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融或跨界《Rest in Peace》
6月
06
2013
Rest in Peace (風格涉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98次瀏覽
李時雍(2013年度駐站評論人)

看完劇的隔天,才在報上看到一則風格涉導演李銘宸的報導,他提到劇名的由來,《Rest in Peace》,「願他的靈魂安息」,對大部分人而言,更常見其簡寫「R.I.P.」,他說:「這句話很美、很平靜,但當我看到在網路上、臉書上,一堆人跟著一則哀悼訊息猛貼這句話時,一點都感覺不到安息、平靜。」「就是那種汲汲營營的畫面,很有活著的感覺,但很不美。」

《Rest in Peace》如是叩問死亡、和倖存下來的人:曾幾何時一種詩意緩長的存有,成為了可被去脈絡化、無有關係、指涉的三個字母縮寫?李銘宸或許亦如是藉由古老的劇場,在如此一種粗糙的語言形式的平面上,暴露出隱蔽的當代情感,短暫、焦慮、汲汲營營,如訊息般轉載;另一面,卻與演員們重新召喚並經驗著譬如亞陶(Antonin Artaud)所以捨棄劇本語言中心,指出在場面調度中才可感受到的,劇場的純粹詩意,神秘曖昧一如祭儀。

華山烏梅酒廠晦暗館中,停放著一輛閃爍著警示燈的車,空間的深景紊亂列置著十數台機車。開場時演員(簡莉穎)緩緩倒車,過彎向右舞台敞開的鐵捲門外駛離,曝光的室外物景,在引擎與鐵門落下的機械聲響中復又暗去。十多個演員,從廠館深處的暗門內走出,直到近逼觀眾席前一列站開,像喪禮上的憑弔者,在寂靜而某種緩慢的節奏間,將身上的物件逐一褪去取下,外衣、長褲、提包、手飾、耳環、假髮、蝴蝶的胸針(陳以恩),置放跟前。直到裸去了上身或脫掉高跟鞋,漸起的音樂,所有人細微搖擺著身體,然後其中一人開始加大動作,二人、三人,到所有人在空間中恣意地跳著、移動著……

《Rest in Peace》沒有台詞,近乎靜默,最完整的故事是男演員所說的一則連環的笑話,大意是:一個老太太被瘋子從飛機上拆卸扔擲的門砸死了。導演李銘宸大膽地調度最有限的話語,暗示死亡與倖存的荒謬處境;除此之外,僅憑藉舞台空間與動作設計,空間走位、身體的關係、燈光、準確的音樂,採集體創作模式,邀請編舞者余彥芳參與肢體的編排下,其中也發展出一段最接近舞蹈的身體語句:從手勢,到曲肘揮舞在半空,到跌落,演員們口中並複誦著彷彿身體指令的語詞,「眨眼睛眨眼睛」、「我不怕我不怕」……;《Rest in Peace》在不同段落中,藉此一主題句的緩長重複,改變速度和情緒起伏,呼吸、喘嘯、由其中某一人發動群體,有些人落拍摔落便再不起,有人爬起跟上,進入某種集體性的瘋狂與其中個體的拉扯。

李銘宸叩問死亡,以劇場空間中的身體(而非語言)沉思之,卻極有意思的在這點上觸及了提出「人為何而動」的「舞蹈劇場」所追問;並且在許多方面,《Rest in Peace》空間調度的呈現,較比當前標誌著舞蹈劇場風格的舞蹈作品,反而更靠近了舞蹈劇場的核心問題。

二0一一年,我曾在北藝大地下美術館看了一齣名為《堃》的戲。印象中是一齣類型非常混融(fusion)、甚而混雜(hybridity)的作品,非常寬敞的演出空間,大群演員,大量的舞蹈和肢體即興段落,其中一段幾個人開始玩球,然後有人走進,用繩子綁起其他人,道具抬入亂作一堆,所有人做起各自莫名所以的事,撐傘、彈吉他,場地滲水濕成一片,甚至導演都跑上台,下起指令,亂成一堆……,那跑上台的導演便是李銘宸,當時許多演員都重疊於《Rest in Peace》。而從《堃》起、去年藝穗節上的《不萬能的喜劇》,到今年,混融的形式挪用,成為年輕導演發展中的劇場興趣和風格。放在台灣劇場的脈絡中,更先則可見於他的老師王嘉明自實驗性的《殘,。》到通俗推理劇《膚色的時光》,從文森梵谷、到戈爾德思,到近年「常民三部曲」,拼貼交混的風格。

