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表演下的民俗活動《半仙》
3月
26
2019
半仙(明日和合製作所、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李欣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05次瀏覽
劉祐誠(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生)

臺灣1980年代後,自優劇場「溯計畫」接觸白沙屯媽祖徒步進香後,接連影響金枝演社、雲門舞集或梵體劇場與民間廟會活動發生關係。近年來,許多劇團嘗試從民俗相關活動激發創作靈感,諸如:阮劇團《城市戀歌進行曲》、三缺一劇團《蚵仔夜行軍》、明日和合製作所《半仙》,或是即將演出的壞鞋子舞蹈劇場《渺生》。在創作者的創作動機中,我見到他們與三十多年前的前輩們看見相同的問題:什麼是臺灣?

1980年代的劇團主事者,他們被民俗活動中的陣頭表演吸引,因此他們想習得這些陣頭的動人處,讓新進演員了解如何在舞台上獲得存在感。前文提及的劇團,則是傾向讓生活在都會中的觀眾,了解一方的在地生活經驗,或鄉間流傳的民間故事。其背後的共同核心則是紛紛探尋:這些可能離創作者們相當遙遠的民俗活動,為何這麼有活力?這些既陌生又熟悉的文化,該怎麼讓它延續到未來?

《半仙》的創作動機,在黃鼎云的表演段落中提到:他們是因為近來特定媒體替韓國瑜現象成就近乎喪失理智的造神活動,才引發他們想製作這齣作品。的確,民間信仰與韓國瑜現象的共同特徵,都是透過這個神聖的他者,讓信者願意相信生存的基本問題能夠被解決。在《半仙》的創作內容,可以分成兩大部分,前半段是讓三位創作者,以演員的身分在台上剖析這段創作的過程;後半段則是讓板橋無極坤靈懿元宮的濟公神尊降駕到現場,直接替觀眾排解疑難。

儀式與表演歷來有許多學者提出兩者間的差異,在理查‧謝喜納(Richard Schechner,1934-)的界義下,兩者是處於天平兩端的極端值。這兩者最重要的差別,是觀眾是否願意無任何懷疑地相信眼前的他者,以及觀眾在活動進行過程中所認定的自身位置。當觀眾越把自己投入到活動中並讓自己與場上的表演連結越強,儀式的成分則越加提升。

《半仙》的節目進行中,處處能見到創作者有意識的為儀式空間準備。他們不僅在開演前讓觀眾體驗艾草水的淨身,或是透過香不斷在實驗劇場產生的氣味,乃至於濟公的代言人向觀眾表明濟公即將到來。當處在舞台外面的觀眾,不再過問前半場前世今生的表演敘述段落,為何突然轉變成後半場濟公濟世的段落,或是不再探究洪千涵提到的戲子與名妓之後的結果,反而在濟公來到現場後,紛紛想上台參與表演,儀式的空間於焉完成。直到劇團工作人員在大家競相上台喝酒時,直接讓座談持續發生,許多人又重回座位,變成觀眾與表演者的關係,表演與儀式才又再度出現分界。

在雷柔(Keith Lether)對於知識的定義中,他只在意觀察、分析現實結果的「現實之知」,也就是能用科學檢證的知識。在科學大旗的訓練下,許多人刻意忽略甚至攻擊不能用科學規範的知識體系,《半仙》的呈現替這些無法理性說明的民俗世界觀,提供一個讓人願意理解的解釋,這樣的表達也間接說明劇場為何需要繼續存在的原因。明日和合製作所的《半仙》雖然還有許多進步的地方,但是他們也提供一個很好的示範:當創作者不再用獵奇的角度擷取民俗活動元素,成為部分的作品段落,這些離都會遙遠的民俗,才有可能以現代姿態讓觀眾了解。

《半仙》

演出|明日和合製作所
時間|2019/03/23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換句話,《半仙》的政治性不純然暗批某政治人物,更為機要的是指陳大他者話語的虛妄,是劇場的離間美學挑戰共鳴式的關係美學,給予後者一記跨界美學的政治批判。(陳泰松)
4月
05
2019
看似只是一場將起乩帶進劇場的日常生活表演、沒有表演的表演,對我來說,幾乎是明日和合製作所施法將「現代劇場」逼出現代性原形的儀式。更令人讚嘆的是,明日和合製作所非但當下以法鬥法,逼出現代劇場原形,還同時引出了「現代」於歐洲起源時的「中國前世」助陣。(汪俊彥)
3月
26
2019
倘若問事在展演中也被視為演出的一環,問事者提供的問事單內容是否也會根據環境與情況(參與劇場演出)產生相對應的外在變形與自我封閉呢?如果問事在劇場中的功能真的是問事,如何確保在不侵犯個人隱私情況下找到真正有意願的問事者?(羅倩)
3月
26
2019
「追求不一樣」是歷史上開設替代空間很典型的動機。然而,從數年來藝文體制大量吸納了替代空間、實驗劇場等美學與成果經驗下,不可否認地說,現今成立「不一樣的空間」也是青年創作者面對「如何接軌體制生存?」的類似選擇。因此「不再是我所熟悉」所變化的不見得是城市,也是時代青年自身。而「替代」在此亦是對自我匱乏的補充,如同跨領域是對領域單一化的補充。
11月
27
2024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