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偶.台前台後.回望並向前走《掰》
12月
01
2021
掰(真快樂掌中劇團提供/攝影陳又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044次瀏覽
白斐嵐(2021年度駐站評論人)

傳統戲曲的再更新,通常有兩種途徑:一種是技術形式,另一種則是題材內容。至於真快樂掌中劇團於「2021戲曲夢工廠」由柯世宏自導自演、林乃文編劇的《掰》,在形式實驗上搶眼,於其內容卻自原徑低迴踏出另一番命題。

對於看慣戲台布袋戲的觀眾來說,在戲師兩隻手臂的跨度之間,收整了全場觀眾的目光,與飛天遁地的情節。這樣的觀賞經驗與空間感,是內聚而集中的,由缺乏景深、幾乎是二維度的平面,隔開戲師與觀眾、台前與台後兩個世界。然而,《掰》卻把一切都分開了──正如其海報所顯示的,象形文字拆解成「手分手」三個元素。觀眾進場,首先感受到的或許是一種發散的選擇困難(至少我是這樣的):一邊是戲台,一邊是書桌,中間一條長長通道,觀眾席分列兩側,四個角落則有四片投影幕包圍。從劇名「掰」到「手分手」的形狀拆解與文字遊戲開始,便徹底挑戰了布袋戲的既定「視野」。

戲是從書桌開始的。戲師柯世宏端著一碗麵進場,整理著桌上物件,為戲偶的頭縫上衣服,邊吃麵邊讀起劇本。他的視線隨著額頭上的攝影機,即時投影在後方四個角落的螢幕上,偶爾也切換為戲偶的視角,與他對看。身為觀眾的我們,不再單單聚焦目光於戲劇情節,而是被分散式的多重視角圍繞,彼此對話;甚至隨著劇情推進,跟著戲偶與戲師來到另一端的戲台位置,從戲師的視線看著在前景的偶,與成為模糊背景的觀眾身影,抑或是從戲偶的視線回望操偶師,同時也看著其他角色登場。幕前與幕後,場景與扮演,角色與操控,皆在此並置,並以某種後設角度反身回溯。

這是我所謂形式搶眼之處。你很難不第一時間感受到截然不同的空間關係與交疊視野。儘管,在或穿梭、或圍繞的虛飾影像之間,不免也令人納悶:這樣的形式實驗,除了拆解元素,提供另一種觀看的可能,又是如何進一步創造對話空間?換句話說,它如何呼應故事本身,又可以把「布袋戲」(作為一種劇種)帶往何處?許多時候,在影像上感受到的,是一種點綴式的新奇(或說是打破慣性與既定想像的奇觀),卻也僅此而已──而這絕對無關於演出過程幾次出現的連線技術問題。

大概要等到戲偶在戲台上「活過來」(是偶與角色雙重意義的「活過來」),上演一段宋代話本《碾玉觀音》,我們才會猛然發現,撇除發散視角的裝置投影與舞台不談,這齣戲始終還是相當古典的──當然,這還不包括布袋戲音樂少見而相當令人驚豔的南管女聲;不包括實際上是由偶戲師柯世宏搖身變為道士柯世宏,用箱子裝著戲偶的肉身與靈魂,蹽溪過嶺,回到舞台/戲台排解這對怨偶主角的生前恩怨。這是另一種形式的「古典」。

這幾年結合傳統劇場的當代劇場作品,常常會在劇中穿插原汁原味的傳統戲,以戲中戲形式為主線場景(通常以當代時空為背景)提供某種呼應或隱喻。也因此,無論有意或無意,主線場景往往退位成為背景框架,藉此凸顯傳統戲橋段的存在。但是在《掰》一劇中,彷彿彼此拆解的元素,跟著故事線一路慢慢再度收聚靠攏。所謂戲中戲的框架,被淡化甚至消弭(或許因為,反過來說,這是一齣結合當代劇場的傳統戲曲作品?)。隨著戲師翻讀劇本,化身道士招魂,故事就這樣一層又一層牽引進入亡魂怨偶的回憶,不著痕跡地在人與偶、扮演與上演、記憶與故事的虛實之間穿梭。

掰(真快樂掌中劇團提供/攝影陳又維)

相較於當代劇場,傳統戲曲倒也特別常見鬼怪情節。雖說鬼怪本來就是民間通俗故事常有的題材,但另方面來說,卻也沒什麼比偶戲更適合靈異路線的。戲偶在台上活過來的那一刻,簡直就是靈魂現身的瞬間,正如不久前莎妹劇團王嘉明導演才再度在衣袖飄飄、鬼影幢幢的洗衣店裡聊完的《聊齋-聊什麼哉?!》。然而,我想這其中必然有什麼更深層的潛意識,讓才子佳人的故事非得至死方休。或許,所有藝術形式最終都得面對消亡的恐懼。形式與內涵,就像是肉體與靈魂。《碾玉觀音》裡的鬼妻,死後依然守著對丈夫的承諾與依戀(丈夫如何懦弱出賣了她,在此先不提)。這股執念成為牽引著戲師化身道士、招魂重演過往回憶的原初動能。重點實不在鬼,而是肉體沉睡後魂魄依然不願消散的意念。

