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樂新聲的多元脈絡《箏峰涵韻》
10月
26
2020
箏峰涵韻(台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033次瀏覽

楊宜樺(專案評論人)


2020年下半年步入後疫情時代的臺灣,儘管表演藝術節目逐漸復甦,但在境外疫情依舊反覆波騰的情況下,各大職業樂團年度新樂季的節目策劃皆或多或少受到影響。臺北市立國樂團(以下簡稱北市國)所推展的2020/21樂季雖延續「讓您聽見世界」標語,但相較於過往邀請多位外國音樂名家來臺合作,新樂季則多將舞臺讓予臺灣近年嶄露頭角的音樂新星。其中,北市國開季第二場音樂會即特邀臺灣古箏中、青世代演奏家——樊慰慈、謝岱霖與郭靖沐——帶來三首各異其趣的箏協奏曲,一展臺灣箏樂的多樣面貌。【1】

一般而言,當代古箏新創作品大致可歸納為兩條路線:一為受西方音樂教育訓練的專業作曲家,以作曲家為中心探索古箏音聲;二為沿襲中國流派風格的傳統演繹及演奏技巧開發,以演奏家為中心琢磨古箏表現力。直至上一世紀,這兩條路線可謂涇渭分明,然近十幾年來隨音樂家的多元養成背景而逐漸交匯,本場身兼演奏家與作曲家的樊慰慈、郭靖沐即為二例。不過,音樂會上半場分由這二位創作/改編的作品,雖皆屬以演奏家為核心,卻開出迥然不同的花朵。

新聲幾何:郭靖沐《跳鍾馗》

箏峰涵韻(台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由郭靖沐擔綱獨奏的《跳鍾馗》(2017),以「我手演我寫」之姿與北市國協奏,許是自首演以來最貼近創作當下所想像的音聲表現,無論是運用泛音、木音、手掌擦絃、指甲刮絃等特殊記法,與樂團一同圍繞著全曲中心音發展的音色交疊,或是轉化民間儀式「跳鍾馗」形象而來的大跳音型,作為樂句輕/重拍(upbeat/downbeat)的重要表徵,抑或是帶有藍調色彩、洗腦似的旋律呈示,以及大量運用快速指序的炫技段落。這些具有相當難度的演奏技法,對郭靜沐而言如信手拈來,儘管主題與音型一再反覆略顯冗贅,古箏依舊沉穩地與樂團相和、相衡,引領樂團轉換每個段落情緒,鋪就樂曲的高潮起伏。

根據筆者觀察,此曲創作彼時正是郭靖沐憑藉其精湛的演奏能力,大量涵化當代嚴肅音樂創作的聲音美學,以此作為探尋古箏新聲的手段。因此,《跳鍾馗》雖為箏協奏曲,但箏獨奏的重要性在演奏家中心的定位下更勝樂團;有些樂段似以室內樂概念編寫樂團聲部,聽來有小巧精緻感,樂團表現卻也相對受限。在樂曲結構上,則以中國音樂段落式鋪排(散板、慢板、中板、快板)兼融協奏曲形式特徵,如主題呈示、發展與再現,及華彩炫技。相較於郭靜沐近年新作,《跳鍾馗》可說是其從演奏家涉入作曲家的階段性嘗試,不僅顯現其國樂背景的音樂慣習,同時也呈現其對古箏陌生化聲響的好奇與應用。更進一步,從郭靖沐選擇以弓奏箏的簡易即興作為安可曲【2】可觀之,其對古箏音聲的掌握與理解已超越以往,期望帶領觀眾突破箏樂框架,聆聽與感受純粹的箏聲世界。

