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於現實的控訴與救贖《花吃花》
2月
25
2019
花吃花(表演工作坊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834次瀏覽
汪俊彥(2019年度駐站評論人)

表演工作坊(以下稱表坊)從來就不迴避社會現實,甚至自八〇年代以來,最能以劇場直接處理社會議題、投射未來想像的表演團體,莫過於表坊。無論形式上是寫實、寓言、音樂劇,或片段組構或托依傳統,表坊總能在內容上隱隱投射出一幅透視當代臺灣/中國、甚至是預言的圖像。經典之作如相聲劇系列或《暗戀桃花源》(1986)即是,早期如改編達利歐‧弗(Dario Fo)之《意外死亡(非常意外 !)》(1995)或高多尼(Carlo Goldoni)《一夫二主》(1995)、《一婦五夫》(2001)的作品也沒有例外,到了近期在《寶島一村》(2008)、《臺北男女》(2018)也都能找到尖銳直指社會缺陷,但仍不失從容與幽默的處理。但《花吃花》放在這個擅長以嬉鬧、嘲諷而反應社會寫實的表坊美學傳統來看,幾近乎絕望而沒有出口的角色與情節安排,恐怕是記憶中表坊數一數二令人無法呼吸的作品了。

《花吃花》的敘事結構清楚完整,但嚴格來說,任何稍熟悉社會新聞的觀眾,都應該會覺得劇情不算有特別令人意料之外的地方:一群同班的中學女孩集體罷凌一位經濟弱勢、母親擔任學校清潔工的同學劉思彤(簡嫚書飾)。然後隨著劇情開展,觀眾逐漸發現幾位主導罷凌的女孩,也都各自有個破碎的家庭;李茜(李劭婕飾)改嫁的母親委屈地活在似有黑道背景的繼父陰影下,仍卑微地祈求得到愛與關照;班上最有經濟能力女孩鍾詩琪(孟耿如飾)的母親,也是在得不到鍾父陪伴與愛的狀況下,情緒無法自己,也無能照料女兒,甚至加以傷害,只能一再以錢作為溝通親子關係的工具。其餘的女孩則主要隨著強勢的李茜或經濟優勢的鍾詩琪搖擺、西瓜偎大邊,以求安置自己在群體中的認同。演出透過倒敘與穿插質問女孩們的方式,一一揭露或拼組事件發生的前因後果。即使編導試圖以家庭的不完整或社會對於經濟地位、階級等的歧視,複雜化這群年輕女孩罷凌行為後的可能原因,但就角色本身可能承受與經驗的累積、轉折,恐怕仍是有些平板。劉思彤作為一個渴望交友、渴望得到認同的女孩,除了在面對她鮮少回家的哥哥之外,她對同學、對母親的百依百順,幾乎一直是以全面良善的形象呈現。我當然不是懷疑沒有這種因為渴望而委屈自己的可能,但當全齣大部分的角色,其行動成立的邏輯都建立在這種「渴望而妥協」的內在敘事時(三位媽媽全是如此,班上同學不管是被迫或是主動,也都進入了同一個邏輯),整個演出於是顯得過於單面向,而甚至有點自溺了。

這個自溺,在編導的眼中,不能說沒有社會現實感;或者該說,正是有太多的社會現實意識,而急於將集體罷凌的不解,直接歸因於某種不完整,這個不完整在劇中則在在指向了家庭與上一代依賴(丈夫、兒子)而無盡討好的女人與弱者。沒有任何貴人與救贖者的可能,不是老師(老師只會操著矯作的英文發音要求大家努力考上臺大,這是老師的自保,也或許老師同樣複製了劇中上一代集體的「原罪」)、不是母親、不會是網紅、當然也無法從同儕中得到任何一點點超越眼前限制的機會。故事以弱者忍無可忍的回擊作為劇情緊弛的另一端,一方面當然暗示著弱者隨時可能反撲時的強大能量;另一方面則指向劇中所有人、加害者與被害者,都走上同一條毀人自毀的路。如同劇中明示的:所有的人都沾了血;就算不是親手殺了人,也都無法否認殺人的責任。這樣的控訴不只針對了女孩們的不良行為、針對了無法愛與得不到愛的變形與扭曲,同時更是針對已經無法抱有任何希望的這個時代。如果我不滿意《花吃花》過於平板的控訴,但弔詭地,這卻又是我覺得整齣戲最讓我揪心與無法不再三思量的地方。

