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欄目
長度
專題

《百年追求》在高流與文化總會的的協力下光彩上演,除了紀念文協,更有流行音樂登堂入室的隱喻。此大雅之堂,知識、音樂與遺產的殿堂,從此有臺灣流行音樂的聲響。正因意義深刻,演出企劃任重道遠⋯⋯(林真宇)
11月
01
2021
近年來,歌手巴奈.庫穗(Panai Kusui)的名字常和抗議《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排除私有地而夜宿凱道有關。⋯⋯在十多分鐘的〈看著辦〉一曲,詩性、直白的歌詞坦露平凡的心願時,也不經意拉近了與聽者的距離,也使歌者因對抗國家機器而常嶄露之較為強硬的形象有機會展現了另外面貌⋯⋯(施靜沂)
5月
10
2021
此場演出雖無發表新歌,從節目內容仍可見歌者以歌聲緬懷阿嬤、描摹清明時節遊子歸鄉與親友小酌、慎終追遠的路徑;及透過幾首歌中火車、流浪、電話線、回家等鮮明且相關聯的意象,思索時間與距離,連結前日發生的太魯閣號重大事故,回應東部人長年「北漂」工作與舟車勞頓的心事。(施靜沂)
4月
23
2021
近年來,在台東的都蘭、都歷部落,常有與地方創生結合的大型音樂活動,箇中內涵,總不忘連結文化傳承、守護與創意發想,並試圖趨向與土地、海洋、文化共生的永續之道。⋯⋯不諳排灣族語的人們是否易於跨越語言藩籬,對歌者與樂團的表達心領神會?(施靜沂)
3月
08
2021
東海岸宜灣部落的阿美族音樂學人Lifok黃貴潮,生前因雙腳不便,不像其他族人、獵人一樣經常走山入海,而是將畢生心力投注音樂製作與研究;或因時代、個人際遇等種種因素,他的旋律與心境和當今的原住民流行音樂有所不同,而他的影響力在東海岸至今仍無遠弗屆,化為許多音樂人及樂舞作品的底蘊。(施靜沂)
7月
28
2020
曾獲第三十四屆政大金旋獎創作大賞以及KKBOX未來風雲之星獎的王品裙,未如當屆亦在創作組獲獎的鄭興旋即展開音樂之路,而以低調潛伏的姿態醞釀、累積作品,在兩年後即將發行單曲前夕的現今,才展開專場巡迴。(劉悉達)
1月
13
2020
憑藉家家的歌唱天賦,應有能力成為獨當一面的天后級歌手,但這需要前端製作的努力與野心;選擇不斷翻唱經典歌曲,亦在限縮家家自身的發揮空間。一位成功的歌手需要更多耳熟能詳並只屬於自己的歌曲。(劉悉達)
11月
04
2019
文學作品的改編與重製,向來是影視及劇場的難題,西遊被改編的次數太過頻繁,更是難中之難,如何在文本的舊脈絡裡翻出新意,或賦予時代意義,或闡發創作動機,這九九八十一難不斷考驗後面的來者,而來者卻又總是具備無可限量的勇氣。(林恕全)
9月
16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