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俗交匯處的荒謬遊記《悲傷ㄟ曼波》
7月
15
2019
悲傷ㄟ曼波(圓劇團提供/攝影陳長志)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65次瀏覽
蔡孟凱(專案評論人)

記得小時候,每回拜訪廟宇,都會習慣性的在結緣品中尋找各類版本的《地獄遊記》或是《天堂遊記》,略顯幼稚的圖文鉅細靡遺地描繪來世的景象。轉眼數十年過去,這些以異境遊歷為主題、著者往往不明的善書仍不斷在我們日周出現(還改版得更臻精美),警示的寓意裡頭卻蘊藏著無數的想像與奇異的魅力。然而隨歲月流逝,幾位長者離我和家人而去,在繁冗的喪儀科儀中,我更驚豔於主事法師與其他神職人員,以不遜專業戲曲演員的表演技巧演繹神明尊者的姿態,或是帶領遺族想像亡者漫步來世的旅程。

漢人民間信仰的喜喪儀式、齋醮科儀本身便具有大量且繁複的表演內容,音樂、戲劇、肢體無一不缺,邱坤良更直言:「臺灣移民的戲劇史便是一部民眾祭祀生活的戲劇紀錄。」【1】圓劇團《悲傷ㄟ曼波》向釋教系統「弄鐃」取經,以當代馬戲結合喪儀元素,讓特技演員與道壇司功同時登臺,重新解構喪葬科儀。弄鐃字面指玩耍鐃鈸的特技表演,但同時也包括單輪車、傘上耍火球、嘴頂桌椅等具高危險度的雜技。弄鐃原本是僅見於亡者高壽過身的「喜喪」,於作「三七」時所作的表演,意在為亡者祈福祝壽,同時撫慰生者,娛靈亦娛人。弄鐃或許和其他科儀相比有著較少的信仰意涵和宗教內容,但由於其和喪儀結合的高度功能性,仍具備與其他儀式同樣的禁忌性。亦喜亦悲的矛盾性格,與專屬送別場合的華麗展演,正呼應了《悲傷ㄟ曼波》的劇名。

一踏入紅、白、藍相間的劇場帳篷,觀者不由自主地聯想起臺灣隨處可見的喜喪儀式。顏色絢麗、以反光塑膠布幕重構的白稜裝置,和電音隆隆的臺語老歌串燒,卻又讓整個空間盈滿無以名狀的歡樂和癲狂。瞬間便確立整個作品的基調:一場脫胎於民俗儀式,自立於塵世卻又不屬於任何一個信仰的畸異場域。宗教科儀原本所劃分出的聖性空間,和因儀式功能而附加在表演內容上的禁忌和避諱,也在一進入劇場的瞬間便瓦解了。桃園許家班振德壇的兩位法師一副外臺秀場主持人的逗趣衣著,在演出開始前和三位舞者以熱鬧的廟會遊戲和觀眾同樂。當舞者們如癲癇般在地上顫抖,便開始了角色的轉換,化為即將步入來世的靈魂。(令人莞爾的是,在過去癲癇患者發作時,便常被誤認成中邪或卡到陰的徵兆,在此呈現出編導背後的黑色幽默)。而唯一的戲劇演員林文尹,有著性別混亂、毫無章法的造型。整個作品從他的第一聲哭聲開始,也從他在舞臺上獨留的身影結束。他始終與臺上的其他表演者保持著某種微妙的距離,提示了除了神職者、幽魂之外,這個有著怪異造型的演員才是舞臺上唯一的「凡人」,是整個儀式的觀看者。當林文尹最後將外衣脫下,和竹子一起遺落在舞臺上,(不免讓人聯想是為了致敬喪儀最後將孝服丟棄焚毀的儀式)便將這場荒謬的狂歡畫下了句點。

帳篷劇場的形式雖然提供了《悲傷ㄟ曼波》一個強而有力的風格基調,但自身過於繁複的元素卻在彼此爭奪中模糊了焦點。精心搭建的紙糊雕塑、影像裝置最後不免消失在觀者的視野中,帳篷劇場最終仍僅止於提供表演發生的場域而已。《悲傷ㄟ曼波》除了圓劇團自身擅長的馬戲特技之外,更將原本的儀式過程以戲劇手法包裝得歡樂愉快而娛樂十足,表面似乎是為了挑戰悲喜情緒的界線,提供面對生死的另一種觀點與關懷。然而,《悲傷ㄟ曼波》所流轉出的意涵可能更加驚心。當主事法師以綜藝節目般的誇張語調敘述亡者前往來世所面臨的千山萬險,或是觀眾聽見原本運用在喪儀中的禱詞語彙卻大笑出聲時,場面即便逗趣滑稽,《悲傷ㄟ曼波》卻殘酷地直指一個事實:不論原本的目的是什麼,或是基於什麼樣的宗教信仰,其實這些儀式都是為了仍在世的人所做,無涉神靈也無涉亡者,需要撫慰或祝福的只有觀看儀式的人而已。《悲傷ㄟ曼波》揭示的,便是儀式從宗教意涵和人倫情感剝離之後,所留下本質上的荒謬。

