜情緒中,卻又不吝其力的為愛女擺設一道精彩辦桌的熱鬧場面。除了保留原本趣味橫生的吹打樂段落,擴充後的《寶島辦桌》依循傳統辦桌備宴到婚宴的流程,將演出分為十個章節,猶如宴席中象徵十全十美的十道菜色。透過不同演出形式的穿插,展現辦桌文化特有的人情溫度和豐盛喧嚷。

其中〈水腳〉一段展現了吹打樂合奏在此類音樂劇場(Music theater)中的優勢。打擊樂豐富的肢體與穿透力十足的音響,輔以管樂靈巧的音色和高機動性,讓〈水腳〉成為《寶島辦桌》舞台元素最為豐富的一段展演。拖把、菜刀、乃至於各種大小的鍋碗瓢盆都成為打擊樂器,值得一提的是臺灣國樂團的演奏家們並不只是將一般生活隨處可見的工具當成樂器擊打,更進一步將這些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型態融入在表演裡頭。〈水腳〉這個章節某種程度上致敬了傳統吹打樂合奏特有的競奏形式、肢體編排、陣型變化等元素,在創新的形式中納入傳統的精神。可惜的是,這些暫時轉化為樂器的器物所能創作的聲響和發展的表演畢竟十分有限,即便台上敬業的演奏家們如何在演奏的同時放飛自我、盡情熱舞,樂曲卻難免隨時間的進行而顯露出疲態,難以延續樂曲和表演的熱度。

事實上整齣《寶島辦桌》都給我類似的感受──繁複的演出形式在進入中後段時便逐漸疲勞,反而凸顯出其在文本內涵的匱乏與貧弱。歌仔戲演員之間聲音表現的程度落差和略為粗糙的身段編排,都讓故事的感染力打了不少折扣。即便《寶島辦桌》企圖針對劇中主要角色的情緒與心境多加描寫,卻也多半失之單薄而平面,進而讓全劇最後的情感收束顯得尷尬窘迫而缺乏說服力。可以說,《寶島辦桌》或許成功呈現出台灣辦桌文化的人文景觀,留在觀眾腦海裡的仍然只有空泛的表面意象。

當然,作為一個小品音樂劇場,《寶島辦桌》仍是十分精彩且熱鬧的。近年來主打複合形式的音樂劇場多如過江之鯽,呈現品質卻是良莠不齊。形式繁雜卻忽略平衡、甚至是不同媒材彼此爭奪衝突的跨界製作更是不乏其數。而《寶島辦桌》能從簡單的文化概念出發,在創造形式之外讓作品中的每個元素都能各居其位、各安其所,展現民俗事件自然而然的豐沛熱力,便顯得格外清新和雅致。《寶島辦桌》或許不能說是十全十美的滿漢全席,但確實是一頓值得細細品嘗、實在又溫暖的在地盛宴。

《寶島辦桌》

演出|臺灣國樂團、張孟逸、陳振旺、謝玉如、江亭瑩
時間|2019/09/07 14:3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阿雷西的演奏看來始終帶有一種輕鬆感;長號的音域寬廣,但發聲、變化音域時的準確度,有極大的挑戰度,阿雷西看來彷彿毫不費吹灰之力,輕易地就登上了喜馬拉雅山。
7月
30
2025
NSO這次如此完整又精確的音樂呈現,搭配上目前看來是最能掌握音樂廳舞台的歌劇導演和製作團隊,必須說NSO的歌劇音樂會,終於突破了以往因為音樂廳場地受限的魔咒
7月
22
2025
我不會認為,這種混雜不定的演奏(唱)風格是不妥的,因為究其根本,《荷蘭人》自身便是一齣重組秩序、雜異且流動的作品。《荷蘭人》作為華格納邁入成熟期的分水嶺之作,它上承序曲—宣敘—詠嘆調—合唱等分段鮮明的傳統編碼歌劇(number opera),下啟連貫流動的樂劇(Musikdrama)形式,是對於歌劇傳統秩序的鬆動
7月
21
2025
2025《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 為一場融合古典、探戈、爵士、原住民、印度、搖滾、流行多元風格的跨界音樂會,展現打擊樂豐富的表現力及具有包容性與融合性的特質
7月
20
2025
在觀看《寄聲之廟》的體驗裡,聲音和樂曲非客亦非主,而是藝術家理解並重構信仰的意志體現。在這個虛構且高度意象化的民俗現場,觀眾和藝術家彼此共鳴。
7月
03
2025
先以整體而論,獨奏的表現相當優秀,尤其是在抒情樂句的處理上,例如第一樂章第二主題,句尾的大跳八度高音不僅音準扎實且音色清麗,在情緒的收尾上更是有著無窮餘韻
6月
09
2025
故事作為鉤子,鉤出情感的洪流,感官如藤蔓觸碰人的內心活動,眼睛看不見空氣,但依然可以感受到風的流動,耳朵聽不見光,卻可以感知語言的溫度。無垠黑暗之中,無語凝噎,卻已淚千行。
6月
03
2025
蔡雯慧的演唱柔中帶剛、含蓄但堅定,表達出她的人生哲學以及對極圈生活的觀察,溫暖而有穿透力的歌聲搭配李成員的電貝斯伴奏相得益彰。
6月
02
2025
她那綿延溫暖的歌唱線條,串連著既清楚又充滿顏色的咬字。她用心鑽研出的文學底韻和多年嚴以律己所修鍊出的演唱技巧,透過今晚舒曼的音樂詮釋,完美展現。
5月
30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