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對話,後設的悲喜《李爾王》
3月
25
2016
李爾王(國家兩廳院 提供)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548次瀏覽
吳政翰(專案評論人)

李爾王:小子,你把我叫做「傻子」嗎?

傻子:你把你那許多頭銜全送了人,只留下這一個;那是你從娘肚子裡帶來的。【1】

就戲劇的角度來看,一則淒慘無比的故事,不見得能構成一齣好的悲劇。以莎士比亞鉅作《李爾王》為例,全篇雖充斥著暴力、背叛、敗德、血腥,但其真正的悲劇性並不在於此,而是,如同古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透過權位及處境的顛覆,在一無所有之際,角色仍全力維護僅存的人性尊嚴,最後流露一點對於生命的醒悟,進而延展出個人與命運、自然與文明之間的辯證。此次,法國亞維農藝術總監歐利維耶・畢(Olivier Py)重新翻譯、演繹《李爾王》,製作中所著重的詮釋面向,並非訴諸於悲情而揮霍血淚,亦非往浪漫主義方向走去而彰顯單一個體之壯烈情操,反之,分散了情感,卸除了假扮,附加了自嘲,直白而冷冽,隱隱表露萬物皆無的空性,將其悲劇本質推至另一格局。

一開場,舞台上有桌、櫃、鋼琴、梳妝檯、背景隔板、數支斜吊半空的日光燈管等家中內景雛形零件,以及其它毫無遮蔽的劇場機關,將李爾家庭及其所代表的王族體制的建/虛構性,即刻曝露於觀眾眼前。沒有實景實物,場地及道具以簡約的視覺物件和狀態表徵,白紙象徵輿圖、高低象徵權位,符碼匯集一台,勉強組構秩序,整個拼合、拆解的過程,直映觀眾眼簾。不費心營造貴族氣息,未注重人物關係,打鬥借位粗糙,有意或無意地凸顯了其假扮成分,卸去了誘導觀眾入情於戲的基礎,加上多次台詞指涉,揭示了「世界即舞台」的劇場觀及宇宙觀。面對眾人言詞堆砌、濫用,小女兒珂黛莉亞不只緘默,還刻意戴上了口罩,強化象徵了抵抗矯飾群聲、拒絕語言附庸的立場。與此呼應的,是自始至終置於舞台後方背幕前,由白熾的日光燈管架組而成的文字:「你的沈默是一具戰爭機器」(Ton silence est une machine de geurre),不僅點明了珂黛莉亞的沈默埋下後續人禍的因子,擴大了全劇政治面向,也等於明言並驅散了劇情懸念,又在刺眼光源令人難以久視的情況下,更加打斷觀眾專注及舞台幻覺。種種除魅,使得觀演之間若即又若離,目睹了眼前人倫悲劇的發生,也洞悉了百態萬象的虛設。

隨著劇情開展,場景偶見擺設移轉,但並未大幅度變換,仍處同一場域,演員們行走、言說,表明(或不特別表明)地點所在,敘事側重當下劇場文本流動的連續性,時而造成戲劇文本情境的斷裂,因此可見彼景的道具如紙屑,仍遺留在此景地上,或者一場景正在進行的當下,同時進行換景,毫無顧忌干擾與否,甚至此戲詮釋邏輯之下,干擾成了必需。特別是當場景進入荒野時,當前景仍在發生,後景轉換也在發生,原本地面被拆解成諸多小平台,一一搬走,裸現沙土,暴露於觀眾眼中的,不只是荒野成形的過程,亦是整體秩序瓦解的過程。一邊成形,一邊解體,隱約道出變與不變共時並存的宇宙常理。戲中的家庭價值、國家體制、文明禮教逐一崩壞,場上一邊是餐桌上狼吞虎嚥,地面一片狼藉,親人相辱相殘,挖眼潑尿,另一邊是荒野間的李爾、傻子們赤身裸體,童言瘋語,邏輯顛三倒四,君王霸權徹底翻轉。兩兩場景相互呼應對映,景觀失序,語言失能,野性召喚,理性退位,和諧的鋼琴樂音還原成無調的敲擊聲響,形象與行為、視覺與聽覺皆進入原始,交構一片蒼涼廣袤的末世景象。

此般原始意象,並不溺於擁抱毀滅的傷感,而更藉由笑看人間百般謬誤,將人世超脫理性、語言、邏輯、體制等文明束縛,重回初始原貌;是破壞,亦是歸返,像是即將步入貝克特戲劇世界的前站。李爾、傻子等人們,如《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中的雙人重影,在哪都是也哪都不是的中介地帶遊蕩、等待,而演出中的李爾也重複地說著:「我等。」甚至當眾角色瀕死之際,肉身皆落入沙土,時而緩緩深陷,時而倏地跳進,有那麼一刻的狀態,讓人像是看到了《快樂時光》(Happy Days)中那位禁錮於土堆中的女人,動彈不得也喋喋不休,唯一可確認的是人生而等死的可能。劇末,隨著時間流逝,不論世間殺戮爭鬥、言語機鋒如何不斷,終局此刻,所有角色,歸於塵土;所有言語,歸於靜;所有悲喜,歸於零。舞台一隅,看板上斗大的螢光字樣RIEN,法語的「無」,似乎已然道盡了一切。