以此觀點再看一次《掰》在形式上的實驗,即時投影畫面中的戲師視角與戲偶視角,也隱含某種訊息,讓向來藏身幕後的(如戲師)、或被他人操縱的(如戲偶),皆各自被賦予主體性。如同那雙啟動一切的「手」,有了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為著戲偶服務,而在畫面上被揭露,成為特寫的表演元素(此手法在真快樂掌中劇團前作《孟婆・湯》便已多次使用)。如果作為肉身的形式,一旦被挑戰、被拆解、被翻轉,是否只能意味著這門技藝的消亡?抑或是,什麼是它陰魂不散的執念,讓各自元素瓦解卻依然不滅,手分手卻依舊牽連,帶著懸而未決的前世記憶再次轉世?這股執念於是延續到最後,隨著排排戲偶從天而降,柯世宏此時回復開場時的戲師與表演者身分,一個個將手穿進去,讓關雲長、哪吒等不同的角色還魂,為他們說出死亡時刻的心中執念(或遺願已了如程咬金)。是意念賦予了戲偶生命,交還主動權與主體性,讓形式有了反身指涉的意義,也因此讓形式的消亡不再可懼。

走出劇場,相較於搶眼卻無法使人目不轉睛的空間裝置與多重視角,或許真正牽動人心的,還是傳統布袋戲的古典本質。然而,無論是「手分手」或是「掰」的形式實驗,在分散之後再度聚合,竟也不知不覺為古戲賦予了另一層意義。

《掰》

演出|真快樂掌中劇團
時間|2021/11/14 14:30
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多功能廳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或許,劇團在短短一小時內無法顧及情節的深化,或者,目的是藉由《碾玉觀音》的故事來傳達分離與離別的意象,操偶師的雙手結合與分開,像是分別代表著秀秀與崔寧,他們經由「上帝之手」結合,卻也「手分手」的分離。至於離別後的陰間重聚,並非處理的重點⋯⋯(林慧真)
12月
01
2021
此劇以「掰」為名,是有意經由「雙手分開」的意象,討論演師的雙手與戲偶的關係。但在演出上,並未因此理念而喪失故事性,而是透過〈碾玉觀音〉的故事,再建立出劇中的另一架構,⋯⋯從而使《掰》在討論「人與偶」的關係的同時,也處理「愛侶關係」。(蘇恆毅)
12月
01
2021
兩個家庭,五種意識,一場抗爭,一座村莊,一位說書人成就了《冒壁鬼》的故事,試圖以故事面對白色恐怖的創傷。《冒壁鬼》披上民間文學的外衣,平和重述曾經不能說的灰色記憶,不過度渲染事件張力展現出奇妙的彈性。歷史重量因此被轉化成非教條形式,釋放歌仔戲的通俗魅力。
4月
18
2024
飾演本劇小生「許生」的黃偲璇,扮相極為清俊(甚至有些過瘦),但從他一出臺即可發現,腳步手路的力度相當妥適,既非力有未逮的陰柔、也無用力過度的矯作,使人眼睛為之一亮。黃偲璇不僅身段穩當、唱腔流暢、口白咬字與情緒都俐落清晰,在某些應該是導演特別設計的、搭配音樂做特殊身段並且要對鑼鼓點的段落,竟也都能準確達成且表現得很自然,相當不容易。
4月
18
2024
許生在劇中是引發荒謬的關鍵。角色被設定成因形色出眾備受喜愛的文弱士子。在許生的選角設定上,相較於貌美的乾生/男性生行演員,由坤生/女性生行演員進行跨性別扮演更形貼切。坤生/女性生行演員擁有介於兩性光譜間的溫朗氣質,相對容易展現出唯美質感;也因生理女性的先天優勢,與歌仔戲主要受眾女性群體有著更深刻的連結。
4月
18
2024
以演員而言,現今二十週年的巡演仍舊為沈豐英和俞玖林,或許與當年所追求青春氣息的意義已然不同,但藝術的沈澱與累積,也讓崑曲藝術能真正落實。上本戲對沈豐英而言相當吃重,幾乎為杜麗娘的情感戲,前幾折的唱念時⋯⋯
4月
12
2024
青春版《牡丹亭》刪修版的三本27齣,在20年來的不斷演繹之下,儼然成為當代崑曲作品的經典代表。一方面它有別於原著的質樸鋪陳,其加入現代美學的藝術概念,包含舞台設計展現輕巧變化,投影背景增加環境轉化,華美服飾提升視覺美感,舞隊互動帶來畫面豐富⋯⋯
4月
12
2024
然而,該劇在故事的拼接敘事呈現得有些破碎、角色的情緒刻畫有些扁平,沒有足夠的時間,展現整體故事表現的豐富程度。《1624》試圖再現歷史故事,並用不同族群進行故事發展,值得肯定,但本文希望針對歷史時間與觀點拼接、表演形式的拼接、與巨大美感的運用方面,進一步的提出以下的思考。
4月
08
2024
兩人初見在彩傘人群迎城隍,而江海的反擊/重生在假扮鬼魅還魂向白少威討報;戲裡以民俗儀式意象接地,戲外特邀霞海城隍廟主神城隍老爺及城隍夫人賞戲,戲裡戲外兩者巧妙呼應下,與大稻埕形成更強烈的地景連結。
4月
04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