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質的異鄉尋找心靈的原鄉《異鄉人》
11月
14
2019
異鄉人(賴翠霜舞創劇場提供/攝影黎宇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63次瀏覽
陳祈知(專案評論人)

編舞家賴翠霜生於臺南後壁,幼年時即因父母工作關係舉家搬遷至臺北,直至完成大學學業之後,遠赴德國福克旺大學深造,以專業舞者的身份旅居德國近二十年,深刻體悟「異鄉人」的處境;久而久之,德國逐漸成為她的第二故鄉,但始終不是心靈的原鄉。從異鄉返國之後,家庭、記憶、關係、旅行成為經常出現在她舞作中的主題。賴翠霜舞創劇場近兩年來應臺南市政府文化局邀請,推出強調「在地化」的雙年製作計畫,參與創作的舞者、樂手、藝術家、設計師、行政人員大多來自於南臺灣,藉由這次駐地創作,賴翠霜重新認識臺南這個對她而言具有異鄉感的故鄉,舞作《異鄉人》(Stranger, 2019)乃應運而生;這支舞作同時也是本屆由周伶芝、郭亮廷策展的「2019臺南藝術節」演出之一。

《異鄉人》令人耳目一新,賴翠霜並沒有讓行旅異域的故事有個沈重的開始:舞者陳盈琪、陳佳宏、陳芝藟、黃郁棻在聚光燈下輕快起舞,彷彿在旅途中趕路的人們;位於右下舞台的吉他手趙自在、長笛手吳亭儀、小提琴手林禹彤演奏氣氛愉悅的樂曲。樂聲停歇,樂手們放下樂器,加入舞者陣容;其中趙自在因為體型極為龐大,特別引人注目,他的肢體靈活有致,動作敏捷。然而,就像很多人年幼無知時,常會無來由地欺負身材肥胖的同伴,趙自在也遭受其他舞者排擠、霸凌,他極力抵抗,也試圖掙脫孤立。整體而言,三位參與舞蹈的樂手肢體協調性都非常好,演出戲劇張力十足,頗有專業舞者的架勢,相當令人驚喜,因為樂手加入舞蹈的舞作不多,樂手跳舞還能跳得這麼好的,更是少之又少,難能可貴。

編舞家運用燈光製造狹長筆直的旅途路徑,一位女舞者沿著路徑每走幾步就放掉身體的力量,向左右兩側傾倒,陳佳宏和趙自在就在兩旁將她推回原來直立的姿勢;人獨自行旅異地時,很容易產生自我衝撞和對外在世界的懷疑,此時旁人的扶持,協助迷失的異鄉人回到正軌,繼續前進。旅人穿上大衣,提起行李箱或旅行袋,他們有時表情木然地行走,有時一個接一個流暢地拋接旅行袋。另一位女舞者打開行李箱,掏出裡面的衣物,坐在行李箱旁邊以異國的語言說起話來。行李箱裡裝著過去,異鄉人提著行李箱默默走向未來。陳佳宏提著旅行箱,揹著後背包,一件一件增添,直至身上的物件幾乎不勝負荷。偶爾樂手帶著樂器穿梭在舞者之間演奏,他們有時相依相偎、互相纏繞,有時各懷心事、彼此冷漠以對。穿著大衣的小提琴手林禹彤甚至一度躺在地上以腳掌緩緩推移身體,一邊拉小提琴。許多細節都是編舞家和藝術家們巧妙高超的安排。

最值得探討的一段,是長笛手吳亭儀身穿日式服裝,一邊吹奏長笛,一邊慢慢前進,其高低起伏的身體產生微妙的律動。乍看之下,她竟有四足,待她靠近觀眾,並且姿勢產生變化,這才知道,原來她的長裙底下藏匿著舞者陳佳宏,她跨坐在陳佳宏身上;陳佳宏承載著吳亭儀的身體,帶動她的姿勢、動作。這是一段半即興舞蹈,吳亭儀吹奏的樂曲有固定的曲式,也有一部份隨著陳佳宏的身體律動而增減音律,音樂結構也配合陳佳宏的移動速度改變;陳佳宏的動作維持一定的結構和動線,但也會跟隨音樂強度、速度、情感的變化而改變身體的動態,兩人持續處於溝通與配合的狀態。長笛通常吹奏西樂,但此時吳亭儀吹奏的,卻是變調的《安平追想曲》,運用這首描述十九世紀末期臺南女子金小姐和負心荷蘭船醫苦戀的老歌,處理臺灣「被殖民」的歷史情結——表面上吳亭儀是存在的主體,擁有自由意志,實際上吳亭儀是被陳佳宏操控的傀儡,隱喻臺灣與殖民宗主國的關係。

