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read:再批評】回應《去排灣》與陳盈帆——向內凝視的我族觀點
6月
29
2021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132次瀏覽

莊國鑫(編舞家)


【編輯報告:關於Reread】

因應疫情期間劇場關閉,以及表演藝術節目暫停或取消之變局,評論台擬以專題重新審視過往評論,思考相關議題,作為沉潛與積累之助力,同時冀許評論的作用與價值重新被召喚與正視。

此專題「Reread:再批評」,意為評論的評論。邀請評論人就近期較引起熱議的評論文,重新加以分析、討論。Reread也意在讓評論回到「文本」,增強它作為「生產者/作品」的面向,藉此,一方面呼應評論可供議論的公共性價值,並同步檢驗目前台灣評論文章的質素、差異、認同。

為延伸討論風氣與力道,再批評文章刊出後,歡迎被評論人或其它評論人予以回應或回饋,也歡迎讀者投稿,共襄討論。

———往下滑,開始閱讀莊國鑫【Reread:再批評】回應《去排灣》與陳盈帆——向內凝視的我族觀點———


筆者並未觀賞《去排灣》,但讀了多篇《去排灣》評論文章以及陳盈帆再次評論文,不知怎地,腦海總浮現臺灣舉辦「全國原住民運動會」傳統樂舞蹈比賽項目之畫面。這個於1999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全國性原住民運動賽事,源自更早前的「全省原住民運動會」,而多年下來,比賽項目方面每屆並不固定,多採原住民擅長的奧運和亞運競賽項目,也含原住民傳統競技項目,如傳統樂舞、鋸木、狩獵、擲茅等【1】。在傳統祭儀與舞蹈比賽項目上,(以我參加的是1995年的競技項目)為了所謂的評審公正、公平、專業性,評審身分幾乎希望皆具有原住民族身分,以維持並避免非原住民評審觀點的價值/歧義介入,而影響此一競賽之公正性。只是,這樣的安排並未能顧及臺灣多元原住民族群樂舞的相異性與獨特性,以至於不同的族群的部份樂舞的表現,呈現上總是無法獲得較理想的成績。

在「我」作為原住民相對「非原住民的他者」,「我族」內的樂舞呈現或比賽已是如此涇渭分明,回到《去排灣》,薪摩爾古薪舞集舞蹈總監巴魯・瑪迪霖(Baru Madiljin)在《去排灣》所強調的四步舞,以傳統性而言,也正是強調其在排灣族內部與排灣族樂舞的正統性,但此傳統經由他族觀視或參與創作,勢必產生不同解讀與運用,正如評論人未必了解「四步舞」內涵,觀視如同旁觀,甚至某種窺視,於短促的展演時間內。就筆者觀看Youtube上《去排灣》影片,一股無法言語形容的原住民自我內心的敏感騷動與尖刺,不免覺得此一「去」的意念是否多餘!因身處當代,巴魯已無法脫離成長背景中被殖民化的宿命,誠如法農(Frantz Omar Fanon)所言:「去殖民所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並不是歐洲殖民者的船堅炮利、商品貨幣或宗教信仰,而是被殖民者在有意識、無意識間,不斷仿效、複製殖民『母國』的一切結構,成為了她擺脫不了的母體。」【2】傳統舞蹈必須靠近某些既定印象,《去排灣》必須去除印象,架接四步舞與現代舞,當身為原住民編舞者終究擺脫不了汲汲地追尋、探索所謂「當代」原住民樂舞的文化緊箍咒,卻忘了反身思索,傳統進入當代難道就不成為「當代」原住民樂舞嗎,如何再移用、架接另一種「當代」而成為當代,其中的自覺與不自覺是否如法農所言?

