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套的劇作,澎恰恰的演員劇場——回望《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的「懷舊」
5月
20
2022
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躍演提供/攝影林政億)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488次瀏覽

顏采騰(專案評論人)


對於2019年《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下文簡稱「麗晶」)的首演版,劇評人吳岳霖指出其販賣「懷舊」情懷,行銷價值多於情感表達,找來澎恰恰飾演主角尤其加乘了市場化的導向。【1】而我看完《麗晶》今年在北藝中心的版本後,卻對「懷舊」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也許,那不只是票房長紅的利器,它還紮實地構成了一套劇場美學的基礎;甚至,澎恰恰本身也是其中的關鍵。


懷舊之一:老套作為方法

以故事的情感內核而言,《麗晶》是一齣關於回憶、懊悔與已逝美好的音樂劇。

在基隆港營業幾十載的「麗晶卡拉OK」熄燈在即,老闆娘陳麗卿(澎恰恰飾)獨身一人,坐看店裡繁華落盡,叼著菸,憶起她幾近跳港的心境曲折,隻手撐起卡拉OK店的艱辛,與客人以及小姐們的甘苦回憶⋯⋯還有,她最疼愛又傷她最深的坐檯妹妹小玲(張芳瑜飾)。自始至終,都聽得見麗卿的恆久嘆惋:「小玲,這首歌點給你」「小玲啊⋯⋯」。這時我們已隱約知道,小玲是麗卿終生難以放下的傷痛。

每個人心中,不都有過這種無法和解的悔恨?愈隨年紀增長,悔恨之事愈多。這個故事核心雖顯尋常,卻能讓所有觀眾心有戚戚;在第一幕的麗卿獨白,隨著菸一根根燃起,我也溼透了眼眶,可說是老套但非常有效的故事原型。


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躍演提供/攝影林政億)

後續的故事細節同樣老套。例如,小玲借款潛逃,最後吸毒精神錯亂,讓麗卿抱憾終身;例如,麗卿惹上癌症,又面臨畢生心血遭徵收在即的不捨⋯⋯。再看看人物的形象塑造:劇中角色一個個幽默掩蓋悲傷,不善以言說傳達情感⋯⋯,這些屬於上一世代的性格特徵與戲劇套路,實在讓人想吶喊,會不會太過老掉牙了!不過,了解到編劇詹傑僅三十餘歲的年紀,我們就明白,這些並非上世代人的同語反覆,而是跨時代的觀察與描繪。換言之,詹傑想必是「故意」營造這種劇情與人物氛圍的。

雖說《麗晶》是詹傑親訪基隆的田調成果,但在今年的版本,劇組已不再強調陳麗卿與「麗晶卡拉OK」的真實存在,只表示這是「一首寫給港都基隆的時代情歌」(引宣傳語)。對於「田野作為創作方法」、人物的再現還原度等,【2】我們應也不必過於鑽牛角尖。反向地來看,詹傑從一有效的故事內核出發,刻意塑造與今日(特別是八年級後段生的我)產生隔閡感的語彙與故事設定,可說是一種作為劇作方法的「老套」。


懷舊之二:澎恰恰的演員劇場

另外,值得談論的,是主演澎恰恰的反串呈現,及秀場主持般的精彩臨場能力。

現今的戲劇作品不乏議題性,男女反串或酷兒等設計多有情慾或性別政治的姿態。但遙想八、九O年代的電視綜藝節目,如《鑽石舞台》的「陽婆婆」、《鐵獅玉玲瓏》的「貴寶」與「珠寶」等經典角色,這些反串並沒有要主動帶起性別議題,反而是單純樸素的搞笑。而在《麗晶》的陳麗卿一角,性別政治意味同樣稀薄,雖也有製造笑料的效(笑)果,但更多的是澎恰恰深入肌理的女性心境摹仿,是扎實的方法演技。

至於在音樂演唱的層面,澎恰恰的男性聲線也補齊了整齣作品中低音域之不足(其餘角色多由生理女性飾唱),增添音色豐富度,即使不是精湛的演唱,也讓人感受到他真摯投入的情感。


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躍演提供/攝影林政億)

