怹的故事,是按怎「講」出來的《塭田兒女》、《海江湧》──咱的日子
5月
02
2019
塭田兒女(土城子鄉音劇團提供/攝影黃顯淨)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小
中
大
字體
1949次瀏覽

《塭田兒女》

演出:土城子鄉音劇團

時間:2019/04/20 14:30

地點:新營文化中心演藝廳

《海江湧》──咱的日子

演出:台南人劇團、阿伯樂戲工場

時間:2019/04/21 14:30

地點:台江文化中心台江劇場

文  紀慧玲(2019年度駐站評論人)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來自生活,是文明的總稱;生活裡的語言充滿滋味,酸甜苦辣、信念與價值、物質與精神皆有語言表述,正是文化多樣化的顯現。同一地域內的人事物更迭,語言內容隨時代有所衍異,但令我們措手不及的是,時間的淘洗抵不過非自然演化,台灣原生各族語因政治經濟因素箝制與暴力橫斷,即令今日已有心施行保護措施予以搶救,但語言的織密度、多樣性終究消亡泰半,殘存單字片語般的斷裂語感,已很難再聞聲韻與腔調特色。由是,聽著《塭田兒女》真實在地語腔與活潑語彙,太讓人驚喜感動,相較《海江湧》年輕後輩書寫的書面語,則感觸良多。不僅是語言的模塑、再製令人備感無力,表演的真實與虛構也重觸長久以來「懷舊」課題的隱憂。

《塭田兒女》由土城子鄉音劇團演出,「土城子」是台南安南區最西邊區塊,也就是曾文溪與台灣海峽接壤、但不斷改道,千百年前形成沙洲、台江內海,很早即形成人口聚落的地名。土城子鄉音劇團成立於2007年,多年來推出過《阿元的三角習題》、《小精靈的生命故事》、《婚不婚?》、《厝邊頭尾節能趣》等作品;2014年探討高齡問題,產出《樂齡的生命終章─有一日咱若老》一戲。有感世代差異與文化斷層,2017年著手策動「傳家寶的流轉歲月」計畫,口訪社區耆老,繪製田野地圖,並製成《塭田兒女》一戲,去年已分別於社區活動中心、廟口演過四回,今次則應新營文化中心「新營藝術季─鈴齡風潮」邀請,來到曾文溪北岸的新營再次演出。

此戲最大特色當然是全素人演員,包括四位高齡長者:程有丁、嚴論、吳望、蔡顯榮。戲的主軸含納過去、現在與未來期待。幕啟,意象式的三塊綢布搖晃成浪,長者蔡顯榮出場唸著:「……北臨曾文溪與原鄉相望,南臨鹽水溪與府城相通,東抵菅寮、港口、新市,西出鹿耳,沒入台灣海峽……」,口齒有點模糊並無法讓觀眾入耳明白,但帶著抑揚頓挫的腔調與典雅用語,是如何一字字唸出,已經讓久未聞「台語漢音」的耳朵豎立禮敬。接著是一大段月琴彈唱【江湖調】,其中一句「庭前一口堀,佮贏桌頂一尊佛」倒是聽明白了。台江住民「食水睏土」,起「竹籠仔茨」,土地盬份既高又無地下水可取用,門前掘挖的水堀可用來蓄水、養殖、洗潔,甚至排遺混用,人口愈多,水堀愈拓愈大,甚至可達一分地規模,形成村落特殊景觀。【1】歌聲既歇,戲正式展開,眾演員分別演述竹籠仔茨的起造方式、俗稱「青瞑蛇」的曾文溪數次泛大水造成村散人亡的歷史、母親咒罵肚子飢餓吵鬧不休的孩子、男丁爭搶沙埔地、拜拜、女子爭取上學、討海生活未歸……等等,主題大致分為「遷移」、「圍海占地」、「討海人生」、「查某人的運命」、「離鄉」等段落。除了幾位長者可以使用純熟台語表達生活內容、介紹器具、地形地貌、描述事件、訴說感觸或抗議,兼用俗語俚諺之外,參與的十多位女演員也保有自然腔調,罵起小孩十足生猛有力,特別令人莞爾。

這班演員以團長陳淑英號召,有人已入團十餘年,有的係新進兩年,無論資深或新秀,可能演述內容是親身經驗或家鄉事務吧,再經由民眾劇場資深工作者李秀珣幾年陪伴帶領下,「演技」素樸,情感自然,場面道具也能親手布置製作,頗有「海口人」悍韌風格。戲裡酸楚逗趣都有,末場一眾演員扮遊客,圍著正在「補破網」的「論伯」(嚴論)打卡上傳照片。前一景,「論伯」還說著少年人攏出外了,庄腳只剩垃圾場惡臭及空洞大馬路,下一刻光鮮亮麗遊客稱羨海景搶拍落日與「論伯」合照,諷刺也自我揶揄,其實十分辛酸。

塭田兒女(土城子鄉音劇團提供/攝影黃顯淨)

