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道德枷鎖的烏托邦《地球自衛隊》
5月
09
2018
地球自衛隊(楊景翔演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43次瀏覽

地點:  高雄駁二正港小劇場

文 于念平(文字工作者)

2017高雄春天藝術節的節目《前進吧!方舟》呈現了劇場少見的科幻主題,以承載人類存亡的「第四十七號方舟」為背景,探討末日之後的世界,方舟上僅存的人類與賽伯格開啟了「何而為人」的討論。今年編劇林孟寰(大資)與導演陳仕瑛再次合作,推出方舟前傳《地球自衛隊》,將背景帶回末日之前的地球,由人類生命工程師阿凱在地球上的最後生活來解答方舟系列所帶出的種種問題。

雖說角色與劇情有些許連貫,但要當成獨立的作品看待也別有趣味。還在地球上生活的阿凱是一位當紅的遊戲設計師,由於當時人類的工作都已經被效率更高、失誤率低的AI機器人取代,不再需要工作、沒有努力的目標,大部份人類選擇靠打遊戲度過空虛的生活,而阿凱還發明了「晶片糖」,一種吃下後使得使用者在遊戲中的觀感更擬真的糖果,於是遊戲世界幾乎變成人們的真實世界了。

晶片糖的發明似乎拯救了人類空虛的心靈,但卻造成一種快速致命、使人逐漸無法控制身心的疾病 SDCT。本劇的主人翁小希、阿凱的妹妹罹患了這種罕見疾病,在人生中的最後六個月,她決定放棄打game的人生,到真實世界以自己的力量對世界有所貢獻,但人類在這樣的真實世界中是一種瑕疵品。無處可去的她被哥哥招募到其公司「地球自衛隊」,雖然工作內容也是打game,但至少她現在是與一群夥伴一起努力執行目標。同時她也在遊戲中面對與哥哥愛恨糾結的關係。

小希與其他地球自衛隊的夥伴—兩位AI機器人叡叡與克勞德和小希的高中學長阿湯—的工作內容十分簡單,就是每天努力在地球自衛隊這款遊戲中破關,遊戲規則也十分沒挑戰性,在人類人口快速增長下,地球環境不堪負荷,要在遊戲中勝出,就是要想出最有效率的方法讓人類人口減少。這樣看似沒有挑戰性遊戲其實大有陰謀,原來這個遊戲是阿凱為妹妹設計的,而阿凱口中所謂「治癒」SDCT的方式其實是說服小希放棄肉身的存在,意識永遠儲存進遊戲中。另一個可怕事實是,地球自衛隊的真面目是一個殺人機器,玩家在其中殺死的人類都已真正死亡。

身為一切的始作俑者,阿凱看似很邪惡,但劇本與導演上能夠看見對這角色的細緻處理。與那種沒來由很邪惡的大反派相比,最可怕的反派其實是抱持一個堅定理念而不計後果行事的「獨裁慈善家」。復仇者聯盟三中一彈指殺死宇宙半數人口的薩諾斯【1】是這樣的角色,阿凱也具備這樣的特質。對他來說人類只需意識的存在就可以很快樂,於是在遊戲中死去的人並不真的死去,當他們的意識被儲存進遊戲中,就只是以另一種方式活著,而地球也會因為人類的消失得以回復自然。

當故事繼續進行下去,我們對阿凱和他與其他角色的關係有了更多的瞭解。在遊戲中出現的阿凱總是穿著俐落的西裝,舉止大方就像個風靡全球的大企業CEO,是小希口中眾人的偶像。但遊戲之外的阿凱連與身邊的人都無法自在交流,缺乏與人溝通、進入世界的能力,他戴著厚重的眼鏡,雙手總是抱在胸前像是隨時準備好對抗什麼外來的攻擊。

阿凱向小希自白在年輕時就與親姊姊亂倫生下了小希,但小希的母親生下她後卻因晶片糖中毒而成為SDCT的第一位感染者。阿凱向小希說:「我們只是想要愛而已。」為了完成姊姊拯救地球的夢想,阿凱不惜發明「地球自衛隊」消滅人類肉身,因為肉身即是他在世界上最大的阻礙。阿凱與姊姊如果不行任何作為只是互相懷抱情感,則頂多面對倫理的壓力而不用面對世界對「亂倫」的審判。但在世界生活的人類需要一個身體,身體也界定了我們的身份,從感覺、行動到在世人面前呈現的模樣。沒有身體就無法表達或相愛,但在道德法規下受審的也是身體所行的行為。於是阿凱找到了一個解決辦法:以晶片糖留下擁有身體的感官感覺,將人類知覺與情感方式複製進遊戲中,卻不用負行為責任,因為在遊戲中一切感覺如此真實,卻也是假的。

