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空白新世力《不萬能的喜劇》
9月
11
2012
不萬能的喜劇(風格涉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802次瀏覽
謝東寧

「實驗」是小劇場的特性,不過現在的小劇場思維都被票房困住,即使是生存問題不得不然,但其結果就是,整體作品風格其實差異不大(就更別提大劇場了),甚至連在最安全的學院裡也不搞實驗,譬如日前北藝大慶祝三十週年推出的大戲,還是停留在用現代主義風格處理的《孫飛虎搶親》,這也顯現出臺灣劇場界觀念的保守與停滯不前。

在這樣的苦悶環境之中,看到台北藝穗節由風格涉演出的《不萬能喜劇》,一群北藝大年輕學生毫無顧忌,瘋狂地將「劇場」徹底拆解、玩弄,讓觀眾看到劇場演出的碎裂縫隙中,不斷冒出的各種可能性,實在是大快人心,一時彷彿以為自己是待在歐洲實驗劇場看戲。回頭想想世界劇場潮流都已經將千迴百轉,好不容易才見到,這個由編導李銘宸帶領的集體創作團隊,能躍過台灣那一大段,從九零年代小劇場運動空白至今的劇場實驗,直接連結歐陸劇場思潮等級的作品,實在要為臺灣的劇場界,能出現這樣難得的年輕編導而驚奇、而欣喜。

觀眾進場時,十餘位演員已經在水源劇場的空舞台上,喧嘩地玩著各自的遊戲,演出首先就將現實生活與劇場的界線去除,並且這也正是導演的提問,到底劇場中的世界會比現實世界萬能嗎?於是這群演員們,不斷在舞台上演出與製造演出,過程也不斷暴露在觀眾面前,劇場裡裡外外都是演出舞台,甚至將工作人員和舞台監督也放在台上,並大玩整個劇場布幕燈桿設備座椅…。

如此演出和現實的刻意模糊,也出現在一個接一個,沒有邏輯性串連的各個片段,舞台上方的投影幕雖然不時打出字詞,可是卻不一定跟舞台上發生的事有關連,舞台上的故事,突然開始、任意結束,但可以自由聯想。而大量肢體的運用,也可以看成是某種「舞蹈劇場」,演出談論的內容更是從流行綜藝、新聞時事到個人生活意見,支離破碎無所不包。而這種集散亂、拼貼、斷裂、顛覆、後設、無俚頭…等等暢快恣意的風格練習,在導演看似漫不經心的大膽調度之下,神奇地讓「劇場性」本身來展現劇場,讓劇場穿越所有教科書,回到生活本身。

但是,一群即將畢業的戲劇系學生,一個關心劇場與社會,並對於劇場型式掌握力算成熟的年輕導演,發展出來的熱鬧演出,卻少了一個更核心的問題,那就是創作者(集體)的態度在哪裡?在經過近兩個小時層層的拆解、嘲笑、諷刺、玩弄與自省,劇場型式風格的演練之餘,導演真正想提出的意見又是什麼?

編導的聰慧讓他輕易逃過這道難題,觀眾非常滿足其不按牌理出牌的劇場招式與娛樂效果,並且以為大量跟流行文化、社會議題連結之後,生活中的不萬能就有了出口。但是不妨將眼光放遠,參考如美國烏斯特劇團Wooster Group,因為目標明確的態度與意見,而產生的作品力量,這才是一個成熟藝術家該追尋的目標。

《不萬能的喜劇》

演出|風格涉
時間|2012/09/08 19:30
地點|台北市水源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
因此,在劇場中,我們安靜聆聽專注凝視,為了不遺忘,悲劇結束之後,離開劇場,我們則必須開始想像一個不同的未來,一個不再以自我為中心、不再以進步為唯一的價值選擇,一個能夠真正落實社會正義與人性尊嚴的未來。
11月
04
2024
從本質上獨腳戲是觀看表演者的發揮,但是在這齣小劇場的實驗劇中,或許應該思索想帶給觀眾的感官經驗為何。戲劇中有諸多詩意、肢體、意象的展演,表演者也努力地帶給了觀眾這些體驗,但仍舊對整體有不明所以的感覺。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