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芻的過程──《吃土》與北管音樂的距離
7月
27
2020
吃土(國家兩廳院提供/攝影陳又維)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2259次瀏覽
蔡孟凱(專案評論人)

在欣賞林宜瑾《吃土》之後,我突然想起過去,我還是一個每天都在琴房度過的國樂系學生時的一些往事。

拜當代國樂發展的歷史脈絡所賜,【1】現在的國樂系學生練習、表演的獨奏曲或合奏曲目,大概九成以上都是二十世紀中旬以後的當代作品。不同於古典樂有著厚實飽滿、取之不盡的經典曲庫,現代國樂則普遍瀰漫著以新為貴的風尚,一有作曲家又寫了一首國樂曲,各家各團便爭著要演,似乎海報上要是沒出現「首演」兩字,氣勢便輸人兩公里似的。當然這不是壞事,代表這個領域持續有新的創作者為它注入活水,但不免有時會有作曲家不夠熟悉國樂器或國樂團的性能、音響;或是太急於求新求變、擺脫傳統,而寫出讓樂器和演奏家練到眼花手軟,卻遠遠稱不上好聽的曲子。我大學時的合奏老師對這個現象有一句精湛的點評「這就像是叫大象表演芭蕾舞,觀眾還是會鼓掌——因為大象很努力!」

當代的創作者向傳統、民俗取經之時,該在創作/傳統、藝術/民俗這兩組座標線劃出的象限之間選擇什麼位置,或許是創作者乃至於觀眾觀看時最重要的課題,這也是我在觀看《吃土》時,腦中不停運轉的思考面向。

——這是防火線——

(此篇文章八成以上的篇幅都會聚焦在《吃土》的音樂而非舞蹈上,想看專業舞蹈分析的讀者,建議點擊左上角回上一頁,閱讀其他評論人之文章)

自2015年起,林宜瑾展開「ㄢˋ-當代身體系統計畫」,企圖自民俗藝術中的藝陣、儀式中發展出屬於臺灣的文化身體(cultural body)。《吃土》歷經了長達三年餘的田野調查,向彰化、淡水的北管社群學習,並親自帶領壞鞋子肢體劇場學習北管,參與繞境。最終由編舞林宜瑾、音樂設計李慈湄,壞鞋子的舞者和淡水南北館的樂師們,共同創作出了結合北管與現代舞的跨領域製作《吃土》。

淡水南北軒林宸弘的鴨母笛為《吃土》帶來第一聲北管樂的聲響,整個作品六、七成以上的時間,北管樂以一種近乎被拆碎、解構的狀態,在《吃土》裡流動著。原本的曲牌、鼓介在被拆解之後幾乎沒有留下任何可辨認的線索,甚至於在某些時候,這些傳統樂器譬如殼仔弦、板鼓、通鼓、鑼鈔、嗩吶⋯⋯無論絲竹或是打擊,似乎都只是在為《吃土》提供一個漢文化樂器的音色。而隨著作品推進,《吃土》逐漸拉出一條聽覺的閱讀脈絡,一一拾起、拼湊這些破碎的聲響,隨著演出進入高潮,終於在一個短暫的片刻串起一段完整的旋律。在這個反芻的過程當中,《吃土》帶領著觀眾回溯創作者「學習—轉化—辯證—反思」【2】的路程,透過當代、實驗、跨界的視角,再一次重新認識北管音樂。

在這六十分鐘的過程中,我不停地思考,到底該如何評價,或是理解這種「拆解→還原→再造」的創作邏輯?它彷彿意在呼應林宜瑾在文化身體的創作理念中,那「取之民俗但不挪用民俗」的概念,【3】觀眾可以在舞者的動作中(那些略為軟化卻稜角分明的罡步、擺肩,或是手部搖動如持法器),輕易地覺察陣頭或家將身體的蛛絲馬跡,卻仍無法依此「框」住《吃土》不停流動、調整的肢體風格。同樣的概念如實在《吃土》的音樂中呈現,北管的音樂語彙被盡可能的分割成最小的單位重新排列組合,音樂設計李慈湄在演後座談中的用詞或許是最精準的:她提到在《吃土》的音樂創作過程中,貫徹始終的其實是北管「去符號化」的工作。

