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游于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舞蹈系在職碩士生)
人類和土地的關係,究竟是共生?還是破壞?隨著演出的進行,漸漸從作品裡得到答案。2020年首演的《吃土》,歷經疫情後,帶來更多的感動,也因為走過疫情,作品更能讓觀眾喚起群體意識,更懂得土地的珍貴。
現場樂手緩緩敲起節奏,舞者陸續上場,一場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就此展開,舞者肢體的力度和眼神的專注,帶來飽滿的能量已超越了劇場的框架,能量早已滲透進觀眾的心中,也蔓延到這片土壤之中。
黑布就像土的意象,帶領觀眾回到原始,第一段的音樂,夾雜破碎的聲音,就像大地給人類的訊息般,不知是種環境即將敗壞的警訊還是是種輕聲的抗議訊息,舞者透過肢體和它一言一句的對話,舞者在聲音和聲音之間空隙去感受,挖掘內在,找尋縫隙和聲音的關係,透過每步的踩踏,召喚土地,每一步都非常扎實的踩在土地上,藉此進行和土地的連結意識,進行溝通和對話,舞者亦透過雙人動作重心的給予,真實的重心轉移和碰撞,引領觀眾進到精神空間裡頭,去療癒現在被人類污染的現代化生活。
隨著音樂的轉折,黑布被舞者帶到左上舞台,就像是這片土地遭受地震各種災害後,帶來無情的改變,再來顯現在舞台上的是白色的地墊,隨著燈光的照射,地墊有種灰白色水泥建築地的感覺,就像現代化時代的來臨,土壤的消逝,迎來的是高樓大廈林立,也讓原本狂野享受在土壤中踩踏的舞者變調,每一步伐都踏在冷冰冰的土地上。在嗩吶宏亮高亢激昂的演奏中,牽引著觀眾進到時空隧道,感慨繁華被摧毀,用嗩吶模擬人的笑聲,然後大哭起來,北管就像人和天地溝通的橋樑般,表達舞者的內心世界,面對未知的未來如何共處,就在一陣激昂的音樂下,舞者漸漸地從黑布裡蔓延出來,此時舞者已褪去原本身上的服裝,只留下膚色單調的服裝,回歸初始,像繁榮褪去後,這片土地剩下什麼? 是新生命的誕生亦或是人類的重生呢? 這片土地再次被喚起,從身體長成新的樣貌,我看見是新生命新世界的開始,不悲觀地看待土地崩壞,而是新的出發,樂觀地找尋答案,舞者期望用他們的力量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重視,期許我們持續思考,找尋與環境的永續相處方式。
音樂的碰撞,累積土地的能量
一般人想到北管便是台灣廟會、陣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卻沒想過北管、擊樂及電子樂的碰撞,看似衝突卻又不違和的巧妙融合在舞作中,彼此間不搶風采,每個人都用自己的方式來說故事。從北管樂曲牌開始,再依照舞者的肢體發展,搭配曲牌,擊樂用五拍或七拍去搭配,彼此間像是乒乓球般碰撞、變化,你一言我一句,萌生出新的樂章,感受到音樂的震撼和情緒的激昂,引領觀眾聽見原始、繁華、自我破壞和末日預言的意象。
第二版的《吃土》服裝,舞者一開始身穿灰色調的服裝,則是以象徵水泥牆的概念,以水泥是人類創造出來的土作為服裝概念,不同於土色系具象的表達土地,用水泥表示大樓的興盛,讓城市繁華,服裝設計師想藉此探討自然和人類文明混合在一起,結合後會變成什麼?
我想,人類要回歸原始,找到初心,真誠的感謝大地給予人類的資源,珍惜與感謝和這塊寶島並共生下去,繼續發展下一個篇章。
《吃土》
演出|壞鞋子舞蹈劇場
時間|2023/09/23 19:30
地點|桃園米倉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