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歷史與個體生命之間《國姓爺之夢》
12月
22
2021
國姓爺之夢(三缺一劇團提供/攝影鄭雅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28次瀏覽

洪伊君(清華大學人類學碩士)


暌違七年後,三缺一劇團推出土地計畫的第二部曲《國姓爺之夢》。不同於首部曲的《蚵仔夜行軍》與《還魂記》,以明確故事反映當代臺灣社會議題,探討鄉土社會應如何在工業化帶來的生態、信仰等衝擊下置身自我、看待生命;這次的《國姓爺之夢》有了更大的企圖,時序上一路從十七世紀荷蘭統治時期,穿越明鄭、日本、國民政府遷台時期,至面對南洋移工與新住民的今日,呈現出臺灣四百年來多族群混雜的基底。現場的五位演員在時代情境的拼接下,靈活轉換角色,交替使用荷蘭語、西拉雅語、閩南語、日語、印尼語、國語等,直至劇末每位演員身上皆已覆疊多位不同族群、語言的角色,最後一場戲,演員們共聚在一張大餐桌旁,彼此談笑風生自然切換不同角色語境,語境的流動如風如浪,一波便是一個輕巧的翻身,在不斷翻躍中呈現這齣戲多元族群記憶並存的核心圖像。最後對觀眾拋出一個訊息:你我身上可能都留著一部分其他族群的血液。

我欣賞三缺一劇團處理臺灣歷史記憶的企圖,這確實是今日臺灣社會在摸索自身主體性時不可忽視的關鍵。這篇評論基於肯定此意圖的立場,並進一步討論,這齣戲以什麼手法處理臺灣歷史記憶,帶來什麼感受,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

面對四百年的巨幅歷史圖像,這齣戲的主要手法可分為二:一是以脫軌者身分窘境呈現時代變遷;二是將不同時代的角色附身於演員身上,以演員能量串接時代。脫軌者如荷蘭撤退仍堅持留臺苦等情人而終致悲劇的瑪麗亞;擁有日本認同並代表日軍至南洋雨林打仗、十餘年後歸臺卻在中華民國認同為主流的社會中格格不入的青年等,他們是時代縫隙的孤魂,理念、夢想與執著不變,然而原有的庇護與依據已瓦解,不復當初。觀眾就在這些變與不變交錯形成的輾痕中,體會到時代之輪的存在。


國姓爺之夢(三缺一劇團提供/攝影鄭雅文)

四百年的時代之輪相當巨大,然而演員以驚人的高能量流暢地推動了。每位演員身上都承載了多個時代的多位角色,由他們回憶、做夢、穿越、跳接,演員個人或集體的能量成為了時代快轉與拼接的動能,在繁複的時代剪接中,過往的角色偶爾短暫再現,致使劇末每一個演員的肉身皆已飽含、共存著紛雜的角色。

若與劇末給觀眾的訊息一起解讀,整齣戲對歷史的處理高度依賴於個體(角色的、演員的)的生命與肉身,將追尋放至個體的身分,而在個體的身分問題上又未拆解語言、體質和文化的層次殊異,導致這齣戲無可避免地走向虛弱無力的結尾,在大量的時代拼接下觀眾只能依靠演員肉身前行,雖有幾段脫軌者處境暗示著時代性,但最終時代有形的載體僅有演員的肉身,勉強附著,但又很容易切換、滑落,就連由人化為英雄、神祇的「國姓爺」也墜回肉身,進入選舉時間而失去其穩固。

整齣戲的立意是處理歷史,然而卻弔詭地帶出一種無歷史感。終場,我因看了一場精采飽滿的表演而滿足,但同時也因找不到自身與這齣戲、個人與集體連結的路徑而感到失落。歷史時間在場上只能肉身化、個體化,變幻無常,破碎而無從依附,如果消解歷史是這齣戲的立意,這齣戲確實給予觀眾這種消極的歷史感,由血液探詢更加深這種歷史僅能以肉身為證的荒誕。

但若是希望為觀眾搭建一座橋樑,連接歷史與現在、集體與個人,這齣戲則需要在肉身以外,尋找作為時代媒介的其他可能,尤其是場上的物質性存在。時代會在某些狀態下具形呈現,得以讓人保留、傳承、延續,由不同時代、族群、文化脈絡的人們疊加、翻轉意義,甚而摧毀,其具體的物質性將是關鍵的時代載體,能夠在與演員的肉身互動之間,開啟更豐富的有形與無形、變與不變的辯證,拓寬觀看歷史的可能性。而今場上有功能性轉變空間組成的木箱與桌子,有時而被賦予生命力的頭顱與花鹿偶,卻缺少在歷史洪流中用來錨定、承載文化多聲的核心之物。

《國姓爺之夢》

演出|三缺一劇團
時間|2021/12/05 14:30
地點|牯嶺街小劇場一樓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國姓爺之夢》也有相似的問題,雖然不過份集體感傷與療癒,但卻依然「政治正確」,揭露歷史,卻失去主體;探尋著失落的記憶,卻少了些歷史眼光——特別是最後一場,四百年來所有角色如同《最後的晚餐》同桌而食、相笑而語,並置也調解了所有的歷史恩怨。(黃馨儀)
12月
15
2021
雖然我認為這齣戲有其成功之處,但或許就像導演自己在臉書上的訪問片段所說,這齣戲的文本是從排練場上長起來的,編劇必須反覆修改劇本以配合演出。因此,⋯⋯當觀眾試圖梳理釐清整齣戲的骨架紋理時,卻發現段落之間的衝突矛盾⋯⋯(吳依屏)
12月
13
2021
《國姓爺之夢》建基在「『假如』這些角色真實存在」的雙重後設手法:讓假的劇場演出,演繹了假的角色生命故事,進而弄巧成真,讓劇場重新回歸其應有的敘事價值⋯⋯民族主義因此不再只是一種意識形態或政治運動,而是一種更複雜深刻的文化現象,或說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丁家偉)
12月
13
2021
以此試想,全程都在旅社內移動的觀眾們,於這次的觀演過程,除了迎來角色扮演和情節推動等部分,如果在表演文本的空間動線、戲劇調度,能有些場面或節奏的設計,或可讓觀眾對於現場的實體環境、視聽氛圍等,獲得更多關注甚且欣賞、凝視、呼吸的時刻
11月
22
2024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