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記憶?誰的國家?《明白歌|走唱白色記憶: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
10月
08
2019
明白歌台北場(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提供/攝影唐健哲)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624次瀏覽

吳思鋒(2019年度駐站評論人)

想駭入一個系統,你必須比系統創造者或經營者更了解規則,並利用這群人預設系統運作與實際運作間的差異。駭客懂得善用這些無心瑕疵,與其說他們打破規則,不如說他們協助暴露系統缺點。

──愛德華‧史諾登《永久檔案》

轉型正義現在好像很夯,喔不是,是真的很夯。可是「轉型正義」說到底是「國家」的產物,或者好聽點說,是「民主國家」的產物。可是由國家這組統治機器來認可正義不是最說不過去的嗎?難怪需要一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做為「正義」的第三方,進行檔案蒐集與整理,同時不斷增生許多展演強化此一觀念的自身。至此,問題已經不是歷史與沒有歷史的大塊對比,而是歷史檔案與歷史書寫、民眾記憶與國家記憶的的近身肉搏。

我以為創作者深諳箇中道理;一開始男說書人(洪健藏)一直急著要進入二二八的故事,女說書人(劉淑娟)卻叫他別急別急,然後不疾不緩地從戰後米價飆漲、民生經濟困頓說起。這一招,一是用迂迴戰術的敘事鬆脫近年被談得越來越多,卻被定義得越來越硬的「二二八」,二是擺明了不直接切入國家暴力的政治學,而從經濟、文化的路徑另闢蹊徑,同時含納不同政治信仰的受難者證言、敘事,回擊國家視角的政治學,以及藉以含納更為深廣的(各種)「權力」的政治性的歷史書寫。如此向各政治光譜敞開的,因為包含著對「國家中心」詮釋版本的觀察,並與之辯駁,或試圖鬆脫,遂才有實在的「眾聲喧嘩」意義。而坊間流行的卻是,其實根本無中心或偽裝成開放詮釋,或用多元修辭包裝,其實仍然停留於各自表述、甚至缺乏時代感的文藝創作們。有了實在化的「眾聲喧嘩」(絕非無中心的喧鬧),歷史檔案的詮釋才有「去中心」的可能。

因此,「歷史書寫」反映在這場說書裡,一部分即關乎敘事策略;通過〈走進白色的日子〉、〈遠方歸來的朋友:伊是讀冊人〉、〈逮捕與消失〉、〈審訊〉、〈自新:成為一個全新的人〉、〈夢中的墓碑〉、〈無法送達的遺書〉七個章節,當台上的說書人一路說下來,本來乍看有兩位說書人與兩位樂手,後來卻變成人人皆是說書人,說書人有時會與樂手對話,樂手有時不預期地插入,敘事的人稱在彼此順暢、詼諧的丟接當中不斷變換,使觀者不易陷入容易導致同情、悲壯與懷舊的移情作用。相對來說,更接近布雷希特(Bertolt Brecht)的陌生化效果。另一方面,敘事視角的切換與融合,也來自於音樂與說書缺一不可的表現形式,或說,用了更混雜的形式重新構造了來自民間、「韻散結合」的說唱藝術。

但畢竟創作者自己在場刊早就說了,他們使用了說書、民謠、唸歌、報告劇等民間敘事,因此除了重複指認這些表現類型屬於民間敘事,我們更應該問:《明白歌|走唱白色記憶: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後簡稱為《明白歌》)通過民間敘事,重新發掘什麼樣的藝術力?或者,先跳到另一個與此相關的問題;素有一種典型的研究叫「知識份子與民眾」,這命題自然預設了知識份子與民眾兩端(我以為再拒劇團歷來的作品皆具此一面向的思考,不過這是另一個話題),那麼「知識份子與民眾」的命題在《明白歌》又呈現出怎樣的叢結呢?

諸如此類的民間敘事,多近「俗文學」。我們很容易把俗或雅自動歸類於民眾或知識份子,可是《明白歌》卻可說是再拒多年來在「音樂劇場」(與誕生於商業劇場的音樂劇,兩者文化脈絡迥然不同)的「再實驗」,甚至當創作者召喚美國加州民謠歌手伍迪‧蓋瑟瑞(Woodrow Wilson Guthrie)的歌曲,重新編譯為 「我們勞動者要能團結/否則永遠沒機會」(引歌詞)的〈站在哪一方〉之時,也潛在地表示創作者在劇場裡面對「台─美」關係的歷史情結,並不陷入被壓迫者/壓迫的二元結構,而是從民眾、勞動者的過去與未來中,尋找「我們能否團結」的縫隙(這也是再拒作品裡慣常意圖)。用聲音的民間敘事,說唱歷史的複音,維繫歷史書寫的多元詮釋張力。

《明白歌|走唱白色記憶:未竟的故人事與未來歌》

演出|再一次拒絕長大劇團
時間|2019/09/22 19:00
地點|台北景美人權園區白鴿廣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轉型正義」如何讓社會賦權以民眾視線的參與角度,追尋左翼共同記憶被滅殺的歷程,成為本劇的核心思考。亦即,《明白歌》所提供的表現曲線,是以螺旋向地底探究的方式,關注焦點於表演藝術如何貼近民眾社會的感性上。(鍾喬)
9月
26
2019
《明白歌》即使是在擁有確切國家機器暴力運作的歷史背景下,仍刻意拿掉明顯的國家政治符號,只著力塑造某種冷肅氛圍。這或許是《明白歌》所選擇藝術與真實、虛構與現實的距離與美學表現,從而讓觀者有了吞吐咀嚼的自由。(紀慧玲)
9月
26
2019
或許,正如導演徐堰鈴說的,「這齣劇用幽默與溫柔,道出台灣原民日常生活困境」,而劇中吐露的一段心聲幾乎可視為劇作要旨,「原住民的問題,你不用笑話的方式講,平地人不會聽」,這就不難理解整齣戲劇運用華語干預、擬仿的方式,形成某種型態的殖民學舌(colonial mimicry),用來迫使主流社會正視弱勢族裔的手段。
4月
25
2024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