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劇場的文化轉譯與語言翻譯《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與《新社員》
12月
25
2014
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許斌 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96次瀏覽

白斐嵐(專案評論人)


《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

演出|河左岸劇團

時間|2014/11/27 19:30

地點|華山1914文創園區


《新社員》


演出|再拒劇團

時間|2014/11/28 19:30

地點|水源劇場


記得多年前台南人劇團 【西方經典台語翻譯】改編契訶夫《海鷗》一劇演出時,曾聽導演呂柏伸提到劇名「海鷗」讓他們多頭痛,原來台語的「海鷗(海雞母)」兩字並不常見(也在這時候才想到,台灣好像真的不常看見海鷗)。結果,劇組解決之道是以日文「Kamome」取代台語,倒也符合了台南人劇團《海鷗》版本的日治時期台灣背景。面對劇場人這麼熟悉的經典作品,熟悉到我們甚至根本沒發現故事「主角」竟是這塊土地如此陌生的物種。但儘管如此,我們卻也未曾把海鷗當作什麼外來種,就算用台語說不出口,日本歌曲〈Kamome〉不少人倒是朗朗上口。透過語言,竟也能翻轉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熟悉或陌生。這段關於台灣、日本、俄國莫名其妙的小故事,竟又在我同個周末連看了河左岸《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與再拒劇團《新社員》後浮上心頭,成為這篇文章的引言開頭。

成立三十年的河左岸劇團,以十一年前首演的《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復刻板作為里程碑紀念。劇中由《櫻桃園》麗烏波夫經典台詞「我要在這裡再多坐一分鐘,我以前似乎從未好好看過這房子的牆壁和天花板像什麼樣子⋯」作為開頭,更貫串全劇或期盼、或失落等諸多重要時刻。契訶夫筆下人物與場景紛紛重現,直線敘事與明確時空指涉被拆解,融為夢境中擁有不同性格、卻承載著相同靈魂的軀體,就像舞台深處的剪影、或牆壁上的倒影般迷離。但最令人感到疏離的,恐怕還是劇中所使用的語言文字,以及其所意圖營造的舞台時空。動輒五字以上的俄文人名(更別提此劇集結了契訶夫各作品的重要角色,出場人物竟有十多位),以及文謅謅又饒口的台詞,屢見演員試圖運用寫實、誇張、戲謔、甚至是與觀眾直接對話等方式處理,卻只是一再強化了文字本身與當下情景的距離。

但要說這樣的語言與現實脫節,卻又不盡如此。雖然聽來生硬繞口,卻讓人聯想到了劇場改編西方劇本時常見的「翻譯腔」。雖然常聽見這詞被拿來形容某種語言風格,卻少有人曾明確點出「翻譯腔」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腔。也許正因為台灣文化/文學發展的斷裂,從台語演繹中國作品、日治時期引進的日本與(透過日文接觸的)西方思想、國民政府時期的漢文化正統、到文藝青年橫向轉譯的西方作品,「翻譯」成了一種日常。在翻譯過程中,有許多時候,這些作品像是被連根拔起一樣,移植到另一片土地上:不斷切換的語言主體,處理著不斷切換的外來語,還沒時間長出自己的風格樣貌,只能生硬地迎合著對方的語法,久而久之竟也自成一格,不存在於日常生活的口語情境,只存在於「此端與彼端」的翻譯過渡中,成為我們聽來陌生、卻讀來熟悉的「翻譯腔」。從文字回到劇中,也許黎煥雄想要捕捉的(無論是首演版或復刻版),也正是這些角色自外於特定時空的獨特靈魂處境,介於此端(當下台灣)與彼端(歐俄契訶夫)之間的過渡狀態。

若說復刻版《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是一種對於過去時代(無論是小劇場、文藝青年、還是翻譯文學)的緬懷,呈現了專屬某個時代某種文類的特定記憶,那麼同樣處理了特定文化的再拒劇團《新社員》,則展現了另一種小群文化(次文化)與主流文化間翻譯再翻譯的企圖。在這裡,以「次文化」定義劇中動漫、cosplay、BL純愛、腐女情懷、日本高校等主題應是毫無爭議,但所謂的「主流文化」是什麼倒是耐人尋味了。主流所意指的,究竟是在台灣一點也不主流的劇場主流、或是台灣很容易吸收到主流觀眾的搖滾音樂劇形式,似乎都有著相當大的詮釋可能性。

不管怎麼說,從來自四面八方的觀眾迴響看來,對於不熟悉動漫文化的觀眾來說,《新社員》絲毫沒有「因為你不懂所以你看不懂」的孤立感;對於迷妹迷弟來說,似乎也成功免去了「為了討好大眾而消費次文化的」常見責難。在劇中,除去一些不影響劇情理解的「專有名詞」,倒是很快就讓人回到了熟悉的「七年級生深受日本文化影響的高中生活」(但與創作團隊身處同一世代的我,也無法斷言對於前後世代而言,是否也能如此自在地緬懷青春)。於是《新社員》以劇場作為兩種文化的翻譯橋樑,成功找到了次文化與大眾文化、或說「二次元與三次元」的共同語言,以此為基底,支撐門檻更高的「專業術語」,再加上成熟的編劇結構,再次讓劇場成了文化交融的空間。

