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於迫害意識的反叛——怎麼看《寺山修司來訪/狂人教育》的後設性
2月
01
2021
寺山修司來訪/狂人教育 台北場(劇組提供/攝影林家安)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58次瀏覽

鍾喬(特約評論人)


在寺山修司的劇作《狂人教育》中,讓寺山修司本人以腳色身分現身,且作為戲的前導,在本製作中稱作:「後設的後設」,這無疑是創作的根據與源頭,且充滿美學的前衛性。前衛,不單單僅在抽象或寫實的循環圈打轉,更多時候,涉及以形式作為內容的思考架構。因此,一開始的劇情,對於稍稍熟悉寺山修司創作的人,都不難在涉入「不在場母親」的思維時,開始被牽引進作為「本我」意識潛在能量的原作者,如何從一個皮箱中,幻化出三個樣貌幾乎神似卻本質差異的黑衣女人,掌控著作家的劇本寫作。為何是「不在場母親」呢?又為何像似處理人格分裂般,將一個母親的性別符號,置放於交相錯叉的人格分岐上呢?

寺山修司曾說:「無論是在詩歌,或者是其它創作中,我都極度討厭『告白』,我認為,我不是為了『表露自己的內心實情』而寫,而是為了『隱藏自己的內心實情』而寫⋯⋯」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處理人格內在化的「本我」,是原作者的潛意識傾向;這也表現在本劇導演黎煥雄透過人與偶的相互操控上,撐出整場戲劇表現的企圖。無疑地,這確實使得本劇的張力,不會在一種刻意的表象下,讓家庭到社會的控制關係,顯得太單一地再現,而是掌握住每一位在場者的表現。可以說,導演在這些主要場景的場面調度上,將操偶者與腳色之間的互動關係,置放在彼此的身體默契上;並且在腳色的荒誕性後面,置入操偶黑衣人對偶或人的情感起伏,這是不容忽視的敘事脈絡。然則,回返原劇創作的1960年代,寺山對於日本社會「歧異」家庭的鋪陳,反應在腳色如何抵拒被視作「不正常化」的自我嘲諷或透視上。這觀點在本劇中,顯得不是那般立體化;有些弱化了操控與反被操控之間形成的對待關係。

然而,本劇在歌舞、音樂、身體、節奏與大量偶戲的交織下,出現整體場面與節奏起伏的律動,無疑令人印象深刻。這是導演將擅長的大型歌劇,轉入小劇場的內在意涵時,非常值得深化看待的美學轉化;然而,作為一齣「後設」的劇碼,在劇情與人物的對比下,如何將隱然指涉的沒落霸權——隱身在父親與祖父腳色裡的某些狀態——表現出來,並未盡妥切的處理。這應是不曾深入戰後日本社會的性質,如何在冷戰局面下,作為美軍在亞洲的奴僕,所產生的結果。

寺山修司來訪/狂人教育 台中場(劇組提供/攝影林嘉琪)

「後設」情境的創作,拉出平行時空的結構,意圖鮮明,並藉此,將作者以一個腳色身分拉到觀眾面前。導演在處理先導神秘腳色——寺山修司本尊的出場上,維持過去在小劇場中的創作風格,凸顯身份敘事與獨白交錯的特質;同時不讓身體表現的形式美學,過度抽象取代人物內容的登場,有助於觀眾進入故事鋪陳。這樣的登場,其實架構在本劇的原初主題上:個人如何不在適應主流風潮下,仍保有被視作叛逆的自我(ego)。也是在這樣的凝視與觀照下,導演維繫一貫風格,在詩的歧異性與戲劇的構造面間交錯開展,表現出闖入的寺山修司與當代亞洲戲劇前衛思潮的寺山修司間,如何度量人在意識、潛意識與超意識的衝撞。

