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制搖擺,烏托邦的暗處提問《家》
4月
02
2019
家(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林怡初)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706次瀏覽
樊香君(2019年度駐站評論人)

演出結束後,與一位常在夜店打滾的老友巧遇,她一出口就喊說「怎麼要動不動的,好像我在夜店會看到的律動。」她邊說邊模仿,我們當下只當笑鬧。但事後還真覺得這節制的律動是有點熟悉,重心通常有點高、律動單一對點,雖然力量多少還是從骨盆來,卻不太往地上去。但,這律動在《家》卻恰如其分的與裝置、人為沙土,尤其是後段戴上動物面具集體舞蹈,「假裝」動物或某種儀式的氛圍共存。也許該問的是:舞者身體能力明顯不是只能節制搖擺而已,然而當身體在所有元素並存下被如此安排,要造就什麼世界?除了舞廳以外。

♦節制的搖擺

《家》的舞者身體並不狂放。他們節制內斂,赫佐精密計算,不讓裡面的衝動說放就放;在放與不放之間出來,只給了一些恍惚與顫動,透出些許喜悅。節制的搖擺,又反襯了一絲悲傷,彷彿了解到人與人之間終究是孤獨,而人與世界之間總是隔了層皮膚,那狂喜你不願煽動四周,而是留了一點白,讓他人填入。若積極點看,也許是讓所有事物都有個空間,一個位置,一個「家」。

於是在這個「白」裡,我們意識到空間,其中各種存在的位置,進而作為觀眾也建構自己的家。不要求創作者給你生猛有力、蜷曲古怪的身體,去填滿生之慾望與爽快。在這個「白」裡,生死共存。各種張力不只衝往一個地方去。身體在這個作品中不再吸盡所有感官焦點,將其它存在視為伴奏。而是想想,在這個作品中,在這個所有元素共存的世界中,我們能給身體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彌合與開裂的瞬間

赫佐在第一段給了令人反感的白燈管,時而閃爍雜訊,尖銳刺耳的金屬聲,像是墳塚般的土堆,身著黑衣的男女,手腳在機械冷靜的態度驅動下,比劃著直線條不太有情感的路徑,唯一在這裡重複出現的,是無論男女的雙人擁抱。但短暫擁抱後一次又一次的離開,沒事發生,眼睜睜盯著稍嫌昏暗的舞台,種種曖昧與晦澀,你開始焦躁於「現在是怎樣?」。

直到一群人在左上舞台聚起,開始跟著機械般的Techno群聚單一律動。這個晃動似乎抽取自每個人正在進行的某個事件當下,你知道他想進入什麼,但這團塊卻因為被群體的律動填滿,而無法織入個人呼吸,並顯得僵硬。不過,巨大晃動團塊還是朝你襲來,接著右下舞台也有三、四人開始搭手晃動,一樣的僵硬質感,又散去。

不知何時,一名男子走向沙塚,開始掘土,將沙撒向四周。又不知何時,左舞台上方竟出現一輪明月,當下原有些錯愕,但隨著月光逐漸撫地的鬆弛感,錯愕也隨之化開。月光撫地,片地沙土,舞者在塵土飛揚間來回旋轉、輕躍,更彌合了前面因機械性動態與冰冷裝置所指向的焦躁與疏離。這無縫轉換,來自於所有存在:舞者帶起的輕盈動態,或只是靜躺沙土上,燈管裝置由白染上溫暖黃光的運動,原來機械感的節奏後面包上了一層大呼吸,像一塊富彈性的海綿,接收著場內各種收縮與舒張。整場呼吸來到此處,彷彿天降甘霖般,為天空、土地、人們都染上一層色彩,我震驚赫佐在第一段那些晦澀枯燥的堅持。

♦共築家園,另一面

冷調疏離的白色燈管,在沙土飛揚與月光映照下,開裂出一絲縫隙,讓另幾種幾種運動進行,關於建造的行為:拉升燈管改變組成、倒沙、用木棍在沙土上畫圓,幾個帶著尖帽子讓氣息一鬆的花襯衫舞者,沒有手手腳腳的干擾,只是單純進行上述這些動作,看似某種建造工程,家的建構在此不言而喻。但在建造運動下,卻也勾引出家的另一面。那些水桶、塵土、零星沙丘,不得不讓人想起,文明開始累積之初,必須的佔有與掠奪。即便這裡不若Hofesh Shechter身體,召喚體內獸的動能控訴殖民與現代化進程,赫佐的舞者沈醉同時冷眼,輕輕一提,隱隱刺向建構的另一面。

同樣的另一面,也藏匿在最後一段,那些看似狂歡卻總保持距離的群體律動下。在此處,作品呼吸被推到了高潮,色彩也滿布著赫佐的舞台畫布,關於家的意義在此衝向極限,是群聚牽手,是共同律動,是靈魂展往宇宙,所有存在化為星空與塵埃。但總有些隱隱不安,藏在暗處窺伺著歡愉,好比綠色植物現身,但無論如何它是長在盆栽裡;帶著動物面具的人們群聚牽手,但煙硝四起。某個尖帽子的建造者舒服躺在椅子上,如皇室般被另外幾個尖帽子抬著。即便最後所有存在展往星空,卻有個看似滑稽又詭異的白衣幽靈留待最後,抓住高潮上揚的尾巴,指向人的問題。赫佐的《家》看來不只是包容而已,也是危機四伏。

