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標題?以《山高流水之空中》開展對「參與式演出」的反思
9月
14
2018
山高流水之空中(臺北藝術節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29次瀏覽
洪姿宇(台大外文所碩士生)

1920年代達達藝術家開放市民參與藝術生產的過程,讓藝術走入街頭,被視為參與式藝術的前鋒,而劇場藝術承繼這股思潮,1930年代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間離效果,要喚起的是觀眾的批判意識;亞陶提出的殘酷劇場,則循身體參與路徑試圖取消觀眾和表演者之間的距離;1960年代謝喜納的環境劇場更對台灣小劇場運動影響甚深。參與式劇場的觀念與方法開枝散葉,但基本上不脫一個基本命題:如何讓動員消極的觀眾?而《山高流水之空中》拋出的問題「觀眾就只能是觀眾嗎?觀眾能夠成為觸動演出的媒介嗎?」【1】也嵌於這段戲劇史脈絡。明日和合製作所這次在臺北市中山堂搬演一場審議式劇場,企圖在劇場重現代議式民主,讓提案委員、審議委員(觀眾)、主持人,經提案、辯論、投票,選出一個審議通過的議案。但弔詭的是,它的演出卻恰恰暴露這種形式下參與之不可能,並可以作為一個思考參與式藝術對觀眾預設的起點。

在觀眾踏進《山高流水之空中》演出場地的那刻起,參與式劇場最核心的關懷之一:觀眾的行動力/能動性就已被拒於門外。在驗票處,一張肖像權同意書就被遞到每個人手中,上面只有同意和不同意被拍攝兩個選項,觀眾根本沒有拒絕進入這張同意書框架的權利,也就是,不存在「不選」這個選項,而這個時刻似乎也預示整場演出的基調:所有的「選擇」和「參與」都在已預設的範圍中出現,觀眾得到的只是假性的選擇權,不論選甲或選乙,本質上其實都是同樣的假選擇;當觀眾進入演出空間後,議案提案人有三十分鐘向身為「委員」的觀眾倡議自己的議題,期間,觀眾可以將手中的冰塊燈當作同意票投給自己支持的審議案。我參與的場次中出現的審議議題為「公共空間全裸合法化」、「手天使:障礙者情慾自主」、「大麻合法化」、「計程機車合法化」、「無條件基本薪資/基本勞權」、「反核、反中華民國國歌」,此時《山高流水之空中》透過特定選項否認觀眾行動力的缺陷已經進入兩重層次,首先它依然是在架設好的框架中羅列特定選項,其次,這五個議題不脫性權、身體自主、國族問題、勞工權益等主題,而對這些主題抱持友善態度的群體是高度重疊的,更進一步說,和會購買台北藝術節戲劇表演節目的人群的意識形態高度重疊,這種安排對觀眾造成的結果同樣是沒有選擇可言,因為多數觀眾根本也不需倡議者的說服,他們在劇場之外、踏入劇場之前,就已經對這些議題傾向支持,在演出中,無須交鋒、討論、掙扎、選擇,因為,買票進劇場這個動作,就已經是他們做過最關鍵的選擇。

這個時刻似乎也體現台灣議題式參與劇場的困境:觀看劇場藝術的人永遠總是同樣一群人,選擇看或不看劇場、買不買票,本身就成為最前端的篩選機制,它造成的結果是,企圖處理社會議題的參與式劇場面對的常是具有特定文化、經濟資本的這一群人,並不斷談論、宣傳這群人認為重要的社會議題,那麼事實上,至此參與式劇場早已失去意義,因為既然來參與的人本來就認同劇場要宣傳的議題,劇場又無力為議題創造新的意義和深度,如同《山高流水之空中》在冗長的審議中,提案委員只能不停自我重複類似論述,那麼劇場何必存在、觀眾又何必進入劇場,劇場反而首先應該被打倒,劇場裡的觀眾應該直接回到日常生活進行實踐。換言之,參與式劇場迫切需思考的原初母題不在於何謂動員群眾、何謂取消作者、何謂創造社群,如果它要探問所謂「參與」,它首先遭遇的問題,應該是戲劇行為中,觀眾與表演者之間最原初的共謀,當觀眾同意進入劇場的那瞬間,她早已和表演者形成某種交換、默契機制,可能是同意在某個時段待在某個位置上、某個空間裡,遵循特定的指示、壓抑其他生理需求、對表演者形成某種期待——當然,這個期待很可能是,她即將要可以被「動員」,能夠「參與」這場演出,但這不也意味,這個共謀行為可能就已經是一種台上與台下的參與,觀眾與表演者之間其實彼此依存,換句話說,戲劇行為本身就已是一種特殊的參與關係。

既然戲劇行為本身就是參與,那麼關於參與式藝術還有什麼好談?但正是在這點上參與式藝術有可能開展理論意義;參與式藝術最經典的提問即是對觀眾角色的再思考,如同明日和合製作所提問的「觀眾就只能是觀眾嗎?觀眾能夠成為觸動演出的媒介嗎?」,但此種再思考的意義更在於它問題化傳統戲劇中的預設,牽涉觀眾、劇作家、導演、演員等不一而足,重要的是,這個提問打開的全新可能,在於戲劇自身終於明確成為戲劇所要提問的對象,也就是,若參與式藝術要緊扣它對參與這件事的反思,它就應該是一種問題化戲劇行為、以原初參與本身為對象的戲劇。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雖然晚期他偏好稱之為批判劇場)也是在這個層次上才成為成功的參與式戲劇;許多論者對布氏的批評已點出史詩劇場無法達到它所期待的,改變群眾意識、進一步動員群眾的理想(即使這恰是史詩劇場自身標榜的藝術價值所在),但更重要的是,史詩劇場的藝術價值在於它的間離效果讓觀眾意識到,他們正在「看一場戲」,透過不斷挑戰、干擾觀眾進入劇場時對劇場的預設以使這些預設顯現,並成為反省的對象,史詩劇場凸顯的正是原初參與的存在。