但這難道不會很矛盾嗎?從《吃土》演前演後大大小小的專訪、講座、分享之中,不難看出林宜瑾在運用北管創作的歷程中,具有某種傳統民俗文藝復興的企圖心。而壞鞋子的團隊耗費三年多的時間向淡水南北軒取經、實地走訪繞境現場、與北管藝術家長時間的共同創作、甚至是最終讓北管樂師加入舞者的行列,在做了這麼多北管與當代舞蹈共榮共生的實驗和實踐之後,獲得的答案卻是「北管的去符號化」?或著白話點說(我想我理解的應該沒有錯):要讓它盡可能不要「一聽就是北管」,才能讓北管在劇場中「更可以被聆聽」(同樣出自李慈湄在演後座談的發言)。如果單純從傳統音樂的本位出發去思索這個結果,難免令人感到有些沮喪或挫敗。

再者,如果這裡的「符號」指的是音樂中,旋律、調式、鼓介、曲式等等,那些足以建立一個音樂風格的種種,那以最終的成果而言,《吃土》的去符號化確實做的十分徹底。但同時不能諱言,在這種定義裡,樂器本身也是一個符號,從音色到外型,甚至是演奏的動作、肢體,都是形塑一個樂種藝術風格的要素之一。而這些符號終究無法完全從一個音樂生產、聆聽的過程中抽離,在這個情況下,又為什麼要有如此強烈的意識去執行去符號化的工作,特別是在這麼一個以民俗音樂及傳統藝術為核心母題的製作裡頭?

寫到這裡,即便我的口吻充滿了批判,但我絲毫不能不讚賞《吃土》最終呈現的樣貌仍是如此地和諧、工整、感人。即便林宜瑾和壞鞋子捨棄又找回這些文化符碼(無論是肢體或音樂的)的過程與脈絡,顯得如此迂迴、崎嶇、甚至有些叛逆。但《吃土》在這個解離重構的反覆過程中,所凝聚的能量確實十分驚人。隨著繞境的塵煙自燈光下冉冉升起,將舞者和樂手團團淹沒,那最初離散的線索被一口氣收束、串起,轉瞬即逝的民俗景觀爆發的那一剎那,原本漸漸被拉離傳統土壤的觀眾,便像是一口氣從半空中被砸回地上。這冷不防被扔了滿臉的泥土芬芳,是如此深刻而難以忘懷。是的,無論我再怎麼對《吃土》的創作論述或發展策略充滿疑問,我仍然認為《吃土》確實以一種當代的、精緻藝術的視角去閱讀、覆誦出北管樸實而雋永的美麗。北管,並沒有在創作者的手中成為跳芭蕾舞的大象。

如果要說《吃土》企圖召喚觀者心中對某種對土地的關懷與關照,抑或是讓這個古老的地方樂種找到某種與現代劇場結合的姿態,這些造作的說詞都過於冗贅、笨重了。對我而言,對《吃土》最合適的點評,或許不過是一位眷戀、嚮往傳統的編舞者將她所看見、記憶的北管音樂,用劇場的語言再複述一次罷了。而《吃土》或許不過是林宜瑾和壞鞋子到達的一個階段性的端點,究竟林宜瑾所謂的文化身體能到達什麼樣的遠方,相信將會是傳統音樂與劇場相遇的旅程裡,眾多善美的解答之一。

註釋

1、這篇文章不是在談國樂發展,對臺灣國樂史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參考黃文玲:《五十年間(1949-1999)臺灣的國樂發展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或是呂鈺秀:《臺灣音樂史》,臺北:五南出版,2009年。