《家》的結構呼吸,隱喻著某事的建造與誕生,也關於某事的消逝與死去,可能是家、關係、社會或文化。於是,這裡的身體更不可能只是處於赫佐2016年來台作品《依據真實》群體中有我、我中有群體的律動層次而已。《家》多了一層世界觀的想像,於是身體與其他元素一樣,有他的位置。我會說那是一種疏離卻持續自我完滿又同時自我提問,悲觀下的樂觀律動。如果說這樣的節制搖擺在這裡有什麼樣的意味,那麼也許是對於「家」,赫佐有無限理想也保持懷疑,他建造一處迷人烏托邦的同時,也不忘在暗處提問。

回到一開始的笑鬧。或許太多時候我們總想望透過眼前身體動能的投射達到某種高潮,但這高潮從何而來?最終指向何處?似乎也不太重要,總之當下爽過就好。那些要動不動,或者動不太起來的,大概在身體這一題上就先被了扣分,其他就也不太重要。但身體不是獨立封包,有過去也有未來,更是存在於眾多元素之間,在一段時間中,一起說著一個世界。這是《家》給我的啟示。

《家》

演出|克里斯汀‧赫佐(Christine Rizzo)
時間|2019/3/29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索貝爾在空無一物的舞台上擺弄兩盞刺眼黃光直射觀眾時,我們早已全都被帶進《家》的展演現場,而這個現場指的不只是劇場,更直指促使我們主動思考的現場:我們以為的「家」的主體、內與外的界線究竟是如何建立起來的?(楊智翔)
6月
04
2019
這樣的橋段對參與互動的觀眾而言一定是非常有趣的經驗,相對於座位上的觀眾則非常有距離感,瞬間像是與舞台間隔了一層很厚的透明玻璃。外頭的人就像是在觀看一場很大型的沈浸式劇場,裡頭很熱鬧卻怎樣也進不去,即使中間有小段落是讓觀眾席的大家一起協力把燈拉起來,卻令人意猶未盡。(朱殷秀)
5月
20
2019
是什麼讓一處住所成為家?索貝爾透過層層的動作鋪陳與劇情開展,回答了他的提問。家的靈魂不是建築結構而是情感溫度、氣味與色彩、情緒與回憶;是人活動其中所經驗、連結的生命歷程。(徐瑋瑩)
5月
20
2019
這是個看似簡單,卻技藝高深的作品;看似自然,卻寓意深刻,沒有一句說教,卻能直指我們賴以為生的精神真諦──是愛與關係的連結,成就著生命的延續;而其中,我們的關係與互動,深深影響著何處為家的哲學命題。(杜秀娟)
5月
16
2019
看了《毛月亮》在衛武營首演後,一個揮之不去的問題是:該如何看待影像(Image)在舞蹈作品中的位置,以及舞台上觀眾目光注視的焦點,究竟是影像還是舞蹈?換句話說,《毛月亮》的主體是作為「影像的身體」?還是作為「舞蹈的身體」?(羅倩)
5月
13
2019
赫佐在創作上給舞者空間,在呈現上也給觀眾空間,並藉由這些來自各個不同個體的回應,去拼湊成一個完整的《家》。(許芷榕)
4月
02
2019
周書毅的作品總是在觀察常人所忽視的城市邊緣與殘影,也因此我們能從中正視這些飄逸在空氣中的棉絮與灰燼。與其說他作為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駐地藝術家,積極嘗試地以高雄為中心對外發信,並發表《波麗露在高雄》與《我》等作品,不如說他是在捕捉抹去地理中心後的人與(他)人與記憶,試圖拋出鮮有的對話空間與聲音,如詩人般抽象,但卻也如荷馬般務實地移動與傳唱。
5月
16
2024
整場製作經由舞者精萃的詮釋,及編舞者既古典又創新的思維想法實踐於表演場域,創造出精巧、怪奇又迷人的殿閣。兩首舞作帶領觀眾歷經時空與維度的轉變,服裝的設計使視覺畫面鮮明、設計感十足,為舞作特色更顯加分。「精怪閣」觸發了觀者想像不斷延續,並持續品嚐其中的餘韻。
5月
15
2024
伊凡的編舞為觀眾帶來不愉悅的刺激,失去自我的身體並不優雅,抽象的舞蹈亦難以被人理解。伊凡又是否借《火鳥》與《春之祭》之名,行叛逆之道?不過無論如何,伊凡這次的編舞或許正是他自己所帶出的「自我」,從觀眾中解放。《火鳥・春之祭》正是異端,正是獻祭者本身,觀眾被迫選擇成為跟蹤者,或是背叛者其中一方。在這暴力的亂世,你又會如何選擇?
5月
15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