另外,不斷炒熱現場氣氛的,還有澎恰恰各種爆笑的臨場應變。講到陳麗卿積欠的大筆負債時,澎恰恰自嘲「報紙上都有寫」,暗諷現實中的自己一番;在和觀眾互動的橋段時,他與一位男性觀眾進行「我有水(suí)無?」「水」「那你要去看眼科」的機智對答也令人噴飯。由於字幕機無時無刻地亮著,我們明白這些笑料全是澎恰恰的臨場原創;配上歌廳式的舞台設計與觀眾(現場觀眾也就是劇情裡舞台底下的「觀眾」)的趣味參與,歌廳秀場的沈浸氛圍因而展開——陳麗卿/澎恰恰正是那華麗秀場的主持人。

對我來說,這幾乎構成了演員劇場的條件:如同《李爾在此》之於吳興國,《樓蘭女》之於魏海敏,【3】我也有點難想像不是由澎恰恰飾演的陳麗卿——她/他深刻的臺灣中年女性刻劃,與優異的秀場能力,實在是此劇的精髓呀!或者,不妨說《麗晶》用上述的「非議題式反串」與「秀場能力」,在澎恰恰身上美好地開展了另一維度的「懷舊」。


懷舊之三:音樂

如同劇評人吳岳霖所述,劇中使用原創音樂的比例並不高,多數時候是使用台語流行歌、《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喚起老一輩的情感回憶。【4】這裡要再補上二點:

一、在原創音樂中,也配上了大量那卡西的音樂元素,有時還配上老派到不行的水晶燈光,讓全劇在視聽上都洋溢懷舊的氛圍。二、在歌曲選擇上,也刻意呈現臺灣流行音樂史的歷史發展。劇中有一幕是卡拉OK店遭遇同業競爭,許多鄰店用上異國衣著與音樂攬客,陳麗卿則接連端出日本演歌、鄧麗君〈甜蜜蜜〉、《梁山伯與祝英台》等音樂吸睛(金)。這個「日—臺(+港日)—港」的前後順序,恰好展現了臺灣的亞際音樂文化受納歷程,這些也都反映於當今中老世代的聽覺記憶之中。

然而,深入思考《麗晶》中戲劇與音樂的關係,會發現歌曲的功能十分節制。除了幾個介紹人物以及衝突的場景,劇中的音樂大多只用於刻劃人物情感,少有推動劇情的力道。特別要提及的,是陳麗卿與小玲的兩次對唱:不管是在醫院的最後一面,或是卡拉OK收店前的還魂,都沒有完全化解麗卿的人物糾結。在迎來特別來賓出場的結局前,麗卿仍是那個走不出回憶,受困於傷痛與懊悔、心碎的人。由於音樂始終停在強化人物情感的層面,並未深入戲劇的肌理,我仍較願將《麗晶》看作一齣歌舞情節飽滿的「戲劇」作品,或是一齣手法並未隨時代演進,手法老套守舊的音樂劇作品。


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躍演提供/攝影林政億)


市場導向:平順動人的小製作

在此要言明的是,即使上述稍有批評,我仍打從心底認為這是齣賺人熱淚的作品。若真要說此劇是市場導向之作,那也是編劇詹傑細膩地捕捉了當今中老世代擁有的情感經驗與形象,普遍而精準地打進每個人的心坎裡。

這樣一齣精巧的劇,對於劇團而言,演出負擔相對也輕盈。固定演員僅需五人,主配角層次明確清晰,也沒有歌隊或舞團,舞台元素簡易,伴奏音樂皆以預錄帶呈現。如此看來,《麗晶》適合多地/多次搬演,不失為一精緻動人的小製作。


註解:

1、見吳岳霖:〈重製回憶與販賣懷舊:評澎恰恰X耀演《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PAR表演藝術雜誌》第314期(2019年2月),頁100–101。

2、見林立雄:〈記憶在真實與重現間的距離《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33377

3、見蔡孟凱:〈演員劇場的下一步?──從《樓蘭女》和《崔氏》談起〉,表演藝術評論台。網址: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65238

4、同註釋1。

《麗晶卡拉OK的最後一夜》

演出|躍演
時間|2022/05/01 14:30
地點|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球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