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是怎樣煉成的?尼采,哈姆雷特,與蕭伯納完美華迷四年養成計畫《諸神黃昏》
10月
15
2019
諸神黃昏(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11次瀏覽

王寶祥(特約評論人)


也許是頭次看歌劇,就碰上世界最長歌劇之一的《諸神黃昏》,【1】坐我隔壁的阿北(伯)極度不耐,數度聊天不輟,制止不理。大結局前,他眼見哈根掏槍將同母異父的兄弟昆特一槍斃命,又忍不住碎唸:「那時候哪有槍啊?」我猜他的那時候,指的應該是北歐神話紀元。的確,神話時代沒有槍砲,且華格納劇本也沒有槍殺,都是拉夫拉前衛劇團製作搞的鬼,將《指環》神話賦予我們的時代精神。

「于時代其藝術,于藝術其自由」這句維也納分離派館門口世紀末的訓示,【2】足以形容二戰後的華格納歌劇製作,在其金孫威蘭(Wieland)與沃夫岡(Wolfgang)兄弟所引領的主題動機:賦于時代新義。任何當代《指環》製作的標竿,恐怕都不會是1876年,作曲家親自下指導棋,自然主義風格,越寫實,華格納自己越不滿意的拜魯特(Bayreuth)首演;而會是1976年,《指環》百周年慶,法國導演謝侯(Patrice Chereau)與指揮布列茲(Pierre Boulez)劃時代的拜魯特合作。謝侯製作的特色,在於還原四部曲跨越近三十載創作的社會環境變遷:舞台上天神瓦哈拉殿的巨型機輪滾動不歇,齊格飛鑄劍的風爐烈焰熊熊,再再都體現十九世紀中段,1848年以降的後革命紀元,民族主義風起雲湧,中產階級壟斷生產工具,資本主義進入高度發展期。當時親自參與德勒斯登革命的年輕華格納(年三十又五),不但是文青,也是憤青,自我期許將他自創音樂、自寫劇本的樂劇,上承希臘悲劇精神,下銜自創《未來的藝術》火炬,承先啟後的不但是創作美學,更是企圖實踐美學于周遭生活,改造當代社會。

因而華格納呈現神話,四部(前夕加三夜)長達十六小時的演出,其初衷就在於拆解神話,以古喻今。當然,其時代寓意之內容,見仁見智,甚至完全不可取(培力德意志民族雄風、清掃猶太人腐敗歪風等),但企圖契合時代之精神,仍值得傳習。若說謝侯的百年《指環》還原華格納創作的工業年代,那麼拉夫拉的二十一世紀新製作有何新義?【3】由第二幕複雜的前景與背景電腦動畫交織,資訊充斥到無法及時處理,明顯有別於謝侯百年指環的高度工業化時代,吾人顯然是身處於後工業化(post-industrial)的資訊時代。

眾人皆睡我獨醒,掌握一切資訊流量的是哈根,我認為是第三夜的主角。在二幕三景的叫陣獨白,可略窺一二他的關鍵腳色:從第一景的守夜變守靈,哈根半夢半醒之間,被尼貝龍侏儒族應已仙逝的父親阿伯利希喚醒,耳提面命務必奪回傳家寶指環。這其實並非招魂,而是召喚:意識形態的父權繼承。因而哈根的父子會,乃神交託付未竟志業,如同哈姆雷特(Hamlet)在午夜堡壘與王父會面,由他不得,別無選擇。由是,三景起頭哈根的呼軍叫陣,是主動呼應先前潛意識的招喚(appellation),眾兵被喚醒,卻一頭霧水,為何舉辦婚宴需要動用戰嚎,他重複的主調「Not ist da!」有所緊急需要,但無所求者,當然也就無法認同。因為這是王子復仇記──哈根一個人的戰爭,第一役就從婚禮開始,戰嚎是備戰起手式。

抹著京劇反派大花臉,穿著袖口繡著歐元/日幣/人民幣等貨幣符碼的尼貝龍族後裔哈根,其所處背景當然並非遠古史前神話紀元,或時空不確定的《冰與火之歌》浩浩中世紀,亦非創作尼貝龍史詩詩歌的十三世紀。指環本身符碼所指向的意義,也許人人自由心證,但很明顯地,歐元是二十一世紀的最新廣泛流通貨幣,此製作指向的當然是吾人使用歐元的現在。而若還以為諸神黃昏了,遞嬗沒落神族的,就是盤古開天的初史天真人類,那未免也太傻太天真,太給自己面子了。兩袖揮金(一手揮槍)的哈根,就是當代布爾喬亞代表,而我們都是尼貝龍族,不但是侏儒,更是小人。

