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鐃與馬戲相遇在熟悉與陌生之際《悲傷ㄟ曼波》
7月
18
2019
悲傷ㄟ曼波(圓劇團提供/攝影陳長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00次瀏覽
羅倩(專案評論人)

《悲傷ㄟ曼波》是圓劇團田調一年多的成果。【1】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民俗技藝學系訓練背景的林正宗,曾學習現代舞與李棠華特技,後接觸西方馬戲。【2】他回到生活中找尋日漸凋零的儀式表演——喪葬儀式中的「弄鐃」(弄樓),是三七(作旬)之際為壽終正寢的逝者所做的雜技表演,弄鐃沒有超渡功能,娛樂性較高。過去弄鐃多出現在中北部。【3】想想在南部長大的我還真沒看過或是路過弄鐃現場。林正宗把過去童年曾有過、後來淡忘的觀看經驗,透過這次創作計畫重新找回來。是否可以說,他打撈過去所經歷的事件,重新經歷與學習後,轉化成作品與觀眾分享。

或許用「他轉化成作品」這些字並不夠嚴謹。畢竟,在討論弄鐃文化時,觀眾首先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未存在於生命經驗中。年輕一輩(八○、九○年代後)比例應是越來越少;就儀式表演來說,雖然可稱它是臺灣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但弄鐃作為文化的傳承與理解,卻已經不是所有人共同的生命經驗。這其實點出了透過藝術表達文化再現及轉譯的可能問題,同時也可再進一步對應觀看演出觀眾的年齡層。由於年輕一輩對這樣的文化已不熟悉,很難自然地說這就是臺灣特有的儀式表演,很難自然地融入儀式的氛圍與場域,也很難自然地投射到《悲傷ㄟ曼波》所建造的觀看場域。可能對於聲響吵雜刺耳的感受是熟悉的、對帳篷的顏色是熟悉的、對喪禮的空間佈置是熟悉的;因為或多或少都曾參加過喪禮,在臨時搭起的藍白帳篷,感受那股哀戚與悲傷、肅穆與不知所措的情緒時刻——學習經歷與他人的死亡告別。

《悲傷ㄟ曼波》對我來說是介於熟悉場域的陌生感吧──從喪禮的帳篷轉變為演出的帳篷。演出裡頭並沒有真正的死亡發生,儀式表演轉換成表演藝術的舞台,是否還保有其中的神聖性或是淨化功能?我們是否還有共同的信仰來支撐觀看?或是對遺失許久的文化在記憶中的再次複習?就像林正宗試圖透過《悲傷ㄟ曼波》為我們找回來的文化記憶。弄鐃的人——在當代社會漸漸消退的產業——職業的身體,如果維持、保存儀式表演的文化在現實環境上是困難的。或許,轉生、融入、結合進表演藝術場域,是延續文化「活性」的可能,因為技藝是附著在人身上「活的」身體技能,無法被「死的」標本化、文字化、木乃伊化。

我們可以透過作品看到、感受到什麼呢?《悲傷ㄟ曼波》的時間敘事線、節奏、情緒安排次序清楚,或可以稱之為是當代劇場方法的。我對於表演者的組合或稱「相互融合的組構」非常喜歡。將年輕一代學院的雜技表演者(溫其偉、林乘寬、郭爵愷)與民間的雜技藝師(「桃園許厝港許家班振德壇」成員:許偉倫、許偉翔)組構演出,稍稍化解掉上述提到的將傳統(表演)直接轉化為表演藝術的表演,產生認識與解讀作品/傳統的危險。在《悲傷ㄟ曼波》中可以看到傳統的技藝的熟稔身體:雙人騎單車、紙傘上轉火飛輪、持火輪轉、穿插詼諧好笑的台語唸白,而吹奏嗩吶的那股深情(透過聲響直接召喚喪禮現場的聽覺記憶),甚至可與現場的即興配樂融合得和諧有感(現場音樂暨聲音設計:黃思農、曾韻方),好像它原本就屬於傳統的場域聲音一樣(其實不是)。傳統祭儀之所以與當代馬戲融合得非常和諧(動作安排上也多強調一體、圓滿、平衡的肢體語彙),應是兩者本質上都是強調技藝訓練的身體;與其說是當代馬戲對弄鐃文化本身的表演轉化,不如說是兩種雜技──當代馬戲與弄鐃文化──的一次相遇。於是,《悲傷ㄟ曼波》讓我們看到了傳統與現代並置學習、相互成長的可能性。