舞作最後,一男一女提著旅行袋,互相尋找卻未曾相遇,吉他樂音詮釋他們此刻的心情。陳佳宏蹲下,以粉筆在舞台上大面積地畫出他在歐洲流浪那幾個月,經常造訪之處,諸如荷蘭舞蹈劇場等等。最後,一位舞者騎著從開場就倚在左下舞台牆面的腳踏車,環繞舞台中間的舞者;舞台燈光漸暗,獨留腳踏車騎士手中的手電筒燈光,一圈一圈環照著黑暗中的異鄉人。

賴翠霜和參與演出的幾位舞者曾經是「實質上的」異鄉人,在不屬於自己的國度生活,不是歸人,是過客,他們將這樣的生命經驗呈顯在《異鄉人》裡。除此之外,這支舞作表現更多的是「心靈上的」異鄉人,當一個人身在自己的家鄉,卻缺乏踏實感、心靈上的歸屬感、對土地的認同、與他人和環境格格不入,異鄉感油然而生。離鄉是探索異文化的途徑,自我追尋是永無終點的旅程。

《異鄉人》

演出|賴翠霜舞創劇場
時間|2019/10/18 19:30
地點|台江文化中心台江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米氏談的是有關回憶的故事,然而這麼多在人間真實發生的離開與重返,或為戰亂或為求學,當事人往往在語言、文化以至於回憶的差異下,形成多重的外國人、局外人,這或許是賴翠霜的《異鄉人》欲要表達的,人在不斷「移動」間形成隨處是家,卻無地可容的狀態。(劉悉達)
11月
01
2019
所以,「跳舞的劉奕伶」或「脫口秀的劉奕伶」,孰真,孰假?跳舞的劉奕伶必是真,但脫口秀的劉奕伶難免假,此因寄託脫口秀形式,半實半虛,摻和調劑,無非為了逗鬧觀眾,讓觀眾享受。
7月
21
2024
作品《下一日》不單再次提出實存身體與影像身體的主體辯證,而是藉由影像之後的血肉之軀所散發的真實情感,以及繁複的動作軌跡與鏡頭裡的自我進行對話;同時更藉自導自演的手法,揭示日復一日地投入影像裡的自我是一連串自投羅網的主動行為,而非被迫而為之。
7月
17
2024
無論是因為裝置距離遠近驅動了馬達聲響與影像變化,或是從頭到尾隔層繃布觀看如水下夢境的演出,原本極少觀眾的展演所帶出的親密與秘密特質,反顯化成不可親近的幻覺,又因觀眾身體在美術館表演往往有別於制式劇場展演中來得自由,其「不可親近」的感受更加強烈。
7月
17
2024
「死亡」在不同的記憶片段中彷彿如影隨形,但展現上卻不刻意直面陳述死亡,也沒有過度濃烈的情感呈現。作品傳達的意念反而更多地直指仍活著的人,關於生活、關於遺憾、關於希望、以及想像歸來等,都是身體感官記憶運作下的片段。
7月
12
2024
以筆者臨場的感受上來述說,舞者們如同一位抽象畫家在沒有相框的畫布上揮灑一樣,將名為身體的顏料濺出邊框,時不時地透過眼神或軀幹的介入、穿梭在觀眾原本靜坐的一隅,有意無意地去抹掉第四面牆的存在,定錨沉浸式劇場的標籤與輪廓。
7月
10
2024
而今「春鬥2024」的重啟,鄭宗龍、蘇文琪與王宇光的創作某程度上來說,依舊維持了當年與時代同進退的滾動和企圖心。畢竟自疫情以來,表演藝術的進展早已改頭換面不少,從舞蹈影像所誘發的線上劇場與科技互動藝術、女性主義/平權運動所帶來的意識抬頭、藝術永續的淨零轉型,甚至是實踐研究(Practice-as-Research)的批判性反思,也進而影響了三首作品的選擇與走向
7月
04
2024
當她們面對「台灣唯一以原住民族樂舞與藝術作為基礎專業」的利基時,如何嘗試調和自身的文化慣習與族群刺激,從而通過非原住民的角度去探索、創發原住民族表演藝術的樣態,即是一個頗具張力的辯證課題。事實證明,兩齣舞作《釀 misanga'》和《ina 這樣你還會愛我嗎?》就分別開展兩條實踐路線:「仿效」與「重構」。
6月
27
2024
現實的時空不停在流逝,對比余彥芳緩慢柔軟的鋪敘回憶,陳武康更像帶觀眾走進一場實驗室,在明確的十一個段落中實驗人們可以如何直面死亡、好好的死。也許直面死亡就像余彥芳將回憶凝結在劇場的當下,在一場關於思念的想像過後,如同舞作中寫在水寫布上的家族史,痕跡終將消失,卻也能數次重複提筆。
6月
26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