正在此,當戲劇思考著如何「混融」時,近年的舞蹈,卻呈現著「跨界」的焦慮。形式上,確實都往類型邊界的消解在靠近,但「混融或跨界」的差異起點,卻導向《Rest in Peace》啟開了某種劇場空間中「整全」的發生經驗,而偌多以「舞蹈劇場」為名之作,實質上僅只是將戲劇敘事性的、日常性的元素,未多所複雜思考地放上了舞蹈的台上。愈跨界,靠攏戲劇、數位科技,愈顯其界限。而我所說的「複雜」,其實也很簡單,同樣一句碧娜對舞蹈的提問,「人為何而動」。

跨界的焦慮背後,或許隱含的更是與觀眾溝通的焦慮,這時,或許可以想起歐哈.納哈林(Ohad Naharin)寫給我們的備忘之一:「如果你可以形容看到的是什麼,那麼你看到的大概是壞作品。」(Remember, if you can describe what you are watching you are probably watching bad choreography.)

當然,風格涉和他們的《Rest in Peace》,在當前仍以劇本語言中心的作品中並非代表性的風格形式,甚至是少見的。當然,假設《Rest in Peace》今天以「舞蹈劇場」之名演出,或許會遭致我們其他的評價,主題動作的編排上不足意涵層次,以致逼近於冗長。當然,最大的問題是,整齣作品圍繞的那一個「死亡與倖存」的問題核心,至始至終被以形式的繞過去了,以致於作品曖昧不明;《Rest in Peace》在思考和提問的脈絡上,近於現代主義,令人想起貝克特的「無言劇」,然而創作者的內裡,或者演員們自然的身體,像青春版的《交際場》,似乎總是還不及觸及、或給出,某種深邃的疑問。

例如,其中一對男女在混亂的人群中兀自跳著慢版,女子離去捲入群體動作後,男子的對著虛空跳著的腳步。黑暗中的某個演員,逐一拖行著其他人如亡者的身體到舞台前方躺下,手牽著手牽著手,在吶喊中,似要喚回同伴的虛無。或者終場前,所有演員回到臨觀眾席的台前,復一日的刷著牙,吐出水……。導演即使想給出,的確就是生命的某種重複性的象徵,或無法線性的構成,卻依然需要在作品中精準的給出那之間的「重複」、的「無法構成」,如同貝克特的《落腳聲》(Footfalls)那來來回回踏在長道上的足音,如同《無言劇》的動作沉思。

亞陶捨棄的劇本語言,對於場面的調度,提供我們重新回想什麼是純屬劇場中的詩意。《Rest in Peace》演出時,烏梅酒廠館內每一演員獨特的身體,四週的道具、音樂、舞蹈,彷彿都在各自話語,如此喧囂,如此平靜。整齣劇像一場祭悼的儀式,即使不知悼祭為何?而當小劇場中有像風格涉一群導演、演員如此認真在面對身體語言的可述性的同時,舞蹈又如何捨棄當下主導的框架形式,回到第一個「為何而動」的問題,回到「舞蹈『劇場』」的整全性中,而非「舞蹈『劇』場」的邊界之中?

《Rest in Peace》

演出|風格涉
時間|2013/06/02 14:30
地點|台北市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東三館烏梅酒廠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
對此,若是回歸本次演出的跨團製作計畫的起點之一,確實達到了節目單上所說的「展現臺灣皮影戲魅力」。因為,除了現代劇場的場面調度、意象經營、表演建構,我們也能在作品中看見了「序場」的傳統皮影戲熱鬧開場,也有融入敘事文本角色關係演變的新編皮影戲,兼顧了傳統與創新的美感意趣。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