因此,他者(編舞家林文中)的介入僅只能成為《去排灣》形變之催化劑,而四步舞本身真正的質變,需端看巴魯與藝術總監路之・瑪迪霖(Ljuzem Madiljin)如何凝視排灣文化,再從創作、發表中探索、檢討與發現,才能讓自己的藝術生命發光發熱,並達成自己對族群文化的承諾與貢獻。

巴魯心中追尋「我是誰?」、「我該如何跳?」及「觀者要看我們跳什麼?」三者間做了相當大程度的深刻讓渡與權宜,意即想跳脫觀者的凝視角度來進入舞作的核心,卻又不斷的探問「我是誰?」、「我該如何跳?」無窮盡的自我輪迴討論中,但此乃他者(連同為原住民、阿美族的我)都無法涉入的。也因此,我們若僅以動作、歌謠、肢體、形態、表徵、動機一一去檢視《去排灣》的創作動念,事實上遠不足以碰觸其內心之萬一。

而生存於主流社會體系下的舞者的身分認同,自然也無法逃脫大環境之影響。就蒂摩爾古薪舞集四位舞者長時間浸透於部落氛圍下的劇場,從實際生活、工作於部落的情境下,想見其應然壯大了其主體性,逐漸藉由肢體為一載體,可以承載《去排灣》的種種呈現模式,不因舞者的族裔身分相異性而有所區別。所以,我們可以看見的是從編舞者之創作轉至舞者身上時,亦有一段「我族/他族」的移轉過程,其過程是削弱或增強原有主體性,應該也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焦點。

註釋

1、參考臺灣棒球運動館網頁,「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歷年資料,瀏覽時間:2021/6/23

2、法農,《大地上的受苦者》,楊碧川譯。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9。

《去排灣》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過往,我發表的評論從未觸及原民文化,實在是因為我認為自己僅能旁觀「成為原住民」漫長宏偉的旅程,僅能做到不要擋路並給予祝福。然而,當漢族林文中深入蒂摩爾古薪舞集駐團創作,這樣的藝術介入,間接給予非排灣族的我能夠估算自我與他者的量尺,以及能借身林文中時時回看自己的位置。於是,並未能入場觀賞舞作的我,將以閱讀檔案的方法並參照演出紀錄影像,來reread再評論《去排灣》及其評論文章。(陳盈帆)
6月
25
2021
在此作中,運用「去」概念,有兩個指涉:「去」既是含有「走向、朝向」的意思,在此同時,也有著「減少、去除」的意義,用來反抗過去民族舞蹈的政治再現———包括娛樂性、風情化、異國情調與刻板印象的表現形式,以此「去」排灣的雙關語,處理了台灣政治脈絡下,國民政府遷台後的民族舞蹈與山地舞蹈的改良運動、六零年代原住民觀光與外交樂舞的歷史,省思了以漢人為中心對原住民舞蹈刻板印象的歷史糾結⋯⋯(張懿文)
12月
23
2020
然而,現代舞還是傳統樂舞,排灣或非排灣,如此疑惑或許一直常存於觀眾觀賞過程。正是這個「張力」,讓文化碰觸的真實難度在觀眾眼前展開,也讓舞作自我充盈。歷經多重殖民的原民文化,很難標榜純淨與原真,觀者欲辨識的「他者」,對原民而言早已疊合多重鏡像。《去排灣》展演於部落內外,對比傳統樂舞,《去排灣》不僅打開劇場空間、打開觀眾,更是打開身體。(紀慧玲)
12月
16
2020
《去排灣》非僅為一齣可看、可跳、可拍、可參與的作品,更是藉由欣賞舞蹈劇場的行為過程來回應觀演關係與當代原住民族創作的身體空間。如何排灣又當代、承載並打開的問題,探問的對象很顯然不應該只是創作者與表演者,更應該先指向觀眾:是什麼因素形塑、影響了觀看的取向?是如何理解原住民族藝術的當代性?這些既定,與觀光的經驗累積有何關聯?(楊智翔)
12月
16
2020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
而今回到劇場,完整的「劇場重製版」讓過往的意味不明忽然有恍然大悟之感,拉威爾《波麗露》僅有單向漸強的意涵也更為明確:鼓點是不得不前進的步伐,無論是誰,人生都沒有回頭路。
10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