我沒有看過《花吃花》的前身,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作品《花吃了那女孩》。但放在表坊的歷史脈絡與長期的關懷來看,《花吃花》沒有溢於表坊的美學,甚至我發現導演有意無意地不斷對話於表坊的經典與前作:《桃花源記》、巴哈……。這大概可以說明為什麼賴聲川在「藝術總監的話」中說:「為什麼我們急迫的希望能夠給這部作品一個新的生命力,也是因為它的一切所涵蓋的問題,都是我們所關懷的,他所表現的藝術風格及人性價值觀,也都是我們所贊同的,它就像是個一個一脈相傳下來的【表坊】作品。」賴聲川的末世預言可以追溯至最早的經典《那一夜,我們說相聲》(1985);劇末時,堆滿舞臺的殘骸,演員與角色的前世與今生都得在歷史的遺棄與遺跡中搭建,而《花吃花》的無以救贖,再一次鋪疊了我們的歷史。

在一幕幕的發展中,演出始終沒有以全舞臺展示,直到最後劉思彤背對觀眾走向後臺的時候,在強光投射的背影下,所有以紙板做成的布景終於合體。舞臺落下漫天漫地的花瓣,在女孩們破碎臉龐、身軀的投影,打在看似坑坑疤疤的布景上。不是角色、不是敘事、也不能再有任何語言的安慰,表坊以美的現實與反差,最終還是留給了我們一點點救贖的可能。

《花吃花》

演出|表演工作坊
時間|2019/02/17 14:30
地點|臺北城市舞臺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花吃花》向觀眾提出了一個明確無法置身事外的道德要求,因為凡是在場觀賞本劇觀眾,至少都見證過霸凌的再演出。只是在這樣的演出情境,每個人是否得是「共犯」,即觀眾會將自己投射至加害者位置嗎?(王威智)
4月
11
2019
《花吃花》除了原作中優秀的篇幅,其新增的內容、與夾帶戲謔、樣板化的表演手法,在試圖放大觀眾恐懼與哀憐的前提下,實際上卻將作品,帶往更加遠離「發現」的地方。(張敦智)
2月
27
2019
導演在此想翻轉擬真的美學,而朝向具挑釁意味、面質觀眾的劇場美學,但只是短暫的傾斜,劇末還是回歸到擬真的處理,顯然導演在戲劇劇作的策略上有所曲折。(杜秀娟)
2月
21
2019
編導並未安排更流暢且有意義的換場,彷彿唱完一首歌,然後再下另一首的前奏,這齣戲就可以準備開始進入下一段,於是《織男・彼赫巫》大概就是十一首MV的歌單播放,不需要準確連結,也無法有效縫合、或是構成「一個」完整的敘事。
10月
04
2024
《夜燈》不僅僅作品本身小而精巧,連觀眾人數也是不到五十人,因為空間有限,在小小的坐墊上互相緊挨著,形成一種親密的觀賞經驗。
9月
25
2024
假如不深入戲曲,而把焦點放在「如何跟沒經歷過當年的觀眾談一段歷史」,千禧世代演員詮釋九〇年代小劇場的嘗試,反而成了隔代迴響的亮點……
9月
24
2024
綜觀三齣作品,「尋死」命題的有效,基本建立在對於勞動現狀莫可奈何的絕對信任上。然而從勞動狀態、精神缺失到尋死展演,真正具有推演關係的僅有末二者,也就是各種精神狀態的缺失才是促成死亡的動機。
9月
24
2024
一小時上下的泰國廣播電台擷取引出了討論「媒體會如何形塑國族認同?」媒體甚至含括戲劇,劇中我們像在凝視整個泰國社會,然而追根究柢我們還是在觀看導演和編劇提供的虛構的真實,這樣的思考上的錯落感好像帶出一種後設的態度又或來回辯證的關係,令人不由驚喜 。
9月
18
2024
而在日復一日中,他們彷彿接受了這樣的荒謬,讓廣播裡的那些政策宣導、那些無理事蹟和振奮人心的言語,都納入自我的意識裡,將之整合。因此,當他們開始說話時,戲劇的主題便自然地被帶出──關於底層人民那些對於生命、性、宗教、權力與死亡的感悟與無力。
9月
1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