《塭田兒女》帶著回溯歷史的態度,並珍視長者智慧,戲裡挖掘曾有的真實場景,細細考掘重現器物或對話。生活艱難由場面呈現,生命態度由語言對白托出,令人信服的當然是素人本身,長者年歲刻痕與語言腔調不假再造,中生代眾女團員也一逕台語表達清晰可親(包括一位越南媳婦),她們約莫是五十歲上下一代,離「前鄉土」不遠,也未曾離鄉太遠、太久,重拾語言質感顯得較易駕馭。但兩代語言含量落差還是可感,水堀、魚栽、掃梳、菅蓁……種種在地語詞脫離了生活場景,也就消失唇舌間,成了陌生化對象。可想而知的是,當土地、生活風貌愈趨一同,文化扁平與均質無法避免,鄉土一去不返,語言的「土地」也勢必硬化僵死。

土城子鄉音劇團顯然在不期然間,意外激活了一次語言示範。《塭田兒女》不僅藉由藝術力介入公領域(社會參與、社區意識),更讓即將消失的語言與藝術表現方式達成和諧。正因為演員使用的語言非來自書面體,從民眾劇場的庶民性來看,也改寫了主流美學的語言規訓,把「鄉土寫實」重新置回戲劇脈絡,在虛構場景裡重建語言的真實。

一水(曾文溪)之隔的台江文化中心去年試營運,今年正式開幕,開幕大戲《海江湧》邀請台南人劇團、阿伯樂戲工場共製,恰好與《塭田兒女》同週上演。以台江為名,台江文化中心帶起更多鄉土想像,《海江湧》也以台江人文歷史為主軸,約莫從日治時期到現今,田調採集包括撐船、裁縫、台鹼、魚塭、水災等故事。編劇陸昕慈將材料收納,費心組構了人物情節關係表,但實際演出呈現,片段之間並無法清楚辨明人物關係,惟不妨礙觀賞趣味。一開始為家庭裁縫手工業場景,然後是台鹼工廠場景、撐船渡口場景,三幕皆於劇場外、文化中心內部空間進行,包括大廳、卸貨區、機房區,最後才回到布置著菅芒、平台的劇場內,展開後半段包括水災、愛情、農漁、生活樣貌的演出。

《海江湧》──咱的日子(台南人劇團提供/攝影吳孟恩)

《海江湧》或許是命題創作,也或許承擔文化中心開幕、與社區連結等使命,導演廖若涵動用不少手法,讓觀眾「一票到底」看盡劇場可能樣貌,如前三幕邀請一半觀眾隨導引遊走內部空間觀看演出,一半觀眾留在劇場內觀賞即時攝錄;如劇中有歌有舞,採音樂劇手法,安插於戲中片段;舞台後方架設高台安置樂團,裸露片刻讓觀眾看見樂手現場伴奏;舞台上架高一尺餘平台,除了挖設一個陷阱洞,成為吊起地板為景片的懸空裝置,也挖設溝槽行駛木造軌車,說明昔日蔗糖業光景;高台走道也成為表演區。加上燈光變化,忽而如音樂會炫麗,忽而幽明演繹抒情。種種手法,一齣戲不僅說史,也說劇場,溢於戲劇之外的多功能展現,讓《海江湧》別有宣示意涵。

《海江湧》──咱的日子(台南人劇團提供/攝影劉人豪)

而台江文化中心策畫十餘年,強調公私協力,開幕戲一開始即鎖定社區連結,因此進行田調,也甄選民眾與演員。十餘位素人演員來自台南各地,他們精神奕奕、笑容可掬,十足欲融入戲裡的專注。只可惜戲份太少,多數只是點綴回應,或扮演群眾角色。主要演員都是年輕人,多數是表演科系學生,加上三位台南人劇團演員,構成整齣戲主幹。

素人與演員並置,真實與虛構場景幻生,戲裡說著紅蔥頭如何製作、魚塭養飼虱目魚,素人代言好比真實現身,但其實並非真實生命經驗。年輕演員扮演民國四、五十年代台江居民,儘管素衣素裙,青春笑靨與無瑕妝容還是相當「進化」,他們說著台語,按著書面體語氣與節奏,斷句與口吻是舞台劇式的,用詞也幾乎文明化,覺察不到專屬台江的語腔語調,感覺不到這方水土養就的人該有什麼特殊用語。一台戲果真就是「戲」,以表演構成,非田調或紀錄再現。劇中鋪陳的天災裡的父母情、時代變遷下的青年男女愛情、邁向世界的成長熱情……占了最大篇幅,抒情筆觸勾動心弦,也帶著浪漫情結。除了台鹼廠勞動一幕確切說明了曾有的工業歷史,手撐船帶起台江曾有的水道聯想之外,關於魚塭、盬田、蔗業,喃喃帶過,而台江歷史就在拼湊著這些片斷印記下,以人的成長為軸,最後迎向「這裡是台江,充滿人情味的故鄉,最美的故鄉」【2】歌聲裡,陽光地落幕。

《海江湧》織構的是情感線,不僅是刻意書寫的軟軟愛情滋味,更是揣想台江的懷舊面貌與情思。劇中洋溢著溫煦的人味,彷彿昔日美好的鄉土都建立於淳樸、憤發、相親相愛的人性之上。劇中人說的台詞──相對於《塭田兒女》的場景──不涉真實生活內容,只是描摹感情,而情感的概念帶起的是對不存在或不了解的鄉土的嚮往與自我投射,尤其最後一幕,眾人齊唱「等待我們回來,等待我們回來」,手握拳頭、慷慨激昂之下,召喚了誰?誰可以被召喚呢?歷史上曾有或已經發生的「回來」行動在哪裡?莫非就是台江文化中心開幕的精神性?然而,鄉土正在蛻變,我們為何視而不見?

