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聆聽到的《吃土》
7月
27
2020
吃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林育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230次瀏覽
鄭雅珊(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在職進修碩士生)

壞鞋子舞蹈劇場的藝術總監林宜瑾,以北管樂為「題材」,或許更貼切來說,是以北管樂為一個「出發點」,發展出最新舞作《吃土》。開演前的宣傳帶給觀眾許多的想像與期待,但觀演後,我留下的是不少疑問與省思。

北管大約在十八世紀時,由移民自福建傳至台灣,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舉凡婚喪喜慶、宗教儀式、廟會、踩街陣頭、戲曲的後場伴奏,都會見到北管樂的蹤跡,是台灣早期農業社會的流行音樂。而演奏樂器種類豐富,包含了班鼓、拍板、堂鼓、大鑼、小鑼、大抄、小抄、殼仔弦、二胡、三弦及嗩吶⋯⋯等等。【1】北管樂給人的印象是熱鬧且高亢的,具有很強大的凝聚力量,不論是做為儀式的開場,或是展演開始的宣告,都讓人很難忽視其強烈的存在感。

《吃土》呈現的方式卻一點也不傳統,九名身穿泥土色服裝的舞者在無音樂的狀況下,以即興舞蹈揭開序幕,與觀眾對望凝視之後移動,像似要與牆壁合而為一,接著又聯合,像極了合力抵抗一股強大彷彿即將爆開的力量。其中四名舞者中途轉換了身分,離開隊伍,移動到置放在舞台上的電子琴與北管樂器旁,開始製造音樂及聲響,原來他們的真實身分是本場演出的現場樂手。北管樂以一種很純粹的形式登場,樂手們輕巧地撥弄樂器,產生金屬(抄)摩擦聲、鼓皮震動聲、簧片震動聲,它們各自單獨出現。舞者耳朵承接著單純的樂音,身體尋找著和聲音之間的連結,手指顫動、身體蠕動、腳跟擊地等各種不同的反應。沒有要訴諸傳統與熱鬧,而是從原始的結構上去拆解北管樂,進而實驗身體及靈魂如何和樂器產生連結。我個人滿喜歡這樣的安排,因為褪去了北管喧嘩嘈雜的聲響,聽覺上反而變得十分舒服,搭配昏暗燈光的投射,竟然有一種聆聽爵士樂的感覺。

舞蹈部分,比較可惜的是,儘管我已坐在第二排的位置,仍感覺觀眾與舞者的距離太遠,因為實驗劇場的空間很大;這個作品有很多展現身體力道的動作,舞者們僅穿著上衣,下半身是膚色底褲,目的在於呈現大量的腿部動作,造型上也明顯可見,設計欲呈現出植披、地衣的樣貌,因而每位舞者都像是一株植物,觀眾透過舞蹈動作的大小,去感受植物(生長於此的我們)與土地間的羈絆有多深。宣傳影片的力量很強,但現場看由於距離的關係,力道打了折扣,若能縮小展演空間,也許效果會更好。

林宜瑾在演後座談會提到,作品中有許多舞蹈動作,看起來像是敬神儀式中某個神將跳舞的動作,但其實那是舞者在聽到音樂之後,自然而然發展出來的動作。這樣的說法很有意思,但是細想,它們是如何被發展出來的呢?在聆聽北管樂之後,舞團所找到的一套獨有的身體脈絡又是甚麼?應該不僅限於戲劇構作周伶芝所提的亞洲蹲而已,而若田調的對象換成南管,是否也有可能得到類似的身體脈絡?以田野調查尋根進而發展出的舞蹈作品,已有前例,如林文中舞團的《小南管》、藝姿舞集的《伊那》,那麼《吃土》的特別之處在哪裡?我認為壞鞋子舞蹈劇場未來可以再交待得清楚一點,畢竟一個小時的演出稍縱即逝,觀眾難以看的全然切實,最清楚的會是舞者自身,以及過程中一起JAM的樂手。我認為,若觀眾只能用眼睛和耳朵去接收,再用自身生活經驗去感受與理解作品,但欠缺身體的體會,也是一種與作品之間的分裂。

也許對於參與《吃土》創作過程的成員來說,從田調到演出的經歷,就已經是追本溯源的最佳實踐,但對於我/觀眾來說,這把土的口味有點太淡,還是有點距離,編創者可以再思索,如何讓更多觀眾,吃出它的獨到滋味。

