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上述多重條件再加上情節、氣氛刺激導向的精神細微變化,最後造就觀眾飄移、離地的身體。相異於戲院的「遠」和沉浸式演出的「近」,《感傷之旅》生產出具個體差異的、第三種持續變化中的液態距離感。(劉沁)
12月
02
2019
966
為何要跨界?為何要引進多媒體?為何要用新的形式實驗?是為了讓多元迸發出更多可能嗎?會不會反而顯得侷促、貧乏?「為什麼」之後在思考「如何做」,更是傳統劇場在思考過去、現在與未來不得不迴避的問題。(程皖瑄)
4月
08
2019
1682
樹科大的《洛基恐怖秀》,大致融合了幾個經典版本的表演模式,整個演出的最大亮點在於「音樂」而非「戲劇」,力求以豐富的歌舞表現營造出high的氣氛。除了安插了「自己人」坐在搖滾區與台上演員互動,亦有販賣派對歡樂包,內藏各類互動道具與「反應指示單」。(劉悉達)
3月
25
2019
1568
《馬密》以愛滋創傷為起點,以個人記憶折射歷史敘事,從「我」到「我們」之間試圖拉出一個想像共同體的政治命運寓言。然而其質疑真實建構的美學本質,必然讓這樣的共同體療癒目的枉然。(許仁豪)
3月
06
2019
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