《悲傷ㄟ曼波》的敘事性,好像是在看小丑(表演:林文尹)的喪禮吧!起初忘記自己已經死了(雖然他好像也看到了那在地上被椅凳壓住的人,和物件一起艱辛的移動往前。看到了逝者在土地上交疊甦醒,像要掙脫的靈),忘情的唱了三首歌(英語、國語、台語),在自在的卡拉OK裡,他為自己哭,也好像以小丑的「真空」身體吸納眾的悲傷——為其他人哭。最後,還努力維持平衡。然後拋下,理解自己應該踏上的旅程。脫掉外衣,剩下整身的網狀黃洋裝,搭配顯眼的黑內褲,帶有「酷兒」的異質妝扮身體,往帳篷另一頭貼有棺材圖案的出口走去。

帳篷作為一種吵雜的「場」,在喧囂中聽不見彼此的炎熱帳篷裡,一切感覺熱鬧烘烘。或熱到失去感覺,熱得心浮氣躁、思緒渙散,已不太能思考太多,汗水不斷滑落。帳篷讓人遠離外在現實,死亡正在上演,沒有具體的死亡在發生。大地正在燃燒,個體內在的生命經驗正胡亂跳接倒轉。弄鐃的噪與視覺性,鈸悠悠轉動與火燃燒起來的光與煙味,那戲謔歡快的唸白,聽得舒暢,刺耳振鳴的聲響隆隆繞耳。正要試圖弄茫或喚醒處在北部亞熱帶濕氣小島的人。只能隨著鈸聲走,舞台上弄鐃的人還沒結束他們的演出,再撐一下,再多看幾眼,暫時不要想太多了。

註釋

1、張震洲:〈圓劇團《悲傷ㄟ曼波》當代馬戲X錄像創作展X民間弄鐃雜技〉,PAR表演藝術網站,網址https://reurl.cc/eN58W(查閱日期:2019/07/13)。

2、吳思鋒:〈跟悲傷的人一起跳舞:火,以及眾的平面〉,《CLABO實驗波》,網址:https://reurl.cc/Qvn1q(查閱日期:2019/07/13)。

3. 邱坤良:〈從弄鐃到現代馬戲:悲傷的所在,青春的曼波〉,風傳媒,網址:https://reurl.cc/5AgkM(查閱日期:2019/07/13)。

《悲傷ㄟ曼波》

演出|圓劇團
時間|2019/07/13 14:30
地點|國家兩廳院戲劇院生活廣場戶外帳篷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悲傷ㄟ曼波》達成了傳統雜技與當代身體的混合,將它們揉捏為土偶,呆騃卻又童稚般,化沈重為輕柔,撫悲傷於無憂。它的表演場即式場,但非為超度或滌淨,也無關生死,純屬再現。(紀慧玲)
7月
15
2019
不論原本的目的是什麼,或是基於什麼樣的宗教信仰,其實這些儀式都是為了仍在世的人所做,無涉神靈也無涉亡者,需要撫慰或祝福的只有觀看儀式的人而已。《悲傷ㄟ曼波》揭示的,便是儀式從宗教意涵和人倫情感剝離之後,所留下本質上的荒謬。(蔡孟凱)
7月
15
2019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
戲劇節與地方的關係略為稀薄,每年僅止於展期,前後沒有額外的經費舉辦其他地方活動或田調。又,由於地方民眾的參與度不高(光是居民不見得需要藝術就足以形成困境;加上更有效傳播資訊的網絡媒介不見得適合多為非網路住民的魚池),這導致策展上對於觀眾組成的認知模糊:既希望服務地方,又期待能吸引城市觀眾,促使以筆者為首的策展團隊萌生轉型的念頭。
8月
14
2024
綜言之,今年的「Kahemekan花蓮行為藝術展演」大膽化用戲劇元素,近乎從「單人行為」往「雙人、小組行為」延展與突破。即使觀眾與舞台上的行為藝術家拉開距離,但劇場氛圍濃厚的行為展演,反而透過聲光音效、物件應用及行為者「共舞、同在」而拉出不同張力,甚至在不同主體對原民文化認同/藝文工作、少數發聲、藝術/生命哲學等主題闡發不同意見之際,激盪出辯證與淨化之效。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