2、林宜瑾節目單〈編舞家的話〉自述。

3、林宜瑾於〈蘭與姑婆芋 「野」出框架的自然 林宜瑾 ╳ 林素蓮〉中提到「我很避免去找陣頭文化,當你不了解,就太容易被形式綁住。當如果沒有符號,一個舞者只是跳舞,我們有沒有可能閱讀出他從哪裡來?」摘自張慧慧:〈蘭與姑婆芋 「野」出框架的自然 林宜瑾 ╳ 林素蓮〉,《PAR表演藝術》第 331 期 (2020年7月)。

《吃土》

演出|壞鞋子舞蹈劇場
時間|2020/07/19 14:30
地點|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人類和土地的關係,究竟是共生?還是破壞?隨著演出的進行,漸漸從作品裡得到答案。2020年首演的《吃土》,歷經疫情後,帶來更多的感動,也因為走過疫情,作品更能讓觀眾喚起群體意識,更懂得土地的珍貴。
9月
26
2023
從《吃土》的開場,當淡水南北軒的樂師們、李慈湄和壞鞋子的舞者們在舞台上並列行走、爬行,混音儀器和北管樂器置放的空間呈多點散佈在上舞台,這已經暗示著他們之間存在著對等分享的關係,也許它們未必需要以植物為導引,反而可以透過直面以當代劇場為藉口媒合舞蹈和傳統藝術相互攀爬和附著所開展的繁茂生態。(王昱程)
9月
02
2020
以田野調查尋根進而發展出的舞蹈作品,已有前例,如林文中舞團的《小南管》、藝姿舞集的《伊那》,那麼《吃土》的特別之處在哪裡?我認為壞鞋子舞蹈劇場未來可以再交待得清楚一點。(鄭雅珊)
7月
27
2020
究竟《吃土》中所運用的民間元素是奠基於傳統文化素材的嶄新詮釋,或是作為臺灣文化資產所聚焦的傳統延續性問題?當北管樂走進當代劇場轉譯後的語彙,透過部分預錄鋪陳至現場演奏,由虛至實的轉化、素材借用、重新佈局的問題值得被提出來探討。(張瑋珊)
7月
23
2020
臺灣人的身體究竟是何樣貌?編舞家林宜瑾的確在當代舞蹈的身體語彙中另闢蹊徑,但仍然必須考量其從何而來?並且該走向何方?正如《吃土》給予的警示:「ㄢˋ身體」仍存在其有限性,雖說臺灣的土地充斥著各式混種文化、傳藝,但也不代表一種身體能夠在任何環境中生長。
7月
23
2020
先不論林宜瑾近年來是如何理解「土地」、「自然」、「生活」的內涵,以及如何在系列創作中建構其對「台灣」或「民間」的觀點,單純就《吃土》所呈現出的結果來看,其在身體技術上反應出了林宜瑾在動作發展上的兩個致命性弱點,而此兩個致命性的弱點,也正恰恰好回應了林宜瑾創作論述中的含糊之處。(吳孟軒)
7月
23
2020
《群浪》從電音和慢速中看到自由,放大生命的存在;從看似青春動感中探討其背後深層、關於身分認同的沉重議題。或許跟最後的結局一樣,沒有解答、沒有對錯;只不過,是以一種更為純粹,不常見的態度,切入觀察這個世界,在兩個端點中,找到一個舒適的平衡點。
11月
20
2024
編舞家林文中不僅運用了「無家者」的對話作為舞蹈主要配樂,在對話之間還慧黠地穿插了歌劇中的詠嘆調,壓抑、痛苦的情緒剎那間得到了一絲釋放,伴隨著優美的歌聲,彷彿讓生命獲得救贖般,一直沉溺於泥濘中的自己,也得到了舒緩與解脫。
11月
11
2024
就舞蹈身體而言,這個自我在台灣幾乎沒有經典涵義的傳統可言,把宮廟信仰或原住民祭典的身體性視為舞蹈,其實是事後的現代發明與自我證成。那麼,與其惘然去找出刻有自己名字的魚,還不如把自己視為魚,並裝上感應器,游向汪洋大海,接通地球寰宇的種種感素。
11月
01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