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散與再聚,何處是家?《異鄉人》
11月
01
2019
異鄉人(賴翠霜舞創劇場提供/攝影黎宇文)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366次瀏覽
劉悉達(專案評論人)

米蘭昆德拉在其小說《無知》當中,描寫伊萊娜因為俄共入侵,自捷克流亡到巴黎,白天裡她想念故土布拉格的風景,在夜裡卻與其他流亡者做著同一個「回到共產國家」的惡夢,當共產主義在歐洲瓦解,伊萊娜再度回到祖國,她發現布拉格的故友對她二十年的巴黎生活毫無興趣,原來所謂鄉愁就是「無知」,她的離去使她對故鄉「一無所知」,而故鄉亦對她的流亡生活「無從知起」,她必須將自己的過去完全抹去才能繼續在故鄉生活,伊萊娜陷入一種既非捷克人、亦非法國人的現實。米氏談的是有關回憶的故事,然而這麼多在人間真實發生的離開與重返,或為戰亂或為求學,當事人往往在語言、文化以至於回憶的差異下,形成多重的外國人、局外人,這或許是賴翠霜的《異鄉人》欲要表達的,人在不斷「移動」間形成隨處是家,卻無地可容的狀態。

舞作未開始前,空蕩而黑暗的舞台未劃出任何空間,可見的僅有一台腳踏車置放在上舞台處,揭示著人類無以選擇的漂泊從成為獨立個體即開始。就如同畢娜・鮑許(Pina Bausch)式的舞蹈劇場一樣,《異鄉人》少有抽象而難解深意的舞碼,而著重於舞者間的組合互動,表達人與他人的拉扯及距離,觀眾不必賣力解讀,即能夠直接從舞者動作與表情裡的情緒,感受編舞家的企圖。例如開場後,小提琴聲先進來了,舞台上打亮四個光圈,四個舞者在光的範圍裡先是晃動,後各自以樂觀卻無目標的舞動,吉他與長笛的加入,重複的小節形成了頗有後搖滾味道的背景音樂,然後光圈開始失去秩序的消失,又再另一邊出現,舞者開始跑動、尋找、並佔領著光,哪裡有光哪裡便是家,臉上表情卻又顯出無助與徬徨,在家與不在家都讓人失措。

舞者除了以各種快慢錯落的步行、跑動貫穿全舞,及行李箱的不斷出現製造「旅行」的意象外,整支舞大致可分為三種主要的表現形式,一是以單一舞者搭配另一舞者或舞群,演繹著各種情境下「人」作為社群動物,即欲與他人或主流社會連結卻不可得的不安,如男舞者兼吉他手(趙自在)試著進入群體,卻被包圍其中獨立出來,無法融入的他逃向角落如死亡般倒下,舞群卻在他的四周以帶著節奏式的戲謔拍手,當他再度甦醒時,其他人卻若無站開,最後以一名女舞者站立他身上作結。探究完人與他人的關係後,舞作往人的孤立性繼續提問,來到個人作為獨立個體時終要面對自我時的不真實/不踏實感,例如在民俗喧鬧聲中,女舞者兼長笛手(吳亭儀)穿著日本服飾出場,以長笛吹奏著編入〈安平追想曲〉旋律的日本音階曲子,化身為集多種文化於一身的矛盾體,在她服飾之下又有一名男舞者(陳佳宏)背負著他並以手托住她的腳、看似臣服於她身下,實際上是支配著她的行動,兩人的舞台卻只見她獨自如走又似飄移的存在,最後男舞者終於從服飾下現身面對著她,人的內在與行為的表像終於同時存在卻無法合一,男舞者又回到背負她的位置,看不出誰究竟勝出。最後舞群一同在舞台時,亦多是各自於不同軌跡滾轉,或在舞台空間上互相避開,即便是跳著同一動作的雙人舞,仍少有碰觸,縱使碰觸了也是累贅,如同被另一名舞者拉住而呈現逃離姿態的女舞者小提琴手(林禹彤),彷彿說明了人與人間無論如何交會、模仿,最終不免得面對疏離而荒涼的自我。

多次錯置與失語的安排使整支舞在表明人的孤寂上,更接近「異鄉」的命題,是舞作中最具情緒渲染力的段落,也是對觀眾自身經驗反照的實驗,如明明是小提琴手在台上作出激昂拉琴動作,發出的卻是吉他的聲響,又如女舞者(陳盈琪)在台上如陷入歇斯底里般反覆著說著Eins、Zwei、Drei、Ich bin⋯⋯等不成句子的碎語,又搭配上小提琴聲錯亂的嘈嘈切切,這些荒謬的場景讓部分在場觀眾發出笑聲,我能說這確實引人發笑,但若思考其中,語言作為人類存在的一種根據,從無法暢所欲言(樂聲的錯置),甚至到最後失去存在的立足點(說著一二三的嬰兒學語狀態),失去語言便失去真實自我與身分,這毋寧說是最痛楚的荒謬,觀眾的笑與不笑都有其自身的根據與脈絡,亦能對其他觀眾產生情緒的推波助瀾,理智上笑總是沒有錯的,但於我個人情感上,觀眾席上的笑聲幾乎令我無法忍受,那如同冷眼旁觀他人之痛苦。