註釋

1、由網路資料統整而成。

《吃土》

演出|壞鞋子舞蹈劇場
時間|2020/07/18 19:30
地點|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人類和土地的關係,究竟是共生?還是破壞?隨著演出的進行,漸漸從作品裡得到答案。2020年首演的《吃土》,歷經疫情後,帶來更多的感動,也因為走過疫情,作品更能讓觀眾喚起群體意識,更懂得土地的珍貴。
9月
26
2023
從《吃土》的開場,當淡水南北軒的樂師們、李慈湄和壞鞋子的舞者們在舞台上並列行走、爬行,混音儀器和北管樂器置放的空間呈多點散佈在上舞台,這已經暗示著他們之間存在著對等分享的關係,也許它們未必需要以植物為導引,反而可以透過直面以當代劇場為藉口媒合舞蹈和傳統藝術相互攀爬和附著所開展的繁茂生態。(王昱程)
9月
02
2020
當代的創作者向傳統、民俗取經之時,該在創作/傳統、藝術/民俗這兩組座標線劃出的象限之間選擇什麼位置,或許是創作者乃至於觀眾觀看時最重要的課題,這也是我在觀看《吃土》時,腦中不停運轉的思考面向。(蔡孟凱)
7月
27
2020
究竟《吃土》中所運用的民間元素是奠基於傳統文化素材的嶄新詮釋,或是作為臺灣文化資產所聚焦的傳統延續性問題?當北管樂走進當代劇場轉譯後的語彙,透過部分預錄鋪陳至現場演奏,由虛至實的轉化、素材借用、重新佈局的問題值得被提出來探討。(張瑋珊)
7月
23
2020
臺灣人的身體究竟是何樣貌?編舞家林宜瑾的確在當代舞蹈的身體語彙中另闢蹊徑,但仍然必須考量其從何而來?並且該走向何方?正如《吃土》給予的警示:「ㄢˋ身體」仍存在其有限性,雖說臺灣的土地充斥著各式混種文化、傳藝,但也不代表一種身體能夠在任何環境中生長。
7月
23
2020
先不論林宜瑾近年來是如何理解「土地」、「自然」、「生活」的內涵,以及如何在系列創作中建構其對「台灣」或「民間」的觀點,單純就《吃土》所呈現出的結果來看,其在身體技術上反應出了林宜瑾在動作發展上的兩個致命性弱點,而此兩個致命性的弱點,也正恰恰好回應了林宜瑾創作論述中的含糊之處。(吳孟軒)
7月
23
2020
在隘口,震懾行者的不僅為前方異域,亦可能為身後如絲線交織的緣分與關係。當女孩坐在面對觀眾的木椅上,舞者們相繼搬來椅子加入這奇異的家庭相片裡;當他們彼此打鬧、傳遞零食時,僅屬於緊密群體的結構與交流關係逐漸清晰。而樂團的存在被揭示,他們於藍色布幕前的身體及聲音一同成為作品本身,此世界亦產生變化。
3月
19
2024
相似於德國舞蹈家魯道夫.拉邦(Rudolph von Laban)的動作分析論;克朗淳自箜舞圖畫彙整而出的六大元素,囊括了動力流(Flow)、空間(Space)等動力質地,同時也獨立出更精細的身體外在同步與內在過渡之三度空間系統。他運用這樣的邏輯來發展身體表現,同時牆上投影浮現出猶如主機監控軟體的頁面,時刻紀錄著克朗淳的動作速度、音樂振幅與一系列的控制端數據面板。這些面板並不具有回應過去、未來的功能性,彼時的時空已隨著克朗淳逐步放大自身的身體演出,將觀者從古老的傳說漸漸擺渡到當下的恆河上頭。
3月
18
2024
Cheken的祕魯山丘、農夫、巨洞、黑馬、煙霧、水與女兒,這套能指的編撰,原本是波瓦對戲劇的構想,但我們何不把它切換成編舞家基根-多藍視角下的Mám(愛爾蘭語)——意指隘口(mountain pass),也有十字路口的意象,是死絕、逃生或步入險境的未知與詭秘之境,還有牛軛、枷鎖等意,引申為踏上肩負重責的道路。再次回到《界》的開場,那是在煙霧中化身為公羊的普卡,驅魔儀式啟動,應是如此看待catharsis的煙薰,而不是概念已成經典、過於僵硬的左派現代版本。至於《界》的收場,儀式不枉費它給出的覺知素(percept),是收攏於它展開的恢弘氣象:起初,女孩身後逸出煙霧,逐漸籠罩全場,刺眼強光開始直射觀眾,台上的巨型風扇旋出強風,不僅吹散了瀰漫舞台的那團煙霧,且猶如颳起一陣形而上的歷史狂風,撲向我們,連人帶心被席捲、攜往不知所終的八荒九垓。
3月
12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