古韻新究:樊慰慈《廣陵絕響》

箏峰涵韻(台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接著上演的《廣陵絕響》(1995-99/2020),古箏獨奏以樊慰慈1995-99年改編琴曲《廣陵散》的定稿為基礎,今再與陳中申合作編配為箏與國樂團首演之。從獨奏觀之,此改編之作反映出樊慰慈曾一手操琴、一手執箏的演奏涵養:一方面,此曲循歷代琴家的考據與譜音,保留較接近原始版本的樂段安排,並重新審視樂曲的張力詮釋,顯見復古風格演奏實踐(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3】之影響,演出時隨樂投影出段落標題的設計亦可見一斑;另一方面,此作於古箏上大幅運用古琴演奏法,以及仿琴韻之泛音與按滑音處理,樊慰慈承襲早期箏家不戴義甲的彈奏方式,反而成為貼近琴曲的音色優勢。作為身歷古箏現代化轉變的中世代箏樂家,樊慰慈借鑑「他者」,將古琴舊韻轉為古箏新聲,是現代演奏家拓展古箏曲目相當常見的一種方式。值得思考的是,這類全然風格改編/模仿作品雖易為聽眾以欣賞他者之聲(exotics)的心態接受,但當樂曲去脈絡化(例如不再如此重要的琴曲段落標題)後,除了略為新穎的音聲技法外,其定位為箏樂作品與對箏樂藝術發展的意義何在?

換個角度來看,加入國樂團的《廣陵絕響》倒是個奇妙的組合。嚴格說來,沿襲琴曲的箏獨奏已臻完整,致使陳中申所編配的樂團聲部,依其慣習偏向以現代國樂化聲響見縫插針,如圍繞著箏獨奏的樂句起落,或為和聲相應,或為旋律呼應,或善用不同樂器演奏語法織出宛若江南絲竹的異音(heterophony)風采。如此混搭,若獨奏與樂團相契合或許會有奇特的火花,可惜的是,本場古箏獨奏與樂團像是兩個世界般加深那步伐不一的違和感,同時消泯了箏獨奏原有的音樂張力。獨奏家熟稔琴曲意境,演奏起落也心隨意轉,樂團卻時常跟不上其速度變化而分家;當雙方一致時,主掌獨奏韻味的滑、泛音易被樂團掩蓋,而獨留古箏表現的樂曲高潮段落,卻又因少了樂團厚度而略顯薄弱。若說箏獨奏《廣陵絕響》忠於呈現琴曲「大音希聲」之美,那麼箏與國樂團《廣陵絕響》則像是表現出一種現代對話的不一致性,大聲而音希。儘管如此,樊慰慈在安可曲《陳杏元落院》仍展現其深厚且穩健的演繹,特別是其將河南箏曲融入潮州箏派的溫婉之氣,顯現此一世代承接與轉化傳統箏曲而成的個人風格。

戲說古今:陳哲《本生紀》

由謝岱霖與北市國在臺首演的《本生紀》(2019)則呈現了近年中國箏曲創作景況,無論作曲家或演奏家作品皆沿襲以如歌如泣的旋律作為音樂主題,力求發揮樂器固有演奏技法。這首中國作曲家陳哲的近期新作,以佛經故事為創作靈感,以象徵出世(仿古琴音聲)與入世(富含情感的)的雙主題爭相發展貫穿全曲,仿古情懷與敘事配樂風情交替中,又引京韻大鼓之節奏聲響為素材,運用古箏極富張力的演奏技法營造樂曲高潮,並與其後空靈昇華之氛圍產生對比。相較前述作品,陳哲顯然深諳國樂團配器語法,獨奏與樂團比重較為平衡,兩者互襯又相和,特別是宛若唱曲的箏獨奏華彩、散板段,與堆疊樂曲層次的樂團相應方式,可聽見中國作曲家在民族器樂創作的養成,隱隱潛藏幾絲樣板戲(戲曲音樂交響化)之音聲趣味。

箏峰涵韻(台北市立國樂團提供)

總覽陳哲的箏樂作品,《本生紀》雖較無過多炫技表現,也是集結其近年箏樂創作手法之作。透過謝岱霖的彈指之間,其善用細緻音色充分表現旋律情感的演奏,將不斷反覆再現的雙主題依據樂段鋪陳詮釋地可圈可點。相比之下,樂團表現則較為平庸,齊奏時偶顯樂團各聲部的音色紛雜,音樂層次對比也稍嫌不足。而這場音樂會最令人動容的演奏,是謝岱霖獻悼箏樂教育家陳麗華老師的安可曲《臨安遺恨》(何占豪曲,僅演奏散板與慢板段),寥寥幾句慢板旋律瀰漫出哀切心意,雖不甚穩當卻顯感受之真,情緒渲染直至曲終。

