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機器人,看2020臺中歌劇院駐館藝術家《無光風景》(上)
6月
05
2020
無光風景(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李欣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56次瀏覽

陳盈帆(2020年度駐站評論人)


地點一:臺中國家歌劇院線上串流,觀賞介面:Samsung S9主螢幕尺寸 5.8吋,無線藍芽耳機,中華電信4G不降速方案。FACEBOOK Live,截至05/21,累積379個表情符號,90次分享,1.1 萬次觀看,61 則留言

地點二:臺中國家歌劇院線上串流,觀賞介面:SONY BRAVIA 40吋電視與其內建音響,中華電信4G不降速方案。YOUTUBE Live截至05/21,觀看次數:2,496次,96讚,2不讚,0 則留言


人機共演的機器人學

《無光風景》的人機關係,若未讀影片簡介,是看不出來的。舞台上的活躍角色不只三位形體明顯的機械與人類,裝置與場景也搶著對觀眾表達,不過,本篇將集中討論三位活躍角色。第一位,機器人照護者,稱作管家;第二位,檯燈機器人;第三位,據說眼盲喑啞的女子Thomas。其中,佔本作品行銷篇幅僅次於藝術家本人的,便是機器人表演者,它雖以人形為譜,但其結構依機器人學分類應該算是robot,而不是android。【1】

機器人不是死掉的東西,它們是無生命的東西。Robotics(機器人學)不是虛幻的假設,而是現行的科學學科。當今的機器人設計已受規範以保障其權益。科幻小說家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於1942年制定了機器人三定律(Three Laws of Robotics),1985年他於《機器人與帝國》書中,將三大法則擴張為四大法則【2】:第零法則,機器人不得傷害整體人類,或坐視整體人類受到傷害;第一法則,除非違背第零法則,否則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坐視人類受到傷害;第二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命令,除非命令與第零或第一法則發生衝突;第三法則,在不違背第零、第一或第二法則之下,機器人可以保護自己。2016年,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e,簡稱 BSI)已頒布《機器人和機器系統的倫理設計和應用指南》(Robots and robotic devices. Guide to the ethic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robots and robotic systems),規範機器人的設計不應該以殺害或者傷害人類為唯一或首要目的,以人類作為人機關係之中責任人的制度,以及其他爭議性的倫理規範。也就是說,人類已經開始實踐過去認為是虛幻的理論。因此,《無光風景》在藝術的領域中探討機械、機器人與人的關係,卻忽略現今已存的科技發展進度,反以一個虛構的、從頭研發設計的、卻不夠繁複於勝任照護或管理家務的人工智能機器人來討論人機關係。舞台上的機器人管家(robot)與當今照護型機器人(android)的規格鴻溝,讓我在觀賞時腦補地非常辛苦。雖然那位「管家」需要同時照料環境與人類,可能不一定是針對照護人類而生,但我仍必須發揮想像力去相信那位機器人能勝任任務。我想像它有AI,結構上也能跟人類共居,不會傷到人類,但物理事實並非如此。我想像的參照點,其一為著名的機器人管家Andrew,它於1999年電影《變人》(Bicentennial Man)中,透過真人演員Robin Williams而非機器人演員演出,以致該片的人性探討比此作更深入些。

不過,以從頭手工設計的機器人來說,它可能已在有限的製程與預算中發揮最大潛能了。管家的身形痀軁,頭低於肩臂,長得很像「圓柱座標機器人」(Cartesian robot或稱直角座標機器人),但他的雙臂比「直角座標機器人」厲害。相對於人類脊柱的七節頸椎,管家的脖子有一個氣壓或油壓的伸縮杆,可比作單個自由度(DoF, degree of freedom)的關節。管家頭頸的位移變化在影像畫面中不太看得出來,或許在現場觀賞或仰賴舞台上的收音有助於我辨識機器人的細微動作,可惜本次動作聲音不明顯。管家臂垂過膝好似劉備,彷彿武藝高強、熟弓善馬,配上輪式基底行動力,應該能勝任引導盲者行動的責任,但因場景在家中,它似乎毋須發揮此功能。