有趣的是,儘管作品跨越十多年,但無論在《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或《新社員》,「外來文化」始終是不容忽視的創作主題。也許正因為台灣獨特的殖民史背景,這麼多外來勢力來來去去,還來不及完整吸收一套思想,又換了一個文化體系。台灣在自我被壓抑隱身的歷史政治氛圍中,只能貪婪地吸收別人的東西成為自己的文化,無根的橫向移植也好,片面的斷章取義也罷,讓創作者就像是個翻譯一樣,用自己的方式去接觸、解讀、詮釋、重現,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文化轉譯中找自己,斟酌著是要口語一點、道地一點、現代一點,還是詩意一點、復古一點、超現實一點。這些來自境外的文化被引用擷取,翻譯後的語言終究成了母語。

當然,要拿兩個作品窺探這麼大的議題,自不具有多少代表性,畢竟創作本來就是自由的,也沒辦法用一套定義來框住台灣劇場的多元樣貌。只是,看到這兩齣在台灣劇場始終勝任不同里程碑的作品,不約而同地碰觸了外來文化(俄、日)、小眾文化(文藝青年、腐女BL),也許也證明了不斷地轉譯、翻譯,正是一種台灣劇場文化。正如契訶夫的海鷗、或是日本漫畫的高校純愛,明明不存在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竟也成為某種真實無比的共同記憶。從河左岸的十年復刻,到再拒的搖滾音樂劇新嘗試,更讓我們看見新世代創作者不只跨越了地理疆界,甚至在劇場中為大眾主流與小眾次文化創造彼此之間的共同語言──這也許也是另一種「翻譯」心態的演化吧!


《彎曲海岸長著一棵綠橡樹…(河左岸的契訶夫)》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我認為《老派日常》說的是「我」與「我們」的「日常」故事,漫遊、聆聽過程中,店主、城市行走的路人、其他觀眾等都是劇場的「敘事者」,在這種極為普通的新舊交疊的日常裡,以城市的枝微末節作為象徵,得以體會、再現人與地方的溫度情感。
12月
19
2024
此刻回想《青春》,整體抒情風格的表現突出,舞台景觀與調度流暢鮮活,可列為個人近年觀演經驗中存在感相當強烈的小劇場作品;至於「青春是什麼」,或可視其以萬花筒的繽紛剪影回應此自設命題,可惜文本內容涉及時代記憶幅員與政經變遷廣泛,整體脈絡編織手法略顯隱晦、模糊
12月
18
2024
乍看之下,舞台上徒留物件,其他劇場元素,如演員、對白與調度,全部退位,彷彿是劇場中的美學實驗,實際上是向劇場外的世界隱喻了一場由下而上的革命預演。
12月
16
2024
水的流動、直擊心靈的片段式演出,從疾病、死亡、衰老,親情陪伴的痛苦到釋然,當觀眾能夠真的走上台去感受不同位置的角色,或許才能真正跳脫自己墨守成規的觀點,在即興創作與互動體驗中感受到生命的衝擊與真實
12月
12
2024
無論是《他和她的秘密》的論壇劇場(Forum Theatre),還是《錯・季》與青少年共同參與的集體創作,皆致力於構築感性共享與對話的場域。透過戲劇過程的推進,創造出新的感知方式,促使參與者對現實困頓進行超越與重新想像。
12月
12
2024
針對作品的意義來討論,本劇唯一的主題即是劇名,略顯單薄;縱然譯導楊世彭認為除了「真相」,還更深層討論了「謊言」的意義【1】;然則,也僅是一體兩面的層次。
12月
10
2024
從前作到此作,都讓人感到作品內裡含有一股很深的屈辱感,源自非常厚重、塵積的離散與剝奪,譬如當看到阿梅和Briggs在仿新村屋構的舞台上性交時,那是我們都有感的,殖民的傷痛。為什麼那麼痛的話要由女性來說?
12月
09
2024
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看清與推進思考,本劇所嘗試對話的當代難題:究竟什麼樣的「人」、「者」或者「眾」,才能夠在這個時代有效地統一起「沒有歷史」的主體形象,使之成為有效地置入歷史,乃至介入歷史的主角?
12月
09
2024
對導演來說,歷史事件的晦澀之處不只出自文化或歷史上的距離,更在於缺乏言論自由的討論正當性脈絡,就像大多數人明明知道這樣是有問題的,卻因為服膺於現實而陷入「雙重思想」(doublethink),導演也面臨了該不該解構議題的困境。
12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