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9 19:30
第一眼看到用「家」這個字當主題時,我心理所聯想到的是「溫暖」,但在欣賞《家》的過程,我感覺從孤獨、激盪、自由,到最後是平靜,讓我重新思考克里斯汀・赫佐的《家》並不是我們字面上理解的「家」。那麼,它到底是什麼?
布幕升起,映入眼簾的是兩個極為對比的物體:結構複雜的發光燈管與黃土堆,一個是科技產物,一個是自然產物。「生命有長有短,總是必須重拾靜默,以便在風暴來臨的徵兆中看見寧靜。」【1】舞作的開場應驗了克里斯汀・赫佐的這句話,沒有任何音樂及聲音的寧靜,包括台下的觀眾也不敢吭氣,靜默的看著舞臺上的男舞者戴著面具並且規律的像機器人般不自然的移動。突然的噪音、雜訊聲、燈管的流動打破了寧靜,舞者也慢慢「流動」進來,每個舞者都是獨立的個體,但個體也是必須靠群體來凸顯,就像赫佐對「家」的定義並不是蓋一棟具體的房子,而是人與人的關係怎麼去建立、去構成一個「家」。因此,要展現出這樣一個「家」的狀態,赫佐的動作編排以「觸覺」為主軸發展,有時觸碰、有時抵抗、有時拉扯、有時緊抱、有時一群人堆疊在一起……,利用獨舞與群舞的交錯拼湊以及空中燈管的閃爍變化,營造出視覺上的流動感。
舞作的中段,舞者腳上多了鞋子,衣服換了顏色,舞者走到黃土堆中不斷剷土,將土往外撒,塵土飛揚。第四面牆也隨著塵土被打破,因整個劇場充滿著「土」的味道,黃土也漸漸覆蓋了原本白色的地板,出現了一大片的土地。此時燈管的燈光也從白色慢慢轉變為土色,舞臺左上方照射著像太陽的光,舞者們戴起動物的面具,就好像所有的地表元素都回到了最原始的面貌,回到了像是幾億年前的宇宙樣貌,星辰佈滿天空、塵土佈滿大地,人類也還沒有出現的時代。舞者開始有了較多群舞的動作,也意味在生命還沒有開始時,大家都是一樣的,舞者慢慢圍成圓,面朝圓心,像是種古老的歡慶儀式,慶祝大家回到自己的「家」,然後散去,留下的是一個全身白布的「有機體」,引發觀眾更多的思考。
「家」是什麼?是宇宙?是地球?是房子?是人?是空間?每個人對於「家」的想法都有所不同,是具體形象,亦或是抽象,又或者兩者都是。赫佐說:「無論有形或無形,家都是獨一無二的內在空間。」【2】重要的是,看完作品的自我對話,即使這個創作的題名是一個容易理解及象徵的字,但赫佐在創作上給舞者空間,在呈現上也給觀眾空間,並藉由這些來自各個不同個體的回應,去拼湊成一個完整的《家》。
註釋
1、《家》節目單。
2、王世偉:〈家,是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克里斯汀‧赫佐的嶄新創作實驗〉,《PAR表演藝術》第315期(2019年3月),頁24。
《家》
演出|克里斯汀‧赫佐(Christine Rizzo)
時間|
地點|國家戲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