機器人有越多關節就會有越多自由度,也才能抵達空間中各式各樣的指定位置,做到更複雜的動作。管家的雙臂以六個關節、一手三個自由度動作(從影像目測,不精準請見諒)。而檯燈機器人(robot)的全身則是以簡單的三個自由度機械臂加上可愛的黃光燈,配上輪式基底移動,看見它的結構與頑皮表現很難不聯想到皮克斯片頭著名的Luxo Jr.(頑皮跳跳燈)。這兩位機器人的動作皆可「似於常人」也可「異於常人」,但卻無法突破太多,肇因受限於機器人的解剖結構與自由度。人體的骨骼系統是由兩百零六塊骨頭以及超過兩百個關節組成,骨骼系統可佔成年人體重的百分之二十。【3】成人光是上肢骨(含肩胛骨及鎖骨)就有六十四塊。試想像,你剛好在上廁所,但你的手臂和手掌肌肉無法收縮,你勢必要移動整個身體,動動手指才拿得到馬桶旁的衛生紙,此時你的手臂自由度小於過去習慣的自由度,所以取衛生紙的動作會改變。管家全身有八個關節與舞者兩百多組關節對比,動作相對縮限許多,因此管家動態時常異於「常人」。三位表演者之間,虛擬性(Virtuality)與真實性(reality)的比例懸殊。管家、檯燈以及人類舞者Thomas之間,動作達成度與可能性落差甚大,因此在人機緊密互動時,特別是以鏡像對稱(mirror symmetry)【4】一同動作時差異便非常明顯,大多時候,是人類去配合機器人設計舞蹈動作。管家有時是詭異的,有時卻是可親的,此作並列管家的機械身體與人類身體給予我的矛盾感,既毛骨悚然又引發了一丁點類似人類與人類之間的同理作用(empathy)。


無光風景(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攝影李欣哲)


以恐怖谷為家

這股令我噁心、恐懼又有點欣喜的「恐怖谷理論」(Uncanny valley)【5】是種短暫的認知矛盾。觀察機器人管家演出,使我一直在恐怖谷效應曲線圖負面感受的第一個高峰,但偶爾的同理情感反應會使我回到正面感受的轉折點。例如開演時,滿地的碎面具使我對機器人產生同理心,我懷疑它被謀殺多次,甚是可憐。但管家出場後,除了動作侷限產生的似人又非人感,以及白色面具所造成的無表情,導致我明明知道管家的眼睛/感應器正遮蔽於面具之後,但又無法確認它的眼神或表情。因此,它擁有無表情的臉卻以口說語言傳達意圖,這樣的物件動起來使我有些害怕。從開演到結束,我一下懷疑管家「心裡有鬼」,一下又懷疑也沒什麼表情地Thomas「心裡有鬼」,他們倆者都用動作表達情緒,但我卻不知道他們情緒互動的來由,悲、喜、怒的轉移變化弄得我一頭霧水。不過,這樣「心裡有鬼」的推論,證明我以為舞台上的管家機器人有「心」呢!然而,檯燈機器人之於我只有類似對Companion Animal(伴侶動物)的喜愛,雖然不知道檯燈算是歸屬於Thomas或管家或二者共同擁有,抑或它才是幕後的大魔王,正是整齣劇的始作俑者?但當它照射Thomas使其感到害怕,我卻判斷檯燈只是一時頑皮,只因為它的體型實在太小隻、太可愛了。【6】

本篇評論暫時無力討論機器人控制的語意閉環檢測,或2D/3D影像掃描與空間定位技術。但本篇可以討論劇場空間的感知與變形。當3D實體演出轉為2D平面螢幕輸出的物理空間,我對景深時常困惑。我常常不確定舞者Thomas或機器人有沒有更趨近上、下舞台或遠離,扁平的畫面導致他們彷彿一直在平移。換景時,藝術家與導演特意造成的心理空間扭曲與變化非常值得討論,不過受限於攝影機們的位置,除了最初與最後我有看到完整的鏡框舞台,中間的段落導播很少拉回遠景,以至於不只難以分析,在觀賞的過程中,我一直非常懷疑自己所感受到的空間感變化。我懷疑自己,但其實,舞台空間真的變化了,如果在現場觀賞,透過人眼的一百八十度視野以及聽覺應該就不會疑惑了。