本劇先是回返作為劇場人——寺山修司的生命本體;接著,三位黑衣女幻化出六位操偶人與本劇核心家族成員,表現的場景雖不免複雜;透過象徵隱喻的手法,導入劇情的暗示:一個操控世界的形成。運用象徵,向來是導演擅長的美學風格。較以往不同的是:本劇的象徵,置放在具體人物的表現平台上,這樣的手法,得以類比為魯迅在「狂人日記」中創造的「吃人」意象:如果,「吃人」是寫實的再現,其實,絲毫不具掌控的說服性;唯有,當其為隱喻象徵符碼時,卻顯現出無比的張力來。魯迅如此;寺山亦然。然而,真正讓人體會到狂人處於「吃人」狀態的,並非寫實地謀害他者,而是被汙名化的「瘋狂」;其本質起因,在於被正當價值所「迫害」,表現為驅離或者排擠。

進一步說,只有當狂人自身處於受迫害,或者說「被吃」的處境時,才能理解「吃人」意味著什麼!將這象徵符碼,置放在劇中人與偶之間的控制關係上,我們將發現:被控制的,往往不僅僅是個人之於體制的關係;而是人與人(家族中成員的相互猜忌與窺視,僅僅是一種社會縮影的隱喻)的拉扯與撕裂,形成比體制更龐然的隱藏性制約。換言之,將掌控內在於迫害意識上,是本劇小女兒說了大家都是騙子的真話後,象徵性地在門口(斷頭台意象)被砍頭的結果。這在戲的處理上,無疑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她是作為被迫害意識的一員,而發現真相;也因此被迫害的。這是意象在處理時的一種隱隱然,卻極具殺傷力的衝撞。那麼,誰謀害了說真話的小女兒呢?若從個人內在延伸到體制,則表現於戰後日本的資本管理社會下,沒落卻仍無限被供俸的天皇制,所象徵的國家懲戒性上。

寺山修司來訪/狂人教育 台北場(劇組提供/攝影林家安)

一張飯桌在類似榻榻米平台上的場景,過去看過導演相關台灣歷史劇場的觀眾,應不陌生。對比這回,因有操偶人與現場樂隊的介入,讓歷史在孤寂中,浮現黑色幽默的交錯感,豐富了劇情背景與當下的時空關係。因此,圍繞在本劇進程中的核心意象,不免是傳承的日常中,逐漸失去儀式感的飯桌,進一步得以延伸為,二戰後,從廢墟中甦醒的日本,在現代文明追趕的進程中,令逐漸失落方位的家庭,成為現代化下的犧牲祭品。這間接導致了成員間開始相互的猜疑:誰是狂人,誰發瘋了!必須被就逮、安置與控制。場景中,超乎尋常的身體與談話,以及刻意安排下出現的抽搐性節奏感,傳達著某種在「正常化」語境下,被視作異常的強烈諷刺感。這時,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論「愚人船」的意象,闖進我們的感知中。作為排擠瘋狂的文明,以一種稱作理性的全知性,對待結構上竟終須被隔絕的瘋癲;將原本帶有好奇感的異化認知,進一步導入驅離和排除的社會系統中。就文化批判性角度而言,這齣戲中,以飯桌形成的核心意象,恰若一場飄盪的航行,嘲諷國家與資本聯手打造下的二戰後日本,正以另一種依附於西方帝國現代化的指標,朝向「愚人船」的航程;藉此,驅離與隔絕通稱為「瘋癲」的顛覆與變革,這是本劇在處理飯桌的荒謬性圍聚時,顯現的傾倒性身體感與荒誕性對應,帶出的戲劇性聯想,所驅動的能動性。

誠如導演所言:這是一齣劇情很簡單,卻很殘酷的戲碼。簡單的是內容;殘酷的是「吃人」的象徵。透過異化的身體、多變的歌舞節奏與布偶意象,不斷往人的內在緊張感收縮,藉以窺見外在世界的荒誕,無疑是《狂人教育》原劇經過「後設」處理後,所達成的戲劇美學思考。亦即,意圖在前衛的表現性上,不失當代事件性的美學辯證。

《寺山修司來訪/狂人教育》

演出|東海大學表演藝術與創作碩士學程
時間|2021/01/07 19:30
地點|台中歌劇院小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