此版《李爾王》,以李爾王的劇情為開端,衍生出一場莎士比亞、布萊希特、貝克特與導演歐利維耶・畢四人之間的對話,看似和聲共謀,實則相互拉鋸,自身即為一個衝突不斷又不斷交融的矛盾體。悲劇冷調,笑中帶哀,層層迭起,處處痕跡,時時提醒,連最後的空無所可能凝聚的張力也不留餘地,瞬間驅散,即刻打醒,提升至另一層後設悲喜劇的格局。觀眾始終處於旁觀地位,哀悼劇中情境的悲痛,也歡慶萬物崩解過後的重生,不喜不悲,亦喜亦悲,如此無以定義亦無從反應的向度,謂之荒謬,謂之生命,謂之常道。

註釋

1、第一幕第四景,譯文摘錄自方平譯本,木馬出版社。

《李爾王》

演出|歐利維耶‧畢
時間|2016/03/20 14: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藉由《李爾王》的語言批判,亟於思索劇場語彙的新可能,集合楊考特/貝克特的存在主義,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場,甚至美國克魯格(Barbara Kruger)的觀念藝術,進行彼此對話,對已成神聖經典的莎翁指指點點。此種不停歇的互文指涉,才是供給讓莎劇表演開枝散葉的活水源頭。(王寶祥)
3月
23
2016
台詞保留了原著中無邊無際的長度,但是在你昏昏欲睡之際,振奮人心的髒話與大量裸露胴體直擊觀眾神經,荒誕的舞台設計、誇張的肢體動作讓角色戲劇性十足,帶領觀眾更輕易地以第三者之姿遠距離看著整場鬧劇誕生。(賴妍延)
3月
22
2016
佔據整面背牆的燈管大字轟然亮起:「你的沈默是一具戰爭機器」,白話翻譯過來,就是指每個人的默不作聲,導致了戰爭。這面標語不但成為全劇的醒目背景,遙遙回應著二戰後流傳的Martin Niemöller牧師的詩行:「一開始他們來抓猶太人。我沒吭聲因為我不是猶太人。……」(鴻鴻)
3月
21
2016
整體而論,《台北大空襲》的表演與音樂,導演的場面調度與節奏掌握,都有不錯的表現,作品的娛樂性,在觀眾的熱烈反應中得到印證,也再次確認音樂劇在本地表演藝術領域中的優勢與潛力。只是,如果創作者的目的是邀請觀眾,重回歷史現場,親身感受個人在空襲期間的生存困境與意識掙扎,我以為還有努力空間。
4月
22
2024
「眷村」在導演手中,不僅僅呈現了往往被理解為封閉的一面,這個看似封閉的限制卻反向成為導演手中創造劇場經驗的元素,有效地將現實轉為美學,成為當晚演出最令人眼睛一亮的表現,頗有前衛劇場的能量,也是近些年看到劇場創作者中,最紮實且絲毫無法遮掩對劇場形式的才華與熱愛的新銳導演。
4月
22
2024
《裂縫 — 斷面記憶》難能可貴在此刻提出一個戰爭的想像空間,一個詩人對戰爭文本的閱讀與重新組裝,具象化為聲與光、人與詩、風與土地的行動劇場,從城市邊緣發出薄刃之光。
4月
16
2024
即便創作者很明白地點名熱戰的軍工複合體、操弄代理人戰爭的幕後黑手等,當我們面對霸權,就一股熱地迎合與慾望的積極投射。若我們像悲劇人物般拿不到自身的主導權,那「反戰」到底要向誰提出呼聲,又有誰又會聽見反對的訴求?
4月
16
2024
由於沒有衝破這層不對稱性的意志,一種作為「帝國好學生」的、被殖民者以壓抑自己為榮的奇怪感傷,瀰漫在四個晚上。最終凝結成洪廣冀導讀鹿野忠雄的結語:只有帝國的基礎設施,才能讓科學家產生大尺度的見解。或許這話另有深意,但聽起來實在很接近「帝國除了殖民侵略之外,還是留下了一些學術貢獻」。這種鄉愿的態度,在前身為台北帝大的台大校園裡,尤其是在前身為南進基地、對於帝國主義有很強的依賴性、對於「次帝國」有強烈慾望的台灣,是很糟糕的。
4月
15
2024
戲中也大量使用身體的元素來表達情感和意境。比起一般的戲劇用台詞來推進劇情,導演嘗試加入了不同的手法來幻化具體的事實。像是當兄弟中的哥哥為了自己所處的陣營游擊隊著想,開槍射殺敵對勢力政府軍的軍官時,呈現死亡的方式是幽魂將紅色的顏料塗抹在軍官臉上
4月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