主體性與照護關係(上)

《無光風景》在一個(疑似為)女人的房間發生,有三位同居人(本篇剔除很想表達意見的窗戶,因為它所表達的意涵以及為了誰表達並不明確)。三位同居人:管家機器人、檯燈機器人,與疑似眼盲瘖啞的人類,他們三者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7】,並不同時存在於三者之中任何單個個體上。但當三者於同居關係及使用關係中結合起來,則共同滿足了六根的六感官。三個身體間,於眼兩個看不見(檯燈、Thomas),於耳一個可能聽不到(檯燈可能由後台的人類無線操控,不需要聽力),於鼻兩個沒有零件可嗅味道(管家、檯燈),於舌兩個沒有零件可嘗味道(管家、檯燈)(Thomas的嗅覺、味覺成謎),兩個不說話(檯燈沒有零件、Thomas有器官但未發揮功能),於身兩個可以接觸但沒有觸覺(管家、檯燈),一個沒有自主行為能力(檯燈可能由後台的人類無線操控,是非自主的移動),一個只有有限的動作能力(管家)。於意,三者皆有「主體」、「意識」、「自由意志」嗎?

然而生命與主體的關聯為何?非要活著才能擁有意識嗎?AI機器人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是否達成五蘊皆空、六根清淨,令人類望塵莫及的境界?原來,機器人可能是菩薩啊!難怪前段提及,演出中我「以為」舞台上的管家機器人有「心」!但可能有心的管家機器人無法辨識牆上的陰影是他自己。它的辨識系統禁止它辨識自己,它長存於「無我」的狀態,然後被人類謀殺,或者,它篡奪人類的身體。如果它被謀殺,我們人類只能唏噓。如果它蓄意篡奪人類身體,它犯了罪嗎?在它謀殺他人之前機械生命,其生命與主體性為何?擁有肉身之後,又為何?

(繼續閱讀從機器人,看2020臺中歌劇院駐館藝術家《無光風景》(下)-「主體性與照護關係」〉


註釋

1、Robot機器人分為工業機器人(Industrial Robots)及服務型機器人(Service Robots)。目前工業機器人約佔全球機器人百分之八十的市佔率,遠高於服務型機器人。

2、Isaac Asimov於1942年發表的作品《轉圈圈》(Runaround),《我,機械人》(I, Robots)中的一個短篇,第一次明確提出為機器人設定的行為準則。

3、嬰兒的骨頭超過三百塊,因為某些區段的骨頭會隨成長而合成一塊,這也是嬰兒動作看起來比兒童或成人動作還要軟Q的原因。

4、陳盈帆,〈我,機器人,雙人舞-《黃翊與庫卡》〉,2016,P.31。

5、Uncanny valley的感受是真實的,但理論不是每個學者都認同的,有人持正面支持,也有人反對,認為是偽科學。最初提出此理論的是機器人學工學博士森政弘(Masahiro Mori)於1970年提出「不気味の谷現象」(bukimi no tani genshō),爾後被翻譯為英文Uncanny valley。根據森政弘的假設,隨著人類物體的擬人程度增加,人類對它的情感反應呈現增-減-增的曲線。恐怖谷就是隨著械器人到達「接近人類」的相似度時,人類好感度突然下降至反感的範圍。「活動的類人體」比「靜止的類人體」變動的幅度更大。參考資料:https://reurl.cc/nzRlZn

6、稱對方「可愛」既是褒也是貶,證明彼此地位不均。然而,Companion Animal的地位通常是升格,一般不會拿與人類平齊來要求牠們認真負責,反而,耍任性是多數Companion Animal的天生權利。

