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舞者的故事、說雲門的故事:《霞》作為舞者們與編舞者的共同創作
4月
25
2022
霞(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李佳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19次瀏覽

李宗興(駐站評論人)


由舞者「跳自己的故事、跳著跟夥伴的故事,跳出自己與觀眾的互動」。【1】編舞者鄭宗龍在節目冊上談到《霞》的創作源起,強調創作的核心從編舞者轉到舞者身上,不再是以編舞者為訴說的主體,而是由舞者說出屬於舞者的故事。

此一創作主軸的轉換,讓我得以看到跳脫出冷戰以降、框限臺灣舞蹈藝術創作的人文主義思維:不再將「人」——一種普世概念下對於人類共同處境的想像——當作藝術創作唯一指向的美學思維,進而展現出表演藝術作為表達與溝通媒介的更多可能。用白話文說:我在《霞》中看到了不全然屬於世上每個人、但卻扎扎實實屬於雲門的故事。這個故事,是舞者自身的,是雲門舞者傳承的,更是雲門與長期關注雲門的觀眾共有的。


霞(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李佳曄)

在《霞》之中,令人想起關於雲門點點滴滴的元素,俯拾即是。例如當舞者群在舞台上各自舞動,讓我想起《春之祭禮.台北一九八四》的眾聲喧嘩;當群舞者共同撐起黃詠淮,令其彷彿遊走於山巔或雲端,讓我想起了《九歌》中的〈雲中君〉;當全體舞者聚在一起,切換手勢,讓我看到了《斷章》全體舞者聚集在大樹旁,焦躁的生命姿態;當黃羽伶與黃柏凱時而跳起雙人、時而玩起兩小無猜的踩腳遊戲,彷彿另一種《水月》中的陰陽相映狀態;當陳慕涵站上音箱,張牙舞爪地揮舞雙臂,讓我想起《十三聲》中道士的癲狂;當陳宗喬在頂光所造成的明暗對比中扭轉手臂與手掌,讓我想起《松煙》開場的相似燈光與手勢編排;當舞者再次群聚舞台,看似紛雜又或三或兩舞出呼應的動作,讓我想起《關於島嶼》中群舞的各自舞動又時而兼容。《霞》的一個個片段,或多或少令我想起了某一個屬於雲門、也屬於雲門觀眾的片刻。

然而我陳述上述的相似,並非意圖指摘鄭宗龍挪用了過往舞作的編舞手法。相反地,正是因為與雲門舊作互文的詮釋,勾勒出說故事的主體與觀眾的回應想像。如黃詠淮的山雲漫遊,並非如「雲中君」角色透過身體「凝」的氣勢,帶出神祈強烈的神聖感;反而是透過躊躇、遠望、沉思,挪移於背景山巒圖像,呈現出踏於雲端的舞者面臨的各種摸索與挑戰。又如黃羽伶與黃柏凱的雙人,兩位舞者之前不再是充滿感受性的陰陽氣息流動,而是舞者間因有著長期身體訓練而能夠做到快速、精準的嬉鬧互動。這些與過往雲門舞作有所呼應的片段,讓雲門舞者卸下再現「神」或「人」等大敘事角色的表演美學,透過一點一滴細緻的「成為舞者」,讓我看到一個個由舞者作為創作主體的故事。


霞(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李佳曄)


霞(雲門基金會提供/攝影李佳曄)

這裡所指稱的舞者,不一定是作為個人的舞者。《霞》的舞者很有可能並未擔當過前述雲門舊作的角色;儘管有,也不必然在發展動作時有意識地模仿過往舞作角色的姿態。然而我的互文聯想,正是雲門舞者作為一個集體,長期與觀眾互動的印證。雲門舞者甄選入團後,必然與前輩舞者有所互動,一同上課、編排新作乃至重現舊作。身體動作的姿態與知識,也在這過程中傳遞與變化。這正是一個長期聘任專職舞者的舞團,才有可能產生的舞者身體特質,也是一個長期以作品陪伴觀眾的舞團,才得以向觀眾說出的互文故事。

雲門舞者是個人、是舞者群體、也是「人」。人文主義精神對於普世「人」的關注,是一種詮釋方向,但並非藝術的唯一價值。作為觀眾,我與舞者們可能有著雷同的生命經驗,但那是我作為聽故事的人,擷取的想像與詮釋。我與舞者也必然有相當不同的生命:舞者長時間待在排練室與編舞者工作,與夥伴互動,長期與自己的身體工作,這些都不是非專職舞者的我可以經驗的生命。這一次,鄭宗龍挪出了編舞者的中心位置,讓舞者來說出「舞者」的故事,讓《霞》成為舞者的共同創作。而我作為雲門的觀眾,聽到那些與我生命經驗或有不同,卻依然動聽又充滿想像空間的故事。


註釋

1、鄭宗龍(口述),尤博怡、Arya.S.H(文字整理),〈走向未來前〉,《霞》節目節目冊(2022),頁9。

《霞》

演出|雲門舞集
時間|2022/4/16 19:45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位舞者從後方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衝進舞群,燈光霎時大亮,由清水靖晃以次中音薩克斯風重新演繹的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第一號前奏曲樂聲響起。舞者開始流動,或站或蹲,或顫抖或跳躍⋯⋯(鄭宜芳)
5月
16
2022
《霞》的構作成果就如同馬賽克一般,由許多顏色大小不一的碎片所組成,互相扶持、容納,最終形成一片龐大的彩繪玻璃⋯⋯特殊安排的獨舞,與組曲之間銜接的聲音相仿,並非作品中大方向的主軸,卻突如其來地將我們拉出作品之外,不過度沉浸在原有的氛圍裡頭,意識著現實世界的存在。(簡麟懿)
4月
30
2022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
於是乎《我.我們》第二部曲也一如首部曲般,意味著全新的布拉瑞揚舞團正在萌芽,同時尋覓到了一個獨立的中心點,而不單僅是繼承,以及向傳統學習。他們開始進一步發展、定義此時此刻的當代原民文化,對筆者而言,更點出了新的演化與反思:這樣「原住民」嗎?
10月
08
2024
全場觀眾呆呆坐著,面對著是否該積極地去理解這些流動的刺眼與挑釁究竟意味著什麼而無動於衷?又或是令人岔題雜想,編舞家當真要三部曲翻了你個底朝天:莫非這裡的音樂是用來看的,視覺是通過震動方可見,而舞蹈本身就是飛蚊症?難道這是一個新的山神巨獸神話傳奇的懸絲傀儡戲?果真眼前的都不是眼前,唯有鳴謝支持我們繼續跳舞是真?真的是這樣?政治正確就是理所當然?
10月
08
2024
《我忘記舉手》藉由樂齡族群、青年族群及青壯年族群,讓觀眾重新反思人生階段所面臨的議題,具教育意涵以及人生觀,探討人生哲理……
10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