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風暴的白色漩渦中《白色說書人》
11月
13
2019
白色說書人(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23次瀏覽
鍾喬(特約評論人)

《白色說書人》,兩年前在實驗劇場演出,超乎意外的反應冷淡。原因固難說政治便是票房毒藥,卻表現了表演藝術與政治選項的市場關係,頗值得探究。於今再次搬演,帶來不錯的迴響,不禁讓人聯想:這和近期電影與劇場,改編白色恐怖相關議題的關係。說來,這也不免令人深思,事實上,自1995年侯孝賢以白色恐怖年代受難者鍾皓東、蔣碧玉的歷史事蹟為藍圖,拍下《好男好女》這部經典電影之後,相繼電影導演萬仁也以相同的題材拍出《超級大國民》的片子,頗受矚目。也就是說,如果不是處於一個過於斷裂的社會,觀眾應該不致對於此類題材感到陌生。然則,事實卻並非如此。近幾年來,以此為題材的表演,觀眾一般性灰冷居多,直到議題或風格都備受爭議的《返校》,近日在市場一陣旋風以後,以此為題材的表演似乎熱絡起來。這是劇場議題介入社會時,仍然備受市場機制左右的確切舉證。

從一種較為客觀的角度切入,這也說明著人們對集體記憶的關切,總是先從「鏡面映照說」回看歷史與當代的關係。亦即,如何從歷史看見當代。眾所周知「映照說」需要鏡面,這是物理性的必然,而鏡面是當代透過歷史的重新反思。從這角度出發,《白色說書人》以獨腳戲現身,卻涉及世代的交錯,所導致的對於加害與受害意識的重新翻轉,恰是對於「映照說」的另類轉換。在這部戲裡,身分認同的接軌是透過上一代的生父與養父之間的矛盾,推動一個平常市民對於生存與歷史之間所提出的問號。因此,白色風暴恰捲動於日常漩渦裡,是布袋戲技藝與政治壓殺記憶的民間匯川。

這在一定程度上訴說著:歷史是特定時空下的產物。當它挾帶記憶的風砂塵霾,前來與當下會合時。庶民社會所遇上的,會是經歷過當代際遇整合過的鏡面。這時的鏡面,超出了物理的機制,開展了人性的畫面。像是劇中由邱安忱擔綱的主角,是在一步一步的劇情推演中,揭開了他與被禁制社會的連帶關係。劇中的安排,也是解嚴後成長一代人的現實經驗。因此,「鏡面映照說」在本劇中的表現,並非記憶映照當代;相反地,是當代映照記憶。所以,劇場的空間得以從一個房間,演變為說書人隨時在情境轉換中,到達的另一個時空。這是本劇從書寫劇本到導演戲文間,不斷轉化所形成的螺旋狀時空情境。

這情境的鋪陳,回到劇場時空本身。很關鍵的元素在於:想像與記憶的交互辯證,有時甚或錯位。也就是,想像讓記憶活化了僅存在過去時空的框限。這想像,是由布袋戲偶所撐起的環環相扣的故事。一開始,是耳孰能詳的廖添丁,隨後轉化成夢中玩伴、成愧疚滿滿的養父、成抗日英雄後,又再次轉為對抗威權的符號。隨著劇情的發展,想像的蜘蛛網不斷擴散出去,撐起了故事中的故事,也形成戲中之戲的層次探究。這其中,值得進一步討論的重點在於:操偶師如何超出傳統的界限,以身體在空間中邊操偶、邊講述或搬演。這其實發生著某種特殊的效果。亦即,將操偶者以演員的身分曝光,而後與作為角色的布袋戲偶發生對話關係,這發生於劇場的敘事性而言,並非僅僅是呼應劇情需要的安排,而是在空間中生產一種不斷「陌生化的效果」(alienation effect)。讓觀眾情緒處在一種不斷投入劇情,又間離出劇情之外,思考作為說書人的主角,如何從父子關係的面對,經由未現身的母親,去到白色恐怖年代中一段撕裂的親情。然而,導演顯然對於場面活化的表現更勝於議題性的討論。這一點,就開展議題的面向而言,很值得進一步商榷與深入思索。

劇場或電影,探及白色恐怖議題時,以一種媒介或載體的身份現身。然則,超出這載體想像之外,進入時空的軸線中,這是具備民眾性質以探索政治壓殺事件時,最得以讓人得到啟示的所在。從《白色說書人》的結構,我們最具體的發現在於:歷史作為共同記憶的一個環節,並不是時空過往的重提,而是因著當下生活中的點滴連帶,在我們的面前重新回復了生機。劇中,作為個體記憶的生父,在1971年,因保釣、成大共產黨案被槍決,留下作為本劇說書人的兒子,而偏偏養父是法庭上背叛生父的人。這劇情本身的推動,其中一個面向,是個體記憶因受難死亡而中止;另一個面向,卻因共同記憶而重新復活,讓終止的生命或事件得以延續。這樣的視線投射出去的角度,讓我們反思在特定時空條件下發生的白色恐怖事件,是以共同記憶作為復甦的根基。

也因此,就本劇中的說書當事人而言,生父的受難並非一偶發事件,也無法以戒嚴下的獨裁所延伸的殘酷政治,來說明一切的肅殺,而是進一步推動我們思索:共同記憶之於白色恐怖,是在冷戰國際觀的結構下,目睹一件件個體記憶的被迫遮蔽;而今在復甦共同記憶時,如何以劇場為反思場域進一步探究──當人權被視作普世價值時,如何將殖民主義與冷戰的遺留,視作假正義之名行殺戮之實的大背景,這是關鍵性重點。

《白色說書人》

演出|同黨劇團
時間|2019/11/09 14:30
地點|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藉由身分與過去的逐漸揭開,走進對人性的琢磨,而非歷史事件的陳述。在「走出白色恐怖」的漩渦裡,「走進/近白色恐怖」。而那些對時代的控訴,就平平穩穩地放在我們對生命、身分所無力決定的剎那。靜謐,卻沉痛。(吳岳霖)
10月
26
2017
此劇以藍白紅三色框出一鏡框舞臺,舞臺中又擺置、懸吊有許多能夠讓掌中戲偶演出、操偶師得以藏身的紙糊佈景如水族箱、冰箱等等,特別能夠展現臺灣野臺的氣味外,也讓傳統掌中戲能夠毫無扞格的進入當代劇場,靈活的在觀眾面前展現。(林立雄)
10月
18
2017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