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裹覆了他與他《兩男關係》
4月
24
2012
兩男關係(驫舞劇場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49次瀏覽
陳品秀

驫舞劇場的藝術總監陳武康和團長蘇威嘉,一個粗獷一個胖,台灣這對標榜共同創作、臭味相投的難兄難弟,這次落到了香港編導林奕華的手上。在《兩男關係》之古典與極簡裡,林奕華運用大量的語言,以「娘兒們」的心理諮商式手法,一如莫札特的小星星變奏曲,反覆演繹這對相識超過十五年的朋友和舞蹈工作的夥伴關係,真假虛實地道出男人跳舞的矛盾與反差。

雖然《兩男關係》主打武康、威嘉,但林奕華並不打算向觀眾介紹武康、威嘉是誰,而是要觀眾看到「任何兩個人的關係」。從一開始,林奕華就刻意為這個作品建立虛構的定位:

威嘉穿著西裝,在左半舞台揮著球拍,假裝在打羽毛球,但沒有球、也沒有對手。武康,一如歐洲文青,在鋼琴旁朗讀。這兩個人就算自己的婚禮也不會要穿那麼隆重的灰亮西裝吧?披髮蓄鬚、山賊兒子般的武康,還居然字正腔圓地唸著《對照集》?!

台上這兩個人是叫武康和威嘉沒錯。但自稱威嘉的人有時其實是武康;有些威嘉說出來的話,可能其實是武康的感受。威嘉指著反穿西裝的武康、對著觀眾說道:「這是威嘉」。漸漸的,隨著語言脫離表象,進入內心情感的描述,就算是熟知這哥兒倆的觀眾,也慢慢分不清楚講的那些話,到底是指誰。

雖然整整一個小時反反覆覆就講了一件事:這兩人平日怎麼相處、對對方的感受如何。但語言誠實反應了這兩個經歷單純的生命體,文本的結構也在《兩男關係》成功扮演「皮囊」的功能,缺了它,這個作品的舞蹈血肉很可能會四散,落入抽象、空泛,無法跟觀眾溝通。

武康和威嘉跳起舞來,都不那麼在乎精準,但快意揮灑,卻像速寫的炭筆素描一樣寫意流暢。武康粗中帶細、威嘉音樂性十足,許多語言無法、說不清楚關係轉變和流動,都在舞蹈裡「說」了出來。比方當威嘉撐抱起武康,彼此重量的給予和交換,象徵了兩人心靈的依存關係如何轉換。

整個作品誠意十足,給人清新的感受。在《兩男關係》裡,舞蹈是情感的血肉,需要語言的文本結構皮囊落實為人形。而音樂,則是能滲透兩人關係的靈魂。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擔任音樂創作與演奏的李世揚。他以多變的曲風因應《兩男關係》,有時有爵士的調皮、有時有新世紀的清新,拆了琴蓋彈起「裝置鋼琴」,有時溫柔有時暴烈。李世揚的音樂,善解人意地為舞者提供動能。像個說書人,成功掌握了整個作品的氛圍。有如此的音樂相伴,相信舞者們都會覺得,跳舞是件很幸福的事。

《兩男關係》

演出|驫舞劇場
時間|2012/04/20 19:30
地點|台北國家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
對於三個迥異的死亡,武康選擇一視同仁,不被政治符碼所束縛,盡力關照每一個逝去的生命與其相會的當下,揣度他者曾經擁有的感受。不管可見與不可見,不管多麼無奈,生與死跨越重重的邊界。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