沒有了真實的肉身好像就沒有道德枷鎖了,在地球無法相愛的叡叡和克勞德也在死亡後的遊戲世界裡快樂相愛。但在這樣的烏托邦裡有其危險性,阿凱獨裁地加諸世人身上的價值即是:失去身體、獲得意識的永生。意識中的身體畢竟不是身體。阿凱的解決辦法有一個漏洞,他認為知覺與情感只需在意識的層面發生,一旦生活在地球的經驗被以資訊的方式保存,他就可以無限複製人類像是如常活著的錯覺。

但知覺、情感與認識不是單向地從意識投射出去,在我們與世界中的物體、其他人的移動之中,一種知覺在「我們之間」產生。於是在時空中的不斷移動使得我們不斷擁有新的知覺,我們與世界、與背景、與另一個物體或個體一同改變,而雖然在遊戲裡儲存的經驗值可以複製類似的知覺過程,但被儲存在遊戲裡的人類將不再是地球上生活的那一群人類了,因為我們知覺的方式已經徹底被改變。於是《前進吧!方舟》所提出的問題「何而為人」有了答案,即「我們即是我們知覺的方式」。

如果是你,你會希望在看得見的末日倒數中以人類的肉身繼續活在地球上,還是死亡並在遊戲中以全新的知覺方式存在並還地球一個明亮的未來?這次的演出讓觀眾投票決定人類的命運。透過選擇、透過複雜情結和劇中所丟出的諸多「假問題」,這齣戲似乎更是期待觀眾在喜劇感的末日科幻故事中思考自己存在的樣貌。

註釋

1、 在復仇者聯盟三(The Avengers: Infinity War)中,薩諾斯(Thanos)為了解決世界上人口過多、資源短缺的爭奪下所產生的戰爭與貧窮,決定以暴力獲得宇宙中六顆無限寶石,並利用寶石的力量殺死宇宙半數人口,他的最高理念即是生存的「平衡」狀態。任何價值放在平衡面前都失去了重量。

《地球自衛隊》

演出|楊景翔演劇團
時間|2018/04/27 19:30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當演員脫下戲服、換回日常裝扮,並逐一說出自己在生活上、對社會上選擇結果的擔心時,反而讓方舟真正的降落。我覺得,不該說是他們的真誠打動了人,而是相對於設定文本與角色,在戲劇完結之後,伴著背景傳來著“Why Nobody Flights",才真實看到了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的掙扎、努力、困境與溫暖。(黃馨儀)
7月
05
2019
《地球自衛隊》雖沒有具體答案,卻使虛擬世界成為重新確認人類本體意義的場域。劇中角色縱然承受一定的現實苦痛,但是包括對人類殺戮在內的反倫理行為,一切是在虛擬、安全的環境中發生。(王威智)
5月
07
2018
金枝演社的兩部新作品,只看劇名或許會覺得有些莫名,但作為中生代創作系列的第二部,兩齣戲劇的風格迥異,卻都以動物為核心帶出生而為人的孤寂與無奈,藉由動物為象徵各自點出了時代下人性的問題。
11月
20
2024
《安蒂岡妮在亞馬遜》向觀眾提出質疑:當威權抹殺自由、集體壓抑個人、文明掠奪自然,身處其中的我們將何去何從?為此,導演意圖打破性別與身份的限制,當演員跨越角色身份,當「安蒂岡妮們」不再侷限於特定性別與種族,眾人皆是反抗暴力的化身。
11月
20
2024
當我說《巷子裡的尊王》的正式演出,是一個進化版的讀劇演出時,我要強調的是導演、演員、和設計者如何善用有限的資源,以簡樸手法發揮文本的敘事能量,在劇場中創造出既有親密關聯,又能容許個人沈澱的情感空間,更有可以再三咀嚼的餘韻,是令人愉悅的閱讀/聆聽/觀看經驗。
11月
14
2024
在我看來,並不是省卻改編與重塑情節的便宜之道,相反地,為鄉土劇語言嘗試接近了「新文本」的敘述方式,讓過去一直以來總是平易近人、所謂「泥土味」親和力的鄉土語言,有了另一種意象豐饒的前衛美學風格。
11月
08
2024
由莊雄偉與林正宗導演、鄭媛容與郭家瑋編劇的《鬼地方》,採取策略十分明確,選擇捨棄具體角色與故事,直接拆卸自書中、未做更動的文字(但大幅翻譯為台語)提煉出「風聲」的意象;或以古典音樂術語來說,成為整齣戲的「主導動機」(leitmotif)。
11月
08
2024
米洛.勞不僅讓觀眾直面歷史的傷痕與當下的現實,也喚醒了我們對於道德責任與社會正義的思考。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劇場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論壇,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和行動。
11月
04
2024
有別於一般戲劇敘事者的全知觀點和神秘隱蔽的創發過程,這種將敘事建構的過程近乎透明的「重現」方式,就像議會錄影,意味著將批判權將交還觀看者,由觀看者自己選擇立場閱讀。
11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