帳篷入口上方以圓椅和長凳拼湊出一個姿勢猶如跳水選手,似乎正要前往某個他方的人形。在他狀似飛躍的身後卻緊繫著一組鐃鈸──這個《悲傷ㄟ曼波》不斷運用玩耍的元素。這似乎提示了我們,真正聯繫亡者與陽世的,便是未亡人重如銅鐵的牽掛。從對神鬼的敬畏之心而生、或繁或簡的儀式,都是為了洗滌甚至斬斷因生死之間的留戀與執著,背後關懷的終究是還在塵世的人們。於是,即便時代如何演進、科學如何發展,面對生死倫常,人們仍會選擇以怪誕卻溫暖的告別方式,為逝去之人送行吧。

註釋

1、邱坤良:《劇場與道場,觀眾與信眾:臺灣戲劇與儀式論集》(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14年),頁208。

《悲傷ㄟ曼波》

演出|圓劇團
時間|2019/07/12 19:30
地點|國家兩廳院戲劇院生活廣場戶外帳篷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演出裡頭並沒有真正的死亡發生,儀式表演轉換成表演藝術的舞台,是否還保有其中的神聖性或是淨化功能?我們是否還有共同的信仰來支撐觀看?或是對遺失許久的文化在記憶中的再次複習?就像林正宗試圖透過《悲傷ㄟ曼波》為我們找回來的文化記憶。(羅倩)
7月
18
2019
《悲傷ㄟ曼波》達成了傳統雜技與當代身體的混合,將它們揉捏為土偶,呆騃卻又童稚般,化沈重為輕柔,撫悲傷於無憂。它的表演場即式場,但非為超度或滌淨,也無關生死,純屬再現。(紀慧玲)
7月
15
2019
嚴格來說,《黑》並未超出既定的歷史再現,也因此沒有太多劇場性介入。儘管使用新的技術,但在劇場手法上並無更多突破,影像至多是忠於現實。就算沒有大銀幕的說書人,只剩語音也不會影響敘事,更何況每位觀眾的「體驗」還會受到其他人動線的干擾,整場下來似乎讓人聯想到國家人權博物館的導覽。但這並非技術本身的問題,更不是對題材沒興趣
3月
21
2024
英巴爾藉由將表演者的身體與紙張物質化,使彼此之間的物理特性形成張力,以此探索何謂脆弱。然而,當表演前段,英巴爾在高空上將紙張逐次撕掉的印象還烙印在觀者心裡時,最後的戳破紙張已能預料。同時亦再次反思,紙的脆弱只能撕破或戳破,或者這其實是最刻板的印象。
2月
08
2024
結合飲食、玩樂等體驗的沉浸式演出,大概在COVID-19疫情於台灣爆發前達高峰(2019年、2020年),隨後因疫情各種限制而接近覆滅。不過,隨著疫情趨緩、限制鬆綁,這類沉浸式演出有死灰復燃的跡象。《一村喜事》在這波趨勢裡,有效結合眷村美食與環境、辦桌習俗與氣氛,在新開放的空軍三重一村裡頭,與其說是演出,不如說是真的辦了場喜事。
12月
20
2023
本文聚焦有別於當代藝術中「行為藝術(performance art)」、「延時性展演(durational performance)」或「計畫型創作(project art)」涉及現場展演等等呈現形式,而是具有特定時間長度且約定俗成下觀眾需全程參與、並不鼓勵觀眾自由進出的劇場作品為主要討論對象。
12月
18
2023
我對「漫遊者劇場」一詞出現最初的認識,是黃思農從2016年開始創作一系列啟發自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漫遊者」概念。開啟由觀眾獨自遊走於城市角落的各個聆聽,不同於以往劇場以人為表現對象的基礎,沒有演員,只有聲音的「隱形」演出⋯⋯
11月
28
2023
三齣戲串聯的遊走式劇場匯演《歡迎搭上蘭城漂浮巴士》。匯演總長度將近兩小時,幾乎繞行了羅東文化工場的整個戶外平面區域。雖然名為小戲節,卻擁有坐看魔術秀、漫步文化園區和歡唱遊覽車卡拉ok的多元體驗。各別規模較小,整體演出卻很豐富,頗有參加輕裝版豪華旅行團的樂趣。
10月
12
2023
夏至藝術節自2016年開辦迄今,已成雲嘉嘉新四個文化中心的指標性藝文活動。瀏覽節目單,雲林縣是現代與傳統兼具、嘉義市專走音樂會、嘉義縣主攻兒少劇作、新營聚焦傳統表藝。四館相互拉抬,推廣文化行旅,致力落實跨域目標。今年在新營文化中心共有八場節目開鑼登臺,我有幸觀看後五場,聊述演出觀察。
10月
0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