7、六識根,就是六種感官器官,眼、耳、鼻、舌、身、意。

《無光風景》

演出|王連晟與機器人、田孝慈
時間|2020/05/16 14:30(串流直播)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Thomas與管家兩者的互動(interact)僅限於人類與物件的「使用」關係嗎?Thomas究竟對管家抱持何種情感?又,他真的認識它嗎?(陳盈帆)
6月
05
2020
(延續多篇刊登於表演藝術評論台的《無光風景》文中所提)筆者所關心的是:線上直播展演,是構成本作更多層次的風景、迎向更廣泛的潛在觀眾,抑或將縱深平面化,解離了劇場幻覺與觀看的選擇權?眼盲喑啞的,是舞台上的她還是屏幕前的我?(楊智翔)
5月
25
2020
除了弱勢女性與強勢男性框架下二元對立的角色設定,舞台上的空間呈現也是非常意象式的,如同將一個方體左右水平攤開的空間結構,去掉任何的隱私空間,以全景敞視下的監獄視角,更加深性別權力的不對等結構與觀看──只能被觀看的盲啞女性與具有監視觀看設定的「象徵男性」機器人。(羅倩)
5月
22
2020
《無光風景》正是一部談論科技與人性相互建構的作品,觀賞《無光風景》的觀眾難道不正是利用直播這項科技重探人性嗎?就算其他作品不適合直播,《無光風景》的直播卻是題中應有之義:我們這些觀眾就算不是盲人,卻也倚賴直播鏡頭的話語感受此作的意義。(張又升)
5月
20
2020
在東亞的表演藝術生態中,製作人或策展人社群網絡有一個實質上的重要性,那就是:在各國經濟結構、文化政策、補助系統到機構場館往往體質與架構迥異的情況下,跨國計畫常無法──例如,像西歐那樣──純粹透過組織面來推動。無論是評估計畫可行性,還是要克服合作過程的潛在風險與障礙,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信任都是極為重要的基礎。因此,「在亞洲內部理解亞洲」也包括認識彼此的能與不能。
11月
20
2024
本文將主要聚焦於策展人鄧富權任期前三年,在由公立劇院、機構主導的城市藝術節之「策展」可能形塑什麼?又究竟「策了什麼」?而「策展」又如何「製作」節目作為討論主軸,並嘗試推想我們可能期待或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藝術節。由於我在上述期間曾多次以不同身份參與藝術節,請將本文視為介於藝術節觀眾、參與藝術家(團隊)、觀察者等多重身份交叉田野的書寫。
11月
15
2024
《熊下山》及《Hmici Kari》為阿改及山東野合作的部落走讀結合餐桌劇場的系列展演活動。阿改協助調度部落文史及人際關係的資源,如商借場地、遊客接駁 ……,我們則專注於劇本撰寫、排演、劇場技術與設計。在基礎條件的限制下,即使盼望搭配華麗的燈光或絢爛的配樂,現實中卻得層層考量,比如是否要借電還是自備發電機,、某段音量過於龐大,會不會干擾到鄰居或讓小狗咆嘯等。看似簡單的行政工作,需要耗損相當的溝通工程,人際關係的稠密程度比蜂蜜還黏,比樟樹燒出的煙霧還猛烈,團隊成員總得細細梳理,說話再說話、確認再確認。
8月
23
2024
筆者有幸參與的2023年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的藝術策展「淺山行路人」,範圍橫跨五縣市,光移動就是場挑戰,「走入地方」是所有參與藝術家與策展團隊開始的起手式,這其中也不斷叩問「地方」如何被界定與其所連帶衍生的認同、族群、邊界等諸多問題。在籌備過程中拜訪各地「地方引路人」成為一個關鍵,透過多次實際走訪、聆聽、討論與溝通,許多作品在這個與地方來回互動的過程中而發展至最終樣態,甚至因應場域而重新發展。
8月
21
2024
對於徵件或委託創作來說,通常會有明確的目的與任務,而該任務也很可能與政府政策相關,例如利用非典型空間(通常帶著要活絡某些場域的任務)、AI、永續發展、社區參與等。一個不變的條件是,作品必須與當地相關,可能是全新作品或對現有作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編。可以了解這些規章的想法,因為就主辦方而言,肯定是希望作品與當地觀眾對話、塑造地方特色、吸引人流,並且讓首演發生在當地的獨家性。這似乎造就了「作品快速拼貼術」與「作品快速置換術」的技巧。
8月
1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