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絲路上的台灣角色《人間影》
2月
20
2012
人間影(兩廳院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934次瀏覽
紀慧玲

一段「數百年前」兩地牽繫的未竟之緣,一道老師交付暗藏於箱匣中的珍祕的追尋,構成一齣超越時空的皮影與人,古今、真幻交錯的感性詩篇。《人間影》表面說的也許只是相愛不能相守的老愛情故事,內裡說的也僅僅像是通識教材的皮影戲介紹,然而,通過適當的剪裁、影像的處理、音樂的鋪墊,以及影偶本身的千姿萬變,卻能讓人融入情境,熨貼感知著創作人對影戲藝術的一股浪漫情懷。

《人間影》由北京皮影劇團、土耳其伊斯坦堡皮影劇團、台原偶戲團共同製作演出,實際擔綱演出的伊斯坦堡皮影劇團團長成吉思.歐塞克(Cengiz Ozek)與台原曾合作《樹精》,擔任音樂設計的李哲藝亦與台原多次合作,一半以上「老」班底的經驗,應該是保證此戲合作默契的基礎之一。此因,此劇語言極少,動作亦不多,但操偶人要現身「演戲」,尷尬難免;歐塞克與北京皮影劇團主演路寶剛先生,還是克盡其份地搬演出影窗外「真人」角色。最有「表演」的活兒落在年輕劇場人身上,雖然,「數百年」前男女身影、容妝顯得不夠古老,但表演的身形映在影窗後,確實更「有型」,一幕幕跳進跳出的「影戲」就有了說服力。

把古老的影戲融入現代場景,打破傳統影戲單一影窗,再藉著流動的畫面,串起北京、伊斯坦堡現代城市景觀,《人間影》就這麼帶著觀眾進入意識流畫面。戲裡,虛構的愛情故事隱隱約約回溯著土耳其影戲可能源起中國,經由絲路傳入,這段愛情故事因此也成中國影戲與土耳其影戲的姻緣路。愛情,總歸是浪漫、依戀,思戀的情愫猶如影戲的光影,搖搖晃晃,忽在前、倏隱逸,捕捉不到的不僅是肉身的實體,更是從指間沙漏般流逝的光陰。影戲的真幻交錯,宛若情愛的撲朔迷離,《人間影》藉愛情故事說影戲,因此有了最浪漫的情調,夢一般的千古遙嘆。

北京皮影是最成熟的中國影戲藝術之一,雕工精細,善演神怪、演義。土耳其影戲色彩斑斕,善演滑稽、諷刺。北京城高樓疊起,胡同舊坊率皆掩蔽;伊斯坦堡橫跨歐亞,現代化速度也不遑多讓。曾是亞洲各國最具特色的影戲,如今都面臨後繼無人窘境。光影造就的奇幻世界,如同劇中曉蘭穿越絲路,在黃沙與谷壑間遭遇的神怪,來自山西影偶的造型,魑魅魍魎,光影綽綽何等可怖,卻又趣味十足。這等藝術的魅力如果僅靠著三尺見方影窗,還停留在「數百年前」說故事的方式,恐怕注定流失。台灣的影戲,不也猶在《封神榜》、《西遊記》裡勾延殘喘?《人間影》裡沒有台灣影戲角色,卻有台灣創意,正是一股不受傳統束縛的發想,讓北京皮影與土耳其皮影在絲路兩端重新遇合。來自荷蘭的藝術總監羅斌吟誦著最簡單的愛情故事:「往東往西,人間影間,路徑心徑,久分必合」,台灣、荷蘭、土耳其、北京在《人間影》裡重疊,唯一聯繫的原來不是絲路,而是對影戲的癡愛,對你我的召喚。

《人間影》

演出|台北台原偶戲團、伊斯坦堡皮影劇團、北京皮影劇團
時間|2012/02/17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
《Let Me Fly》的音樂風格,則帶觀眾回到追月時期美國歌舞劇、歌舞電影的歡快情境,不時穿插抒情旋律作為內在抒發,調性契合此劇深刻真摯、但不過度沉重的劇本設定。
4月
12
2024
因此,當代的身體自然也難以期待透過招魂式的吟唱、紅布與黑色塑膠袋套頭的儀式運動,設法以某種傳承的感召,將身體讓渡給20年代的新劇運動,以作為當代障礙的啟蒙解答。因此,黑色青年們始終保持著的這種難以回應歷史的身體狀態,既非作為歷史的乩身以傾聽神諭,亦非將僵直的歷史截斷重新做人。
4月
11
2024
劇作前後,笙演奏家宮田真弓,始於自然聲中出現橫過三途川,終於渡過三途川後與謝幕無縫接軌。無聲無色,不知不覺,走進去,走出來。生命與死亡的界線,可能並沒有我們想像中那麼分明。
4月
09
2024
兩個劇目分在上下半場演出,演出意義自然不單純是揭示狂言的作品,而是透過上半場年輕演員演出傳統劇目《附子》,表示傳承傳統的意味,下半場由野村萬齋演出新編劇目《鮎》,不只是現代小說進入傳統藝能,在形式上也有著揉合傳統與現代的意義。
4月
08
2024
對此,若是回歸本次演出的跨團製作計畫的起點之一,確實達到了節目單上所說的「展現臺灣皮影戲魅力」。因為,除了現代劇場的場面調度、意象經營、表演建構,我們也能在作品中看見了「序場」的傳統皮影戲熱鬧開場,也有融入敘事文本角色關係演變的新編皮影戲,兼顧了傳統與創新的美感意趣。
4月
0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