反貴族(另方面又吃乾抹盡其好處)的華格納,認同的當然不是注定沒落的諸神,而是天神後裔與人類混血的英雄齊格飛,不然也不會把自己兒子取名齊格飛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天真英雄,充分體現華格納崇拜的德意志民族原型;而殘害忠良的,並非言聽計從的季比宏(勃根地)族兄妹,而是同母異父的侏儒後代哈根。尼貝龍族的詮釋眾說紛紜,包括侏儒族就是華格納向來嫌惡的猶太人,【4】當然倘若順著他的民族觀走,只會終抵納粹;因而以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分析中產階級複雜的妒恨情結(ressentiment)觀之,也許是更實用的參考座標。

年輕有為的學者尼采與華格納是忘年之交,他最為人所知的超人(Übermensch)說,相對的就是為妒恨情結所困的小人:無法超越世俗價值觀的勝敗虛榮,就將自己的自卑/悲情結一股腦地找個替罪羔羊概括承受。這種我沒有你有的,你就是不對,所以我恨你(一旦我有了就不恨自己的雙重標準),完全展現在尼貝龍族父子的對話:恨那些快樂的人!【5】所以尼貝龍族更是精神上的侏儒,妒恨齊格飛的英勇天真。

哈根何嘗不是如此這般的中產階級小人領袖:長於看趨勢,帶風向,他熱我冷,觀察卻不參與。歃血為盟他不參加,很酸民地說他的血統不夠尊貴;暗地策劃整個失憶騙婚戲碼,婚宴是他的鴻門宴(巨幅直條唱名諸神),就像哈姆雷特對戲中戲下指導棋,再退居幕後測試反應。他的孤獨,他的憂鬱,他父權壓力下報仇之必要,都可與哈姆雷特可類比,不同在於一切為了搶奪指環的權力(也許自認是權利)。小人的命運,如同開始命運三女神所編織,蔓延至台下,牽連網羅著所有觀眾,一個也跑不掉;除了新鮮的觀眾參與感,或許也能讓觀眾反省自身所處社會瀰漫的小人妒恨情結。

強調戲劇延續性的華格納樂劇,儘量避免以傳統義大利式的詠嘆調來突出單一歌者,然哈根卻有三次近乎獨白(若父子會是夢中),當然是傳統反派大壞蛋,但也是全劇最清醒、最算計、最多內心戲的腳色。在《女武神》唱渾丁的義大利男低音安迪亞‧席維斯特利(Andrea Silvestrelli),厚實低沉卻又清亮的貝斯,成功延續了相同製作在瓦倫西亞首演的芬蘭男低音薩米能(Matti Salminen)的傑出表現,堪稱本次演出的一大亮點。

歷經三年四齣的磨練,國內觀眾早已熟習拉夫拉結合前衛動畫與傳統馬戲,新舊並陳的混搭風格,最終回延續一貫華麗的視覺語彙,數位影像堆疊,但未推陳出新:同樣的機械神駒,同樣的動畫回顧,同樣的電腦繪圖地球轉動來伴奏幕間音樂。當然劇終布倫希德的自焚場景,恰好符合劇團一貫玩火的專長,顯然也跟台灣的戊己劇團合作愉快。大費周章引進國外歌劇製作,主要目的之一應該就是交流、觀摩,甚至較勁。由於華格納演唱向來屬於獨特的專長(Fach),國內歌唱家尚在培育中,應未到較勁的程度。飾演阿伯利希的男中音趙方豪,對手戲遇上強大的男低音,當然相對吃虧,但至少在戲劇上可多下些功夫,例如多達五六次耳提面命的〈哈根,我的兒〉,音色與表情均可有更多細緻變化的空間。

