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逗的老梗,帶點刺兒《當岳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
4月
25
2012
當岳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全民大劇團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4449次瀏覽
紀慧玲

岳飛背上刺字,史實真假猶有辯詰,岳母、岳妻會不會為了這身體髮膚之慟與盡忠報國之訓起爭執,更是一個天外飛來的無厘頭問題。更假想,岳飛從軍居然是為了家事難和,從母、從妻兩難,甘脆遁入軍旅,眼不見為淨。拿這等事兒問路人甲乙丙,保證你會得到白眼或一句「好冷」的尷尬;但同樣的情境擺在「全民大悶鍋」、「全民亂講」邏輯下,一切卻順理成章,觀眾等著的就是冷嘲熱諷、明示暗喻的乾坤無影手大挪接大拼盤,等著的就是恣意毫無負擔的狂笑冷笑熱笑。《當岳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這不像劇名的劇,得以在國內幾度加演,還場場爆滿,「偉忠幫」品牌召喚了氣味相投的粉絲,絕對是一大主因。

岳家風波、婆媳問題,這個「假命題」完全脫出岳飛故事常軌。歷史上,真有婆媳問題的,首推「孔雀東南飛」焦仲卿夫婦,再則慈禧與珍妃也頗為人知,《岳》劇卻把荒誕性建立在一個形象上「盡忠報國」的英雄人物身上。從序幕嘲諷歷代帝書畫落印,連結到「盡忠報國」四字也被鎸刻為印,再到「每日一字」的諧擬,我們得知,創作者應是有意諷問英雄史跡、征伐戰功,乃至刻板化的圖騰形象,才把岳飛拉上舞台──雖然,戲到了下半場還是還給岳飛正面形象。但另一方面,我們也不得不循著金牌製作人操弄市場賣點高招手法尋思,正是一個琅琅上口的古代名人,配上方芳、郎祖筠兩位「婆媳」名人,加上王偉忠、張大春的掛保證,這台戲早就擺明演的不是岳飛,也不是歷史,而是品牌。說是嘲諷,也還不到位。

戲的上半場,命題「婆媳之間」,只見方芳與郎祖筠一來一往,拋接逗哏,完全就是相聲節奏,有一場戲也直接就用了「報菜名」的哏頭,利爽的口白,兩人實力相當,很讓人過癮。方芳入戲如入定,演技已不著痕跡,後半場岳飛父子魂告家人一場,只見她臉部抽慉、雙眼浸哭、鼻頭紅腫,這一轉變只在瞬間,情緒蘊釀醱酵之快,令人驚絕。而郎祖筠果真百變女王,說學逗唱,可莊可諧,身段之柔連女丑、女淨也演,精準的角色形象是此劇添分的最有功者。

說到婆媳問題,《岳》劇其實沒處理太多尖銳或現實問題,最多的笑點一再拿床事開玩笑,真真難為了我們的岳飛英雄。除了耍嘴皮、逗哏,舞台上僅有一幕饒有「舞台」趣味,就是岳母追問誰打破了作為家傳寶物的救命水缸時,一邊只聞「缸在人在,缸亡人亡」這句Kuso家訓,一邊岳飛之子岳雲不斷擺出「歲歲平安」的裝可愛動作,繞著岳家四口,這些畫面、台詞重複變形發生,形成有趣的「點」,大概是對岳飛開了最大玩笑。然而,等到真要刺字了,節奏、笑點卻急轉直下,沒有鋪展,以致草草收束,讓人哭笑不得。

或許為了展現「舞台創意」,明明是古裝戲,卻有愛瘋、憤怒鳥、螢屏、觸控畫面的情節,觀眾可見的舞台下緣也加裝了螢幕;只可惜這些玩意兒出了狀況,電腦當機,正是畫蛇添足也。而作為「全民」系列,《岳》劇的嘲諷性也果真像電視風格,仍在安全線內,婆媳既未開罵、撕破臉、報復,也無黑色幽默,現世觀眾的婆媳角力、 夾心餅乾的男人壓力就像下午茶,看戲畢竟是享樂的,哪是現實。也為了安全,或許也為了岳飛,戲的下半場,搞笑的主軸被正經的悲劇取代,岳飛父子遭陷遇害,返家別母,婆媳同心,默送親人。這一幕演完,《岳》劇要觀眾哭就哭,要觀眾笑就笑的製造手段,基本達陣了。只是這一晚「消閒解悶」的戲,究竟說了什麼?除了逗哏,哪是婆媳問題,哪是諷古?別想太多。

《當岳母刺字時,媳婦是不贊成的》

演出|全民大劇團
時間|2012/04/20 19:30
地點|台北市國父紀念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了解了》有以表演者本身精湛實力收服觀眾的讚嘆,也有在觀眾佈下的陷阱裡努力存活下來後的拍手叫好,段子《ABC》結束得無厘傻氣,觀眾仍報以客氣禮貌的笑聲作為回應。
11月
12
2025
然而刺激越是強烈,亞洲就越是被概念化與抽象化。以小吃攤為中心的雙層設計,更強化了「亞洲作為他者」的舞台效果。當兩位食客上前,他們碰到的不是在乙支路三街或者西面經營布帳馬車的某位南韓大叔,而是旅外已久、表演資歷深厚的Jaha Koo。
11月
07
2025
當所有藝術形式都可自由融合,馬戲若不再以其獨特的身體語彙說話,終將在劇場化的潮流中被同化。而《奔》的美,在於它如何赤裸地呈現了這個時代的疲憊與矛盾——亦讓我們看到馬戲正奔跑於兩個極端之間:渴望成為詩,但也害怕失去根。
11月
07
2025
兩個移動遊走式演出,不約而同皆以環境為主角,由於人的行動及介入而構成新的意識邊界:直視早於人類存在的世界,裸裎人類存在的本質。劇場創造了一場集體在場的無人地帶,讓人重新體驗:為何是人?因何而活?
11月
06
2025
《2064:奧運預演》誠然是一個較為「獨派」理想主義式的想像。能夠處變不驚、能夠包容異己,甚至在坦克出現時人民會齊心擋在槍砲之前。除了作為「他者」的 Ihot,以及最初搶評審席的辯論戲碼之外,少了些較為矛盾或對立的聲音。
11月
05
2025
《2064:奧運預演》並無意處理上述現世預言般的想像,因而讓「未來」成為「不可能的現實情境」之代稱,藉由翻轉不可能為可能,將現實世界因「幾乎不可能發生」而缺乏著力點的諸多爭論搬上檯面。
11月
05
2025
我們似乎看見一種政府社區大學和民間的力量集結凝聚的可能性,這似乎就是社區劇場未來發展的一條重要的坦途和路徑
11月
03
2025
為了活下,舞台上的「我們」不斷溝通、搶奪、逃離、追尋;而當重組一再失敗後,我們將發現自己依舊是重組之前的我們。實際上,在單純為了活下去之前,「我們」並未真正存在,只是被欲望與想像拼湊出的幻形。
10月
31
2025
此一化身拆解了傳說、創作與現實的穩定性,從而重構了馬來亞、馬來西亞與馬來世界交錯的歷史。只是,從臺灣向南看,我們該如何感受與同理「南洋」的歷史叢結?呈現這些叢結又能帶來什麼樣的歷史批評?
10月
31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