看不見的比起被看見的永遠更多,聽見的語言比永遠已消失不見的語言更難以斗量抗衡。台江內海千百年風雲,從平埔人、荷人、漢人到今日,台鹼對土地的傷害,天災對台江人個性的形塑,海風颯颯下,消失的平埔族人哪裡去了?《塭田兒女》三位長者都說,過去溪崩人走,神明嘛走,今嘛人綴時行走,翕相了後,人攏走去都市啦。台江啊台江,多聽在地人「講」幾擺,果真比較精彩。

註釋

1、關於水堀的描述說明,是演後座談時長者補充說明,非常生動。

2、此段文字為劇中歌曲〈我們最想念的日子〉歌詞最末段。

《塭田兒女》

演出|
時間|
地點|

Link
Line
Facebook
分享

推薦評論
如果逝去的祖先如劇中的「猴子」般忘了自己的名字,我們如何重塑我們的身分?誰會像「小鳥兒」般唱起深沉又響亮的歌聲,把我們的靈魂重新喚醒,擺脫周而復始的詛咒?
7月
25
2024
表演所留有的諸多空隙,讓「遊戲」中大量的關係實踐尚保有一些與「戲劇」的展演論述相抗衡的能量。甚至於當「戲劇」的意義能夠透過身體擴展為對於現實的注視──如雖然身處奇幻的想像,但死亡的現實注定了主角與祖父的失之交臂──時,過去與現在的交替也可以成為解構歷史記憶中認同本質的批判性立場。
7月
19
2024
《清潔日誌 No._____》無疑是一齣具有積極正面的社會戲劇,導演以「類紀實」的手法來呈現這些真實存在於社會的故事,並期許觀眾在觀看時都能夠「感同身受」所有角色的情感與生活。但也正因為這樣的演出方式,使觀者在觀看時不免會產生一種蒼白的無力感,究竟經歷過後所喚起的情感能夠改變何種現況?
7月
18
2024
烏犬劇場標榜以劇場創作作為「行動研究」,因此這個演出某種意義,是反映劇團對戰爭的研究思考,一年前即開始著手田調,半年前產出劇本,不斷進行修改;因此文本背後的史實資料相當豐富,即使取其一二稍加揭露改寫都已是現成題材,但烏犬劇場不願直書事件,堅持「戲劇轉化」,以意念、情感去「附身」穿越劇場敘事,刻意淡化事件的因果邏輯。
7月
16
2024
但是,看似符合結構驅動的同時,每個角色的對話動機和內在設定是否足夠自我成立,譬如姐夫的隨和包容度、少女的出櫃意圖,仍有「工具人」的疑慮,可能也使得角色表演不易立體。另外,關於家庭的課題,本屬難解,在此劇本中,現階段除了先揭露,是否還能有所向前邁進之地呢?
7月
11
2024
從《神去不了的世界》來看,作品並非通過再現或讓歷史主體經驗直接訴說戰爭的殘酷,而是試圖讓三位演員在敘事者與親歷者之間來回切換,透過第三人稱在現實時空中描繪故事。另一方面,他們又能隨時成為劇情裡的角色,尋找通往歷史陰影或傷口深淵的幽徑。當敘事者的情緒不斷地游移在「難以言喻、苦不堪言」到「必須述說下去」的糾結當中,從而連結那些幽暗的憂鬱過往。
7月
11
2024
此作品旨在傳達「反常即是日常,失序即是秩序」的理念,試圖證明瘋狂與理性並存。一群自認為正常的精神病患,如警察伸張正義、歌劇院天后般高歌等方式,活在自己的想像泡泡中。這些看似荒誕的行為,實則折射出角色內心的滿足與愉悅,並引發對每個人是否也生活在自己「泡泡」中的深思。
7月
03
2024
只是這也形成《內海城電波》某種詮釋上的矛盾,源於混搭拼貼下的虛構,讓內海城看似台南、卻也不完全是台南——也就是,我們會在內海城看到「所有的」台南,卻不一定是有脈絡的「全面的」台南,甚至有因果倒置的可能。杞人憂天的擔憂是:這會否造成對台南、乃至於「台南400」的認知落差?
6月
28
2024
這是一個來自外地的觀眾,對一個戲劇作品的期待與觀感,但,對於製作團隊和在地觀眾來說,《內海城電波》並不只是一個平常的戲劇作品,更有城市行銷的政治意涵,和記憶保存的個人意義。
6月
28
2024