受眾迷思?《聽見1960》與《藍色的思念》

這場音樂會除了特邀企劃的古箏協奏曲之外,開場與壓軸曲目分別安排彰顯北市國主場的國樂團作品:劉至軒《聽見1960》及關迺忠(編曲)《藍色的思念—鄧麗君精曲聯奏》。前者向耳熟能詳的梆笛名曲《陽明春曉》(1960)致敬,取其旋律素材為主題動機,創作手法則鮮明地運用1990年代國樂盛行曲風:浪漫主義和聲行進、具優美旋律的慢板,以及主題在各聲部的再現與串接,達至高潮作結。身為二十一世紀的聽眾,在此作中除了聽見1960年代的經典旋律,也品味著二十世紀末的國樂流行,在聽覺經驗上感受復古與新意的多方對話。作為開場曲目,此舊曲新作也呼應了三位古箏演奏家呈現的六首箏樂(協奏曲與安可曲)所涵蓋的深度與廣度。

然而,壓軸曲目擺上《藍色的思念—鄧麗君精曲聯奏》則令人匪夷所思,特別是在數首精彩的古箏協奏曲之後,國樂化流行歌霎時抹煞了前所積累的藝術性意涵,儘管此曲是樂團各方面表現都較為平穩的一首。從節目策劃來看,或可解讀為這是北市國著眼於「親民」行銷策略下所作的選擇,但如此反差的曲目規劃,一方面模糊了這場被列為「名家系列」音樂會的旨趣,究竟是箏樂名家的舞臺,還是北市國的品牌(品味)行銷?另一方面,這也顯現出拼湊曲目下的製作意識形態,及對音樂受眾的狹隘想像。實際上,現場聽眾不少為箏人或箏樂愛好者,當眾人耳朵經前述各具特色的作品洗禮後,自然無法滿足於以流行歌曲作結(部分聽眾甚至在謝岱霖演奏安可曲後先行離席)。若考量類似主題,倒不如選用樊慰慈《鄧麗君》箏協奏曲【4】,不僅符合本場音樂會「箏峰涵韻」的標題意涵,更能藉由三位古箏演奏家與北市國的同臺競演,讓音樂會高潮落幕。

若撇除國樂團曲目不談,揭開指涉為「釋、道、儒」的節目企劃包裝,本場音樂會呈現了當代箏樂作品的多樣聲貌,無論是另闢蹊徑、借鑑他者或承襲主流,皆為古箏演奏藝術注入更為豐富的表現力。值得一提的是,按邀演慣例請演奏家分別端出拿手好菜的安可曲,比起正式曲目更有名家匯聚之感,除了讓各有專擅的三位演奏家一展長才,也表露其藉由古箏所欲傳達的音樂理念、想像與挑戰。從傳統流派到前衛音聲,從情感敘事到聲響感知,臺灣箏演奏家帶來跨度極廣的3+3首箏作,不僅體現了當今箏樂藝術的歷時性與共時性,交織出多重面向的發展脈絡,也令人期待未來在蘊古涵今的基礎下蛻變而出的各式箏樂新作。

註釋

1、2020年上半年COVID-19疫情爆發時正是北市國傳統藝術季開幕之際,臨將上演的節目頓時取消大半。對箏樂迷而言,最可惜的許是由樊慰慈策劃、集結古箏、日本箏(Koto)、伽倻琴(Gayageum)、蒙古箏(Yatga)等箏族樂器協奏的開幕音樂會「東亞箏鋒」。本場「箏鋒含韻」音樂會同樣由樊慰慈策劃,儘管和「東亞箏鋒」全為箏協奏曲的節目內容有所落差,但或仍彌補箏樂迷些許遺珠之憾。

