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摩爾古薪舞集2019年的全新製作《哎~撒撒》以原住民生活中特有的語助詞作為發想,探討生命中平凡又深刻的主題-愛。
編舞家巴魯.瑪迪霖同時也擔任本次服裝、影像及舞台設計,並在演後座談中分享:出現在舞台上的原住民部落中的元素如鐵皮、竹編籃、空酒瓶、植株、舊型電視,甚至是蓋在電視機上的花布,以及掛在牆上的蓑衣等,幾乎都是從編舞家所在的部落直運搬上舞台,呈現出部落真實的樣貌。透過播放長老親自錄製的廣播及部落的新聞影像,引領觀眾情緒,彷彿真的來到了原住民部落,氣氛也因長老的幽默而變得輕鬆,邀請觀眾在演出過程中跟著舞者一起大笑、大哭及歌唱。
編舞者運用先前舞者錄製的四段影片,透過影像與現場舞蹈交替的方式轉換四種不同的情緒段落。影片中酸甜的蘋果、被刀大力剁成塊的生肉、催淚的洋蔥,及最後交疊在一起的大小蘋果,分別代表愛情中的喜、怒、哀、樂四種情緒,每個段落皆有一位舞者豎起雙手食指代表著一對戀人,隨著每段不同的音樂情緒,透過身體質地、動作、及表情的變化,表達出不同愛情階段的狀態。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哀」的段落,影片中舞者一層層剝開洋蔥,流下眼淚卻又淚中帶笑,影片結束後發現舞台上已降下四盞橘色的小光球,高低不一地停留在倒地的四名舞者上方,隨著燈泡一次次的暗亮,舞者在地上轉換著不同姿勢並在燈泡亮起時呈現出靜止的畫面,隨後舞者起舞,四盞燈的微光因著角度將舞者影子放大映在舞台後方的牆上,巨大、模糊的黑影與舞者一同晃動,雜亂又不真實的存在使舞者顯得更加渺小孤單。當情緒堆疊到一定厚度時,一名身穿紅衣的男舞者開始獨自吟唱一首悲戚的歌謠,他的全情投入及滿溢的情感,讓觀眾隨著他悲傷而欲淚,直到現在他充滿真情的歌聲依然縈繞在耳邊揮之不去。
從演出當中可以發現巴魯.瑪迪霖的舞者並不害怕發出聲響,反而被要求依著自身的情緒及習慣發出聲音,在舞台上盡情釋放自己的情緒及精力。他們所追求的並非動作意義上的美,而是由內在情緒自然產生的狀態,舞者們盡情瀟灑自信,此時,觀眾是否覺得好看,彷彿不再是最重要的事,他們專注地將自己內在的情感、情緒狀態及想說的話傳遞給現場的每一個人,顛覆了以往我對於「美」的認知——真實的模樣就是最打動人心的美。這樣的極度真實,不禁讓人產生想上台與舞者們一同釋放、狂歡的念頭。舞者們在舞台上的完全地享受是最令人動容的亮點,也是蒂摩爾古薪舞集獨特的魅力。大量的戲劇互動、舞蹈及影像穿插,使用的法國音樂也與動作間的呼吸完美結合,是一部輕鬆開心、同時又令人深刻的作品。
《哎~撒撒》
演出|蒂摩爾古薪舞集
時間|2019/11/29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