華格納是舉世少見的,無論音樂或戲劇、神話到歷史,都拒絕討好觀眾,反而對其要求極高的全方位總體藝術家。歷經三年四期的錘鍊,不少國內觀眾是年復一年南下、北上遠赴台中,猶如前往德國拜魯特的綠丘朝拜一般,消磨一整天,只求一齣戲。這是否能匯聚成新的觀劇動能,甚至如全球已蔚然成風的《指環》追劇的養成?仍有待觀察。除了也許無法擋的中產階級拘謹(且昂貴)的魅力誘惑,華格納鐵粉旅行團逐漸成團之外,是否亦可期待更加批判性地觀看樂劇,成為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筆下的完美華格納人(the perfect Wagnerite),未必是老蕭期待的費邊社會主義(Fabian Socialism),或許由不同製作風格,激盪出尼采式的價值翻轉,造成華格納、尼采、蕭伯納都期待的個人至社會的改造?敬請期待。


註釋

1、世界最長單齣歌劇依舊是華格納歌劇──《紐倫堡的名歌手》,演出時間約五小時二十分鐘。《諸神黃昏》近五小時,《指環》四部合計約十五至十六小時。

2、自翻德文原文:Der Zeit ihre Kunst. Der Kunst ihre Freiheit.

3、拉夫拉前衛劇團的製作最早在2008年,西班牙瓦倫西亞(Valencia)成立兩年的新落成歌劇院演出,由梅塔(Zubin Mehta)指揮。

4、華格納的反猶(anti-Semitism)不僅顯現在其生活經驗,例如仇視對他有恩的猶太作曲家麥爾比爾(Meyerbeer),更是由他諸多的書寫認證,像在《音樂裏的猶太》(Judentum in der Musik, 1850)就以民族本質論瞧不起孟德爾頌的創作。此時恰與其創作《指環》劇本相吻合。

5、自翻德文原文:Hasse die Frohen!

《諸神黃昏》

演出|拉夫拉前衛劇團(La Fura dels Baus)、NSO國家交響樂團
時間|2019/10/06 15:00
地點|台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替這個四年週期劃下句點的《諸神黃昏》,可以說是最讓人有感覺的一部,一方面來自華格納的作品,一方面也來自拉夫拉前衛劇團製作和國內外演出者的同心協力。(沈雕龍)
10月
31
2019
此製作對應的文本並非被輕易跳過的華格納,而是可輕易認同的現代社會議題。讓對的觀眾接住對的對應,好站在對的一方,塑造聲息相通的氛圍,互相取暖。如此的上下交賊,被輕易跳過的不只是華格納,也是布萊希特堅持反認同,反討好的理性批判路線。(王寶祥)
6月
18
2014
這個聲響是這麼地特別,成就它的諸多元素卻是如此的日常、隨手可得,以更具野心的企圖,重新詮釋了華格納革命般的總體劇場聲響。聽覺先行於視覺,宣告了「聲音」才是這齣戲的主角。(白斐嵐)
6月
18
2014
如果單就演出形式與具體呈現而言,《諸神黃昏》或許不能說是獨樹一格,但若扣合著對於「共同創作」的生產方式想像與「無支配」意識形態認同來看,則成了十分特殊且充滿行動力的一次展演。(黃鼎云)
6月
18
2014
這次演出的力道不在於促狹的當代轉換;一對一的對照只是複製符號,很難帶來任何觸發。再拒沒有這麼做。桌邊人們的話語和聲響指出的不是一個完整清晰的劇情布局,而是眾說紛紜的喧囂,這些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存在狀態。(陳佾均)
6月
17
2014
創作群們費盡心思,向劇場之外的美學、哲學、社會學…借力,卻忘記返回劇場本身,譬如跟原劇本文本關係的處理,或者劇場中身體性(要表演或者不表演),而這也牽扯到參與演出的,到底是行動者還是演員?以及,更重要的,演出跟觀眾之間的關係。(謝東寧)
6月
16
2014
再拒劇團以「指環」歌劇的終章,擬現真實生活的街頭運動,又以犀利的批判諧仿真實生活的具體細節,年輕人們玩起真的「兒戲」,集體拆解劇場遊戲規則之際,還顯現了某種層次的「集體殉道」精神!(傅裕惠)
6月
16
2014
編導並未安排更流暢且有意義的換場,彷彿唱完一首歌,然後再下另一首的前奏,這齣戲就可以準備開始進入下一段,於是《織男・彼赫巫》大概就是十一首MV的歌單播放,不需要準確連結,也無法有效縫合、或是構成「一個」完整的敘事。
10月
04
2024
《夜燈》不僅僅作品本身小而精巧,連觀眾人數也是不到五十人,因為空間有限,在小小的坐墊上互相緊挨著,形成一種親密的觀賞經驗。
9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