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劇場的文化轉譯與語言翻譯《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與《新社員》
12月
25
2014
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許斌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57次瀏覽

白斐嵐(專案評論人)


《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

演出|河左岸劇團

時間|2014/11/27 19:30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新社員》


演出|再拒劇團

時間|2014/11/28 19:30

地點|水源劇場


記得多年前台南人劇團 【西方經典台語翻譯】改編契訶夫《海鷗》一劇演出時,曾聽導演呂柏伸提到劇名「海鷗」讓他們多頭痛,原來台語的「海鷗(海雞母)」兩字並不常見(也在這時候才想到,台灣好像真的不常看見海鷗)。結果,劇組解決之道是以日文「Kamome」取代台語,倒也符合了台南人劇團《海鷗》版本的日治時期台灣背景。面對劇場人這麼熟悉的經典作品,熟悉到我們甚至根本沒發現故事「主角」竟是這塊土地如此陌生的物種。但儘管如此,我們卻也未曾把海鷗當作什麼外來種,就算用台語說不出口,日本歌曲〈Kamome〉不少人倒是朗朗上口。透過語言,竟也能翻轉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熟悉或陌生。這段關於台灣、日本、俄國莫名其妙的小故事,竟又在我同個周末連看了河左岸《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與再拒劇團《新社員》後浮上心頭,成為這篇文章的引言開頭。

成立三十年的河左岸劇團,以十一年前首演的《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復刻板作為里程碑紀念。劇中由《櫻桃園》麗烏波夫經典台詞「我要在這裡再多坐一分鐘,我以前似乎從未好好看過這房子的牆壁和天花板像什麼樣子⋯」作為開頭,更貫串全劇或期盼、或失落等諸多重要時刻。契訶夫筆下人物與場景紛紛重現,直線敘事與明確時空指涉被拆解,融為夢境中擁有不同性格、卻承載著相同靈魂的軀體,就像舞台深處的剪影、或牆壁上的倒影般迷離。但最令人感到疏離的,恐怕還是劇中所使用的語言文字,以及其所意圖營造的舞台時空。動輒五字以上的俄文人名(更別提此劇集結了契訶夫各作品的重要角色,出場人物竟有十多位),以及文謅謅又饒口的台詞,屢見演員試圖運用寫實、誇張、戲謔、甚至是與觀眾直接對話等方式處理,卻只是一再強化了文字本身與當下情景的距離。

但要說這樣的語言與現實脫節,卻又不盡如此。雖然聽來生硬繞口,卻讓人聯想到了劇場改編西方劇本時常見的「翻譯腔」。雖然常聽見這詞被拿來形容某種語言風格,卻少有人曾明確點出「翻譯腔」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腔。也許正因為台灣文化/文學發展的斷裂,從台語演繹中國作品、日治時期引進的日本與(透過日文接觸的)西方思想、國民政府時期的漢文化正統、到文藝青年橫向轉譯的西方作品,「翻譯」成了一種日常。在翻譯過程中,有許多時候,這些作品像是被連根拔起一樣,移植到另一片土地上:不斷切換的語言主體,處理著不斷切換的外來語,還沒時間長出自己的風格樣貌,只能生硬地迎合著對方的語法,久而久之竟也自成一格,不存在於日常生活的口語情境,只存在於「此端與彼端」的翻譯過渡中,成為我們聽來陌生、卻讀來熟悉的「翻譯腔」。從文字回到劇中,也許黎煥雄想要捕捉的(無論是首演版或復刻版),也正是這些角色自外於特定時空的獨特靈魂處境,介於此端(當下台灣)與彼端(歐俄契訶夫)之間的過渡狀態。

若說復刻版《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是一種對於過去時代(無論是小劇場、文藝青年、還是翻譯文學)的緬懷,呈現了專屬某個時代某種文類的特定記憶,那麼同樣處理了特定文化的再拒劇團《新社員》,則展現了另一種小群文化(次文化)與主流文化間翻譯再翻譯的企圖。在這裡,以「次文化」定義劇中動漫、cosplay、BL純愛、腐女情懷、日本高校等主題應是毫無爭議,但所謂的「主流文化」是什麼倒是耐人尋味了。主流所意指的,究竟是在台灣一點也不主流的劇場主流、或是台灣很容易吸收到主流觀眾的搖滾音樂劇形式,似乎都有著相當大的詮釋可能性。

不管怎麼說,從來自四面八方的觀眾迴響看來,對於不熟悉動漫文化的觀眾來說,《新社員》絲毫沒有「因為你不懂所以你看不懂」的孤立感;對於迷妹迷弟來說,似乎也成功免去了「為了討好大眾而消費次文化的」常見責難。在劇中,除去一些不影響劇情理解的「專有名詞」,倒是很快就讓人回到了熟悉的「七年級生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的高中生活」(但與創作團隊身處同一世代的我,也無法斷言對於前後世代而言,是否也能如此自在地緬懷青春)。於是《新社員》以劇場作為兩種文化的翻譯橋樑,成功找到了次文化與大眾文化、或說「二次元與三次元」的共同語言,以此為基底,支撐門檻更高的「專業術語」,再加上成熟的編劇結構,再次讓劇場成了文化交融的空間。

有趣的是,儘管作品跨越十多年,但無論在《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或《新社員》,「外來文化」始終是不容忽視的創作主題。也許正因為台灣獨特的殖民史背景,這麼多外來勢力來來去去,還來不及完整吸收一套思想,又換了一個文化體系。台灣在自我被壓抑隱身的歷史政治氛圍中,只能貪婪地吸收別人的東西成為自己的文化,無根的橫向移植也好,片面的斷章取義也罷,讓創作者就像是個翻譯一樣,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觸、解讀、詮釋、重現,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文化轉譯中找自己,斟酌著是要口語一點、道地一點、現代一點,還是詩意一點、復古一點、超現實一點。這些來自境外的文化被引用擷取,翻譯後的語言終究成了母語。

當然,要拿兩個作品窺探這麼大的議題,自不具有多少代表性,畢竟創作本來就是自由的,也沒辦法用一套定義來框住台灣劇場的多元樣貌。只是,看到這兩齣在台灣劇場始終勝任不同里程碑的作品,不約而同地碰觸了外來文化(俄、日)、小眾文化(文藝青年、腐女BL),也許也證明了不斷地轉譯、翻譯,正是一種台灣劇場文化。正如契訶夫的海鷗、或是日本漫畫的高校純愛,明明不存在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竟也成為某種真實無比的共同記憶。從河左岸的十年復刻,到再拒的搖滾音樂劇新嘗試,更讓我們看見新世代創作者不只跨越了地理疆界,甚至在劇場中為大眾主流與小眾次文化創造彼此之間的共同語言──這也許也是另一種「翻譯」心態的演化吧!


《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
對此,若是回歸本次演出的跨團製作計畫的起點之一,確實達到了節目單上所說的「展現臺灣皮影戲魅力」。因為,除了現代劇場的場面調度、意象經營、表演建構,我們也能在作品中看見了「序場」的傳統皮影戲熱鬧開場,也有融入敘事文本角色關係演變的新編皮影戲,兼顧了傳統與創新的美感意趣。
4月
02
2024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