如同今天《山高流水之空中》所展現的,許多參與式戲劇仍然抱持著某種自存的使命感,意圖「動員」消極觀看的觀眾們(即使係以一種消極的諷刺形式)、破壞第四堵牆、讓觀眾也成為戲劇的「生產者」,但可能實際上觀眾從來不需要被「歸還」什麼、「賦權」什麼,因為戲劇行為一開始之所以得以出現,就是仰賴觀眾和表演者間的互相參與、滲透的存在,只是這個預設總是不斷被忽略,導致的結果是一再產生「假設觀眾一開始沒參與,所以藝術的目的是要讓觀眾能參與」的狹義參與式藝術,將觀眾原有的能力取消,包裝後又歸還給觀眾;但或許,真正的參與式藝術,一開始就將參與的能力作為戲劇前提,並以此為戲劇主題,它展示出:存在一種戲劇,是關於戲劇的戲劇,不需要更多對政治現實粗糙的模仿或體驗,戲劇行為本身就已是政治。

註釋

1、2018 臺北藝術節節目手冊,《山高流水之空中》節目介紹,頁17。

《山高流水之空中》

演出|明日和合製作所
時間|2018/08/19  14:30
地點|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作品通過「儀式」作為路徑反映「民主」所反映的「虛無」、「無效」,以及拋出的種種疑問並不完全是作品的不足與缺乏,這樣的提問、反映與警醒,或許也能夠視為作品最核心且重要的價值。(林立雄)
9月
13
2018
這種不舒適感才符合現實世界,也就是我們面對社會參與的過程時會遭遇的「被參與」、「被決定」狀況──但,為什麼在被認為是虛構的劇場裡複製這樣的現實時,反而會被質疑? (吳岳霖)
8月
22
2018
如果只是讓觀眾投票,是不是現實世界的投票更有力量?究竟觀眾是在看秀還是真的在議論提案?當天演出情況則傾向前者。《山高流水之空中》的展演形式最後似乎僅將在場所有人留在最表層,還沒能往思想或議題裏推進。(羅倩)
8月
20
2018
如果我們相信劇場可以作為一個改變的場域,此次的選擇即是看輕了入場參與者的個體動能,使每一個程序似乎都成為了民主之不可能的嘲弄。在街頭,當各倡議團體都仍在盡力尋求被了解的空間,《山高流水之空中》卻放棄了這樣的舞台,某種程度上也放棄了以藝術作為政治奧援的可能。(黃馨儀)
8月
16
2018
坂本龍一為《TIME》寫作的主旋律(絃樂),其和聲結構呈現一種無前無後的靜態,亦呼應了「夢幻能」的時間結構:鬼魂的時間只有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或許,這亦是坂本龍一在面臨人生將盡之際,領略到的在生與死之間的時間的樣貌。而物件聲響、環境噪音與電子聲響的疊加亦給予音樂含納宇宙無數異質聲響的時間感。
3月
28
2024
《TIME》中所有劇場元素,無論是整合的或破碎的影像、行走的或倒下的肉身、休止或連續的樂聲、平靜或波動的水液、漂浮與蒼勁的文字話語、觀眾的屏息或落淚等,每一個元素就如同互相層疊滲透的音符與音質,讓劇場觀眾對於時間的感知,在時而緊縮時而張弛的元素堆疊中, 在每一段的行走中延長或是縮短時間感知。
3月
28
2024
《TIME》作為坂本龍一晚期的劇場音樂作品,一方面運用笙獨特的音調塑造出空靈的意境,並結合高古史郎在視覺上的設計,使此地滯留於生死之間,笙音帶來生息,沉默隱含衰敗,田中泯的身姿恍如幽魂,步行於水鏡,攝影機記錄下老者的滄桑。觀眾凝視他,猶如凝視消亡。另一方面,當來自各地的照片遍布投影幕,又似乎能隱約窺知坂本龍一晚年對自然環境的思考,其故鄉所曾遭遇的天災人禍,或許都在這位一代大師生命中留下痕跡。
3月
28
2024
全劇接近尾聲時,被重重包圍的警調逼到牆角的角色們,突然打破第四面牆,邀請觀眾幫忙藏匿「贓物」,成為抗爭行動的共謀,台上(角色/演員)台下(觀眾/群眾)開始玩起「你丟我接」的同樂遊戲,氣氛熱烈。編導可能認為這樣的場景,可以代表藉劇場反諷現實、紓解焦慮、為民喉舌的功能,得到觀眾的認同,期待在博君一笑之後,能讓君深自反省。對我而言,仍不免有些疑慮:歡樂激情過後,終要回歸現實,劇場裡異想天開的瘋狂行動,是否真能轉變成面對現實的批判思考與理性抉擇,仍待驗證。
3月
28
2024
換言之,歷史難以被真正地再現,而報告劇的中性狀態(in-between)迫使群讀演員拉開與過往他者記憶的客觀距離,有自覺地以自身生活經驗棱鏡識別、折射劇中人物的生命狀態和理想主義實踐,從回溯當中逼視眼下社會所面臨的危機時刻,在啟示的瞬間將現實中一再丟失的希望重新贖回。
3月
2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