樂手在舞作中現身(獻身)已不算新的創舉,然而就會後座談會其中一名觀眾迴響,他從未見過樂手能跳得如此好,依編舞家所言,這來自於長達數月密集的身體訓練。本作在音樂上的突破之作亦在於此,在打破舞者與樂手的界線同時,又重置了舞蹈與音樂主從的關係,雖《異鄉人》大多時候舞者的行為仍然與是與音樂對拍的,由樂手演奏的旋律與節拍引導著舞者的動作與對位,但在部分段落,反而是由舞蹈牽動著音樂當下的產生,這很明顯的表現在上述長笛手被背負出場的段落,當樂手的呼吸與動作受限於他人時,對於演奏當下的掌握就不再準確,舞蹈動作帶來的不確定性,使樂聲本身就如同自由的舞蹈般在場,音樂不再引領甚至作為伴舞,帶有即興及些許的差錯,反而使整場的音樂充滿意外的流動感。幾名樂手在演奏與舞蹈之間轉換的安排,他們時在台上僅是旁觀,時又身入其中被他人影響,無不呼應著《異鄉人》中「旅」以及不斷聚散的意象。

舞作的成功最終仍是需要舞者身體的發揮,《異鄉人》的難除了考驗樂手對於舞蹈的領悟力,身體與氣息在兩種藝術種類表現間的轉換,對於專業舞者的要求仍是重點,畢竟六十分鐘內要表達的如此多,在看似人人都能行的動作間,如何精準又流暢的控制身體順應著敘事的節奏快慢,以至能夠清楚表達情緒與故事是有挑戰性的。更有趣的是,舞者與樂手的搭配,在這裡不僅是專業舞者遇到另一名專業舞者的狀態,訓練有素的身體對另一具僅受過數月訓練的身體如何達成負重、對話、平衡,將碰撞出如何的畫面,都是具有實驗精神的。在最終的呈現上,整齣舞作中沒有表演者讓人看出身體上的破綻,沒有突兀的失誤,實驗的結果是成功的。

無疑的,《異鄉人》是部完整的作品,在各種人性上的展現與深探,似乎沒有放過任何切入點,然而當我們想起與舞作似乎不大有關係的那本《異鄉人》、編舞家借用了卡謬提起了如此多的疑問與生而為人的困頓,那麼有出口嗎?卡謬沒有答案。將近結尾時,我看見男舞者騎著單車載著女舞者環繞,舞者手上的手電筒光直接刺進觀眾眼裡忽明忽暗,我以為舞作終止在這裡是好的,編舞家就要將這個疑問交給我們了。然而最終的結尾,是樂觀的樂聲再度響起,舞者又再度回到如開始時的位置獨舞,結尾與開頭似乎正互相呼應而形成無盡的循環,難道,這意味著我們終以旅行結束另一個旅行嗎?終究得面臨總是在異鄉的孤寂嗎,編舞家似乎給出了一個看似樂觀卻十分悲涼的答案。

究竟何處是家?

《異鄉人》

演出|賴翠霜舞創劇場
時間|2019/10/18 19:30
地點|台江文化中心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賴翠霜和參與演出的幾位舞者曾經是「實質上的」異鄉人,在不屬於自己的國度生活,不是歸人,是過客,他們將這樣的生命經驗呈顯在《異鄉人》裡。⋯⋯離鄉是探索異文化的途徑,自我追尋是永無終點的旅程。(陳祈知)
11月
14
2019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
《人之島》則將聚焦於人的視角稍稍轉移到環境,從風土民情與人文歷史稍稍滑脫到海洋島嶼間的隆起與下沉,以及隨著外物變動所生成的精神地景。
10月
14
2024
帶著島國記憶的兩具身體,在舞台上交會、探勘,節奏強烈,以肢體擾動劇場氛圍,於不穩定之間,竭盡所能,尋找平衡,並且互相牽引。
10月
13
2024
隨著表演者在舞台上回想起的「舉手」與發聲,其力度似乎意味著創作者/表演者想要正面迎擊某一面牆;而這一面牆的內核關乎了當事者所在意的生命經驗,有徬徨、焦慮與怒氣,進而回望這些舉止的源頭與動機,猶如一種來自當事者的「愛」跌進了谷底,然後激起一整個連充滿試探性的時代,也無法平息的驚人勇氣。
10月
09
2024
這個台灣原創的舞劇中,卻可以看見多種元素的肢體語彙,包含現代、民族、芭蕾,甚至是佛朗明哥舞。從劇中對於歷史脈絡下的故事與舞台美學風格的專業運用,可以感受到台灣柔軟包容的文化特色,是一個結合各種專業才能,並融合呈現的表演藝術。
10月
09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