2、本場三位箏演奏家於曲終敬禮後,立即演奏安可曲,並未更換古箏。《廣陵絕響》與《本生紀》定弦以五聲音階為主,可直接或簡易調絃轉調演奏一般箏曲。《跳鍾馗》則為非調性/式的專屬定弦,故郭靜沐拋棄樂音,改採弓奏聲響作為安可曲的即興素材,亦是既省時又令人耳目一新的選擇。

3、復古風格演奏(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為西方曾風行一時的復古音樂運動,依據歷史文獻紀錄(含手稿、樂譜等)從樂器形制、音律等方面重建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等早期音樂的器樂演奏實踐。此概念延用至近代琴學研究,有些琴家致力於考據歷史經典,來演繹流傳亙久的琴譜樂曲。

4、樊慰慈《鄧麗君》箏協奏曲(蘇文慶編配)創作於2010年,首演編制為五箏協奏曲(古箏*2、日本箏、伽倻琴與越南箏);後陸續應需求改編為箏獨奏與國樂團、箏二重奏、箏三重奏等編制。

《箏峰涵韻》

演出|臺北市立國樂團、樊慰慈、謝岱霖、郭靖沐
時間|2020/09/18 19:30
地點|臺北中山堂中正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一個演奏實踐是否有其創造性或獨特藝術價值、其中的技術層面(包含整頓合奏的能力、演奏的技巧)是否頂尖、作為觀眾的自己是否喜歡,這三件事情完全應該區分開來。
12月
20
2024
透過不同的選曲組合,「爵士女朋友」四重奏在這場演出裡以多元的音樂視角為臺北的爵士樂現場注入活力。長笛作為主奏樂器,跳脫了傳統爵士四重奏中薩克斯風或小號的框架,為熟悉的旋律帶來耳目一新的質感
12月
12
2024
這篇文字要探討的,就是這個「不尋常的迴響」的成因,主要聚焦在梵志登的詮釋美學、與長榮交響樂團的合作成果、此一詮釋成功的客觀條件,以及這個成功所代表的,對於西方古典樂界的時代意義。
12月
09
2024
這場演出不僅展現了爵士樂的即興精神,也啟發人們重新思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關係。無論是對傳統的致敬,還是對未來的想像,徐崇育的創作都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作為聯繫世界的「鑰匙」,音樂演奏讓我們穿梭於不同文化,找到多樣和共鳴的可能。
12月
02
2024
強而有力的節奏搭配迷離奇幻的電子聲響,形塑出一個寬闊、悠遠且充滿想像力的聆聽場域,吉他即興則穿梭其中,展現了樂團在律動與空間感之間的掌控力,呼應著「脈動」曲名,同時也定義了《逗號與句號之間》的風格:融合了電音、當代爵士和搖滾元素的音樂。
11月
27
2024
吶幫人樂團的《分貝沒有超標》為眾人帶來一場跨界派對,以嗩吶家族為主角,佐以爵士鼓、貝斯、巴松管,融合當代、民俗、各種中西合璧的編曲。
11月
24
2024
這種策略不僅容易忽略那些在異鄉成功落地生根或最終凱旋歸來的移民圖像,還可能落入同質化早期移工與當代難民的歷史脈絡及時代背景的危險,簡化了各自情感與心境的複雜性,使其成為鐵板一塊。
11月
11
2024
透過這一系列在臺灣的巡演, “melodies”將「中央線」的演奏風格介紹給本地樂迷,演出現場幾乎是座無虛席,說明了實驗性強的音樂風格和表演形式是有市場的。這也激發了我們思考:在臺灣,聽這類音樂風格的樂迷,未來有沒有可能成長、茁壯?
11月
07
2024
楊曉恩和幾位日本樂手的合作演出,不但見證了本地爵士演奏的高品質,也讓臺灣樂迷看見臺北與東京之間,透過同台演出培養出來的珍貴情緣。我期待未來的臺日交流不但能滋養本地創作,也能提升樂手們在國際間的能見度,讓臺